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世界文學史的建構(gòu)
——評《世界文學史》第四卷下冊

2015-11-14 10:15
世界文學評論 2015年2期
關(guān)鍵詞:比較文學文學史文學

韓 玉

世界文學史的建構(gòu)

——評《世界文學史》第四卷下冊

韓 玉

內(nèi)容提要:高爾基世界文學研究所耗時三十余年,集五百余位學者之力編纂的《世界文學史》基本涵蓋了全世界各個文化圈、各主要國家的文學,可以說是目前世界文學史一部重頭力作。本文以其中第四卷下冊為主要研究對象,嘗試從覆蓋范圍、劃分標準、敘述特點、研究方法與視角等方面對其世界文學史建構(gòu)進行評析,并結(jié)合當前相關(guān)學科的研究、教學需要簡要論述該部著作的適用性問題。

《世界文學史》 世界文學史建構(gòu) 適用性

高爾基世界文學研究所耗時三十余年、集五百余位學者之合力編纂的《世界文學史》是一部浩繁巨著。可以說,它的出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現(xiàn)有的“世界文學史”的不足。從世界文學史的編纂出版來看,是一次很有意義的突破。它幾乎涵蓋了從古至今各文化區(qū)域、各主要國家的重要文學史實,采用以線性時間分期的基礎(chǔ),對世界各國的文學進行區(qū)域劃分,分別進行具體論述的整體框架,運用比較的方法,采取發(fā)展的眼光,廣泛聯(lián)系相關(guān)的歷史、政治、文化、哲學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對當時當?shù)氐奈膶W進行詳盡的評介。當然,細讀內(nèi)容我們還是不難發(fā)現(xiàn)其在區(qū)域劃分、內(nèi)容評介方面所隱含的意識形態(tài)傾向,但這并不影響它在世界文學史研究方面的價值??傊?,著作的問世對我們進行世界文學史相關(guān)資料的收集、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一、世界文學史建構(gòu)的特點

(一)全面覆蓋,填補空白

這套八卷本16冊巨著最直觀的特點便是覆蓋面全,從國別、文體等方面來看填補了現(xiàn)有世界文學史著作的諸多空白。長期以來,我國的世界文學史多劃分為歐美與亞非兩大板塊,并以歐美文學史為中心和重點。其中,歐美板塊多集中討論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意大利、俄羅斯等主要國家的重點作家作品、文學流派及文學事件;而亞非文學部分則多集中介紹印度、日本等國家的文學,并簡要涉及東南亞、西亞、北非的個別作家作品,不具備“世界文學史”這一概念所應(yīng)具有的完整性、全面性。而這部《世界文學史》則在很大程度上填補了這些空白。就我個人所研讀的第四卷下冊來看,主要介紹17世紀的世界文學,自第三編東斯拉夫文學起至第十一編非洲文學止,共計9編。其內(nèi)容涵蓋了我國諸多世界文學史著作都鮮有論及的國家文學及文體,具體章節(jié)依次為:第三編:東斯拉夫文學;第四編:波羅的海沿岸的文學;第五編:近東與中東文學;第六編:中亞文學;第七編:外高加索文學;第八編:南亞和東南亞文學;第九編:東亞、東南亞與中央亞細亞文學;第十編:美洲大陸的文學;第十一編:非洲文學。這九編的內(nèi)容就涵蓋了4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文學,其中除了俄羅斯文學、阿拉伯文學、印度文學、日本文學、朝鮮文學等在世界文學史著作中常見的國家文學之外,還包括了烏克蘭文學、白俄羅斯文學、立陶宛文學、拉脫維亞文學、愛沙尼亞文學、阿塞拜疆文學、尼泊爾文學、斯瓦西里語文學等近30種以往在世界文學史著作中鮮見的冷門國別文學。讓人讀來覺得非常新鮮,補充了很多以往鮮有涉及的文學知識。

此外,在具體的文學作品的介紹中,在文體方面進行了擴充。在以往的世界文學史編纂中,不論是國內(nèi)還是國外,大多都集中在詩歌、小說、戲劇三大文體種類的介紹與探討。而在這部《世界文學史》中,則拋棄了詩歌、小說、戲劇三大文體中心論的“偏見”,從論述對象當時當?shù)氐奈膶W史實出發(fā),除了對主流文體的評介之外,還對散文、寓言、童話、曲詞等體裁進行的評介。對于傳統(tǒng)觀念中的非主流文學現(xiàn)象采取了有選擇的包容、接納的態(tài)度,并對其進行較為客觀的評價與介紹,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世界文學史”的完整性。以第三編東斯拉夫文學中的第一章俄羅斯文學為例,編著者從17世紀俄羅斯的社會歷史背景出發(fā),介紹了在當時頗為盛行的民主文學敘述體裁,包括《1060年的故事》、《榮耀俄國之新事》、《棘鱸的故事》、《謝米亞克法庭的故事》等,涵蓋了諷刺模擬作品、童話故事、動物故事、歷史歌曲等體裁。真實而全面地展示了17世紀俄羅斯文學的圖景。其次,在介紹爪哇文學時,除了介紹爪哇長詩,還介紹了爪哇傳統(tǒng)的哇揚戲。

(二)聯(lián)系視角,貫通敘述

《世界文學史》的第二大特點便是采取聯(lián)系的視角,結(jié)合社會、歷史、政治、宗教、文化、哲學等相關(guān)因素,對各地區(qū)、各國家的文學史實進行貫通敘述。在每一編具體文學史實的相關(guān)論述展開之前,編纂者都設(shè)置了一個介紹當時當?shù)厣鐣v史文化背景的引言,在這一介紹中,各種政治事件、社會狀況、文化潮流、宗教主張等都與當時的文學狀況自然而緊密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為緊接著要進行的文學史評介打下了基礎(chǔ)。就單一國別斷面的介紹來看,在講到17世紀俄羅斯文學時,編纂者首先介紹了當時的時代背景:“十七世紀的俄羅斯文學正處于兩大時代——中世紀和新時期——的交匯處。全俄羅斯市場的形成、規(guī)模宏大的社會運動的風起云涌、新的社會階層登上歷史舞臺,這一切都促使國家文化生活的巨變,新概念和新思想的成熟……俄羅斯人在亞洲的北部和東北部完成了極富價值的地理發(fā)現(xiàn)?!边@些關(guān)于地理、政治、經(jīng)濟、思想相關(guān)情況的介紹為后文中對“翻譯文學”、“民主文學的敘述體裁”、“大司祭阿瓦庫姆和自傳體文學的發(fā)展”的介紹奠定了理解基礎(chǔ);此外,在講到斯里蘭卡的僧伽羅文學時,先介紹了佛學在該地區(qū)所在文化圈的傳播軌跡及其影響;在講到緬甸文學時,則先介紹了緬甸政治和文化生活中心南移的歷史背景。這些聯(lián)系具體社會、歷史、政治、文化、宗教相關(guān)事件、情況的介紹,都為我們理解當時當?shù)匚膶W發(fā)展情況奠定了充分的背景基礎(chǔ),使得相關(guān)文學史實的介紹讀來更有融會貫通之感。

就某一國別線性的文學史敘述來看,也體現(xiàn)出了貫通敘述的特點。這里仍以俄羅斯文學為例,第四卷下冊主要介紹了17世紀俄羅斯文學的主要情況,屬于斷代研究的一段成果。而在該套著作的其他冊中,編纂者也嚴密地按照時間劃分,分別介紹了自古代文學以來至20世紀的俄羅斯文學,這些內(nèi)容雖未出現(xiàn)在一冊書中,但就整體而言,仍然具有完整貫一的特點。這些各個時段的俄羅斯文學的相關(guān)介紹放在一起,就組成了一部頗為完整的俄羅斯文學史。

編纂者除了在針對某一國家的文學史敘述時體現(xiàn)出了聯(lián)系的觀點,在各個國家文學的相互關(guān)系中,也體現(xiàn)出了這一特點,具體即表現(xiàn)為采用比較的方法,發(fā)展的眼光。關(guān)于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關(guān)系問題,鄒建軍在《以世界文學為基本對象的比較文學研究》中已有詳盡的論述:“從某種意義上來看,世界文學也就是比較文學。世界文學的批評方法是為比較文學研究而運用的,并且已經(jīng)成為比較文學研究方法的重要內(nèi)容。比較文學作為一種新的文學批評方法,是伴隨著世界文學觀念形成與世界文學對象的產(chǎn)生而產(chǎn)生的,因此可以說沒有世界文學就沒有比較文學?!彼€提出比較文學研究可以改變限于某一國家與群族之內(nèi)的狹小格局,從而開拓出文學研究的新天地的觀點??梢姡容^文學研究與世界文學研究關(guān)系十分緊密,在世界文學史的編纂中注入聯(lián)系的眼光,比較文學的研究方法是非常必要且有意義的。以該冊書的第九編東亞、東南亞與中央亞細亞文學為例,這一編主要介紹了中國文學、朝鮮文學、日本文學、越南文學、藏族文學及蒙古族文學。在具體介紹這一時期的朝鮮文學、日本文學、越南文學時,書中明確提出了漢語文學、文化對其文學、文化、思想的影響,并對相關(guān)重點作品或文學特點進行了具體論述;而在論及藏族文學與蒙古族文學時,考慮到其與佛教的密切關(guān)系,重點介紹了古印度文學對之產(chǎn)生的深刻影響。通過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文化交流、影響的介紹以及具體文學史實的比較分析,使得各文化圈、各國家、各民族之間的文學史密切關(guān)聯(lián)起來,整個世界的文學史都更加貫通連融,形成了有機聯(lián)系的整體,在更加宏觀的角度打開了研究世界文學史的新思路。

(三)圖文并茂,敘論結(jié)合

在我國以往的世界文學史著作中,出了作家影像、重要著作的封皮圖片,較少出現(xiàn)相關(guān)外文文獻的圖像資料,即使有些著作帶有相關(guān)插圖,在數(shù)量上也十分稀少。而這套《世界文學史》則在論述的過程中對相關(guān)的圖片資料進行了大量的補充與展示,使我們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相應(yīng)的文學史知識。《世界文學史》第四編下冊所載相關(guān)資料圖片就有三十余張。具有代表性的包括:俄羅斯文學中大司祭阿瓦庫姆的手跡(取自阿瓦庫姆《行傳》)、愛沙尼亞文學中的里加版畫、僧伽羅文學中的常古·納拉揚神廟、爪哇傳統(tǒng)哇揚戲、五世達賴喇嘛的藏文作品《王族家譜》、蒙古木版佛教文獻《偉大的拯救者》等。其中,人物肖像(如胡安娜·伊內(nèi)斯·德·拉·克魯斯的肖像、大司祭阿瓦庫姆的肖像等)可以讓我們直觀地了解當時當?shù)刂匾奈膶W者的形象,從感性層面增添對其的了解;景物、節(jié)禮等場景圖片(如宗教辯論會微型畫、印度排燈節(jié)微型畫、僧伽羅文學中的常古·納拉揚神廟、爪哇傳統(tǒng)哇揚戲、中國《警世通言》中的插圖等)則可以使我們對書中所介紹的活動場景形成更明晰的畫面感,有助于我們更加準確地理解相應(yīng)的文字表述;而其中的外文作品文本截圖(如俄羅斯文學中大司祭阿瓦庫姆的手跡、五世達賴喇嘛的藏文作品《王族家譜》、蒙古木版佛教文獻《偉大的拯救者》等),我們雖然由于語言障礙,大多數(shù)讀者都不能識讀,但圖片性的展示仍然可以幫助我們對該文本形成一種感官上的印象,從其行文布局特點中直接感受其民族文學、文化的特點。

相較于現(xiàn)有的其他世界文學史著作,《世界文學史》在內(nèi)容上不僅僅集中于就具體文學史實平鋪直白的介紹,還時常結(jié)合當時當?shù)氐纳鐣v史文化背景、所論及對象在世界文學史中的實際地位作用以及編纂者個人的理解對客觀文學史實進行評論與分析,在整體上形成了一種敘論結(jié)合的特點。這一點尤其體現(xiàn)在每一編的序言以及每一章的結(jié)尾處,而在具體論述的每一段內(nèi)容中也會不著痕跡地將評論融會于敘述中,有的是論及現(xiàn)象的原因,有的論及想象的影響及后果,有的則論及其在該國文學史或世界文學史的地位和褒貶傾向,有的就直接提出編纂者對某一問題的觀點。例如,在第九編東亞、東南亞與中央亞細亞文學的第一章中國文學中,編纂者在討論湯顯祖的戲劇時就提出了“對于劇作家來說,最重要的是要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個人的感受”的觀點,在下文中繼而從此觀點出發(fā),對湯顯祖的元雜劇創(chuàng)作進行了點評與分析。這種大處大論、小處小論、時而提出觀點立論的安排使得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會時不時地得到一些啟發(fā),不斷引導(dǎo)我們?nèi)ニ伎枷嚓P(guān)問題,并嘗試解決該問題。

(四)意識形態(tài)的隱現(xiàn)

不可否認,《世界文學史》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一些在編纂世界文學史時所固有的偏見,如上文所提到的打破歐美中心主義,突破詩歌、戲劇、小說三大主流文學體裁中心論等,但作為時代、歷史、人類意識支配下的產(chǎn)物,通過仔細地研讀與體悟,我們?nèi)钥砂l(fā)現(xiàn)在文本的結(jié)構(gòu)、敘述中暗藏著以蘇俄為中心的意識形態(tài)與思想傾向。就第四卷下冊的整體架構(gòu)來看,該冊書討論的是17世紀世界文學史,其第一部分為第三編東斯拉夫文學,包括第一章俄羅斯文學、第二章烏克蘭文學、第三章白俄羅斯文學,其中,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時期最主要的三個組成民族;第四編波羅的海沿岸的文學主要論述了立陶宛文學、拉脫維亞文學、愛沙尼亞文學等,這其實就是蘇聯(lián)位于波羅的海沿岸的三個加盟共和國;第六編中亞文學實質(zhì)上是蘇聯(lián)在中亞五個成員國的文學史;第七編外高加索文學中的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格魯吉亞等三個國家也是蘇聯(lián)的加盟國家;而第五編近東與中東文學所包含的土耳其、波斯、阿富汗、庫爾德、阿拉伯等國家雖并非蘇聯(lián)的成員,但就地理位置而言,它們多與俄羅斯等國接壤,并與其他四個前述編目共同形成了一個以俄羅斯為中心的輻射環(huán),構(gòu)成了輻射軸上的第一層級。接下來的第八編南亞和東南亞文學、第九編東亞、東南亞與中央亞細亞文學兩編則實際上構(gòu)成了該輻射軸的二級區(qū)域。而第十編美洲大陸的文學、第十一編非洲文學兩編則可視為該輻射軸的三級區(qū)域。這樣從整體的框架來看就形成了以俄羅斯為中心逐步向外擴散的局面,這也許在某種程度上就體現(xiàn)出了該部世界文學史布局背后的意識形態(tài)。這樣的安排明顯地突出了以俄羅斯為中心的蘇聯(lián)成員國的地位。

此外,在對蘇聯(lián)成員國之外的國家、區(qū)域劃分中,也可以體現(xiàn)出編纂者意識情態(tài)的主張與傾向性。例如,該冊書中的第八編南亞和東南亞文學,第九編東亞、東南亞與中央亞細亞文學這兩編中都有東南亞文學,其中,尼泊爾、斯里蘭卡、柬埔寨、緬甸、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老撾等國都被安排在了第八編,而同樣位于東南亞的越南則被安排在了第九編,與中國、日本、朝鮮并置。這樣的安排其實也暗含了該書的意識形態(tài)性。因為越南是社會主義國家,與中國在政治、文化等方面關(guān)聯(lián)甚密,又由于相同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屬性而被劃歸為同一陣營,故單獨放置于第九編,以此來凸顯其與其他幾個東南亞國家在政治上的區(qū)別。

二、適用性問題

一部世界文學史著作,其適用性大體可以歸為三類:①教學教材;②相關(guān)專業(yè)學者的研究參考資料;③文學愛好者的普讀性書籍。

其中第一種作為教學教材,還要注意劃分教學階段,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目標不同,對教材的要求自然也有區(qū)別。本科生的文學史教學主要是一種基礎(chǔ)性教學,重在幫助剛剛進入文學殿堂的同學們建立起一套重點鮮明的系統(tǒng)的文學史脈絡(luò)。由于這時學生們還處于初級學段,此文學史脈絡(luò)不必求全求細,而應(yīng)著重抓取各國文學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濃墨重彩的那幾筆,再以時間為線將其串聯(lián)起來,并采用比較文學的研究方法進行橫向聯(lián)系對比,織起一張重在囊括重點的世界文學史的知識網(wǎng)。而研究生階段則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文學史知識的基礎(chǔ)上進行進一步求深求細的問題性探究(這里把碩士研究生與博士研究生并論,其中博士研究生的相關(guān)研讀更具有針對性,對理解、探究深度的要求也更高),這就需要學生自覺主動地填補之前知識網(wǎng)絡(luò)中的空白,建立起更完善更細致的知識網(wǎng)絡(luò)。結(jié)合前文所述高爾基世界文學研究所版《世界文學史》的編纂特點,筆者認為如果這套著作作為教材出現(xiàn)在教學中,就不適合于本科生的外國文學課程教學,而更適合于研究生。但由于其部頭過大,內(nèi)容極細,在實際教學中,其實又是難以與課程教學的課時安排相匹配的。因此,即使是作為研究生的教材出現(xiàn)在課時性的教學活動中,也是存在一定的不妥之處的,最好是以課外延伸閱讀的形式出現(xiàn)。

第二種用途,即作為相關(guān)專業(yè)學者的研究參考資料,是該書最適宜的用途。結(jié)合前文所述的編纂特點,它幾乎覆蓋了全世界各個國家、地區(qū)的文學,對詩歌、戲劇、小說等三大主流文學體裁之外的獨特文體也進行了介紹,可以幫助閱讀者補充更全面細致的世界文學史方面的知識;其次,該書采取比較的方法、聯(lián)系的視角對所述文學史實進行貫通式敘述,既全面地聯(lián)系了當時當?shù)氐纳鐣v史文化背景,又給各個國家、地區(qū)文學之間拉起了一條條隱形的線,更能滿足研究者的高層次要求;而書中敘論結(jié)合的特點又能夠時常給予閱讀者以啟發(fā),或引導(dǎo)他們發(fā)現(xiàn)可供研究的問題,或引發(fā)他們對于書中某些觀點的反思與探討,這些都是專業(yè)學者在研讀一部書籍時所收獲的最寶貴的財富。

而關(guān)于上文所提到的第三種用途——作為文學愛好者的普讀性書籍,筆者認為這類讀者閱讀起來可能會顯得略微有點吃力。書中所包含的立陶宛文學、拉脫維亞文學、愛沙尼亞文學、庫爾德文學、阿塞拜疆文學、亞美尼亞文學等較為冷門的國別文學是不適合于普遍性閱讀的需求的。當然,如果有基礎(chǔ)較好的文學愛好者愿意投入其中,也不失為一個學習、提高的好工具。

雖然這套《世界文學史》暗含著一定的意識形態(tài)性,也有一些不盡完善的地方,但總的來說,它仍是至今為止我們所能見到的最為完備的世界文學史巨著,其中蘊藏了極其豐厚的寶藏。細致地閱讀了本套書籍的第四卷下冊之后,自覺收獲頗豐,但與其本身所蘊含的價值相比,仍然是遠遠不夠的。本文僅以第四卷下冊為研讀對象,展開思考與評論,有一些問題可能并不適用于其他冊目。

引用作品【W(wǎng)orks Cited】

[1] [俄]高爾基世界文學研究所編:《世界文學史》(第四卷·下冊),杜文娟等譯,上海文藝出版社2014年版,第497頁。

[2]鄒建軍、杜雪琴:《以世界文學為基本對象的比較文學研究》,載《中國比較文學》2010年第4期,第28頁。

[3] [俄]高爾基世界文學研究所編:《世界文學史》(第四卷·下冊),杜文娟等譯,上海文藝出版社2014年版,第727頁。

The History of World Literature is compiled for more than 50 years by Gorky world literature institute with more than five hundred scholars' academic. It basically covers various culture and the major countries of the world's literature. It can be said that this book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ork in this field. Based on Volume IV Part II, this article try to analyzes its think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istory of world literature form the coverage, the division standard, narrative features, research methods and perspectives, and so on. And in the end, I'll talk about the applicability of this book briefly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discipline research and the teaching needs.

The History of World Litera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istory of World Literature Applicability

Han Yu is from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The major academic interests include Euro-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韓玉,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要研究歐美文學與比較文學。

Title: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 Literature—A Review of The History of World Literature Volume IV Part II

猜你喜歡
比較文學文學史文學
我們需要文學
街頭“詛咒”文學是如何出現(xiàn)的
比較文學視閾下高校英語專業(yè)美國文學課混合式教學探討
當代詩詞怎樣才能寫入文學史
作品選評是寫好文學史的前提——談20世紀詩詞寫入文學史問題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現(xiàn)代視域中文學史著對《紅樓夢》經(jīng)典化的推進(1900—1949)
從符號修辭四體演進看比較文學在中國的發(fā)展
談新時期比較文學的特質(zhì)與續(xù)進
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