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靈媽媽
教育專家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暢銷書中,將“課外閱讀”比喻成一根“魔杖”,說“哪個孩子被它點中,就會變得更為聰明,在學習和才能上更有潛力”。孩子樂于閱讀,既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更促進了各項能力的提高。昱靈從小愛閱讀,跟我堅持以下三招密不可分:
一、選書要過家長、孩子兩道關(guān)
昱靈看的書大多是從圖書館借的。一般都是由我們家長先選一大摞書,再讓昱靈在此基礎(chǔ)上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出她想借閱的書,小學階段特別是低年級這樣做很有必要。對于昱靈不感興趣的書我一般不“逼讀”,或許是年齡不夠或許是機緣未到。二年級時昱靈對家里的少兒版《三國演義》翻都懶得翻,說那是男孩子看的書,她才不看呢。到了三年級她突然就愛看了。我覺得,“逼讀”容易損傷孩子對語言文字的情感,不能養(yǎng)成他們主動親近書本的習慣。只有看愛看的書,才能感受到書本的魅力,才能培養(yǎng)語感、豐富語言。
二、抓住時機供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孩子產(chǎn)生興趣之時,我們最好抓住時機,快馬加鞭地借書買書,及時提供給孩子閱讀。昱靈對英國的科普讀物情有獨鐘,看了幾本《可怕的科學》,表示很喜歡,于是我便盡己所能把這個系列的123本書都給她找來,供她閱讀。
因此,孩子一旦提到對某類書或者某位作家感興趣,家長就要有強烈的服務意識,抓住時機立馬提供書籍,做好孩子閱讀的“勤務兵”,在孩子興致勃勃之時“推波助瀾”,掀起孩子“悅讀”的朵朵浪花。
三、引導深入閱讀
昱靈特別喜歡課文《白鵝》,新課還沒教,她就朗讀了好幾遍給我聽,我立馬把《豐子愷散文集》借來給她看。她發(fā)現(xiàn)原文的最后幾段沒選入課文,其中包括“白鵝使得這小屋有了保障,這院子有了主宰,這環(huán)境有了生氣”,昱靈認為最后兩段更能表達出白鵝帶給作者的歡樂。我充分肯定了她的見解,并根據(jù)四五年級課文,給她借來了一系列現(xiàn)代作家的作品。
除了縱向延伸閱讀某位作家、某類作品外,我們還可以引導孩子橫向比較。昱靈非常愛看“動物小說”,我就給她找來了美國作家杰克·倫敦的《白牙》、《海狼》和《荒野的呼喚》,還找來了英國吉卜林《叢林故事》系列,引導她跟沈石溪的動物小說相比較。昱靈讀后覺得三位作家的作品各有特色:沈石溪《狼王夢》細膩悲壯,吉卜林《叢林故事》奇妙有趣,杰克·倫敦筆下的巴克頑強智慧。
就這樣,昱靈一旦表露出喜歡哪段文字或哪本書,我就會盡力給她提供“相關(guān)鏈接”,以期她能拓展閱讀,比較閱讀,深入閱讀,在精讀的基礎(chǔ)上泛讀。孩子有特別鐘愛的書本,就讓她在博客上寫“閱讀推薦小語”,把自己的感想用語言表達出來,用文字記錄下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能在閱讀中收獲快樂,并因此更加熱愛讀書,那將是一件多么美妙而有益的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