郭新慶
一直以來,研究韓柳的人,多傾向二人為摯友,其實不然,他們只是共同倡導古文運動,遂被后人以“韓柳”相稱。
其實,韓柳性情完全不同,柳宗元性情溫和,如謙謙君子,從不隨意說人短長,即使困死在蠻荒之地也不怨天尤人。韓愈疾惡如仇,不平則鳴,又善筆傲物,人不敢言他是非。他一遇曲折便怨天尤人,呼天搶地,為求官求利不擇手段。
貞元十八年,為求官韓愈作《上李尚書書》,向工部侍郎京兆尹李實獻詩文取媚??勺隽吮O(jiān)察御史后,又與人聯(lián)合上書揭露李實隱匿旱災實情,為此得罪李實,被貶為陽山令。
柳宗元、劉禹錫早年曾與韓愈同在御史臺為官,應深知其人。永貞革新時,王叔文等人主政伊始就貶李實,召回李贄等人。正值用人之際,不起用韓愈,應該有原因。
后來憲宗即位,韓愈遇赦轉(zhuǎn)去江陵。為此,韓愈一直記恨柳宗元等人,就連為柳宗元寫墓志銘也沒忘捎上一筆。柳宗元在永州貶放了十年,其冤情沒見一字和韓愈說過。
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韓愈官拜中書舍人轉(zhuǎn)右庶子,轉(zhuǎn)年兼御史中丞,不久又拜刑部侍郎,跟隨宰相裴度討伐淮蔡叛軍,可謂位高權重。據(jù)說,韓愈在離任袁州刺史時,曾舉薦八司馬之一的韓泰自代。此時吳武陵以微職向裴度進言救柳宗元,可韓愈對柳宗元一字不提。
關于朋友,唐代孔穎達釋為“同門日朋,同志日友”,甲古文里,“友”字是兩只同一方向的手,表示以手相助,韓、柳之交不到此境,而柳宗元與呂溫、劉禹錫是這樣。
元和十年,柳宗元、劉禹錫等人再次遭貶。二人上路時,詩歌酬贈不斷,有道不盡的別情,這種情感在韓柳之間是看不到的。歷史就是這樣奇妙,它總是留給后人無限的猜測和遐想,韓愈是柳宗元一生交往的朋友,性情雖不同,可并未影響到二人的友情。
古人的交往,今人不一定看得懂。
(竹之語摘自《新商報》2015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