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_楊軍 本刊記者_姚曦 寧波報道
阿甲“書,時間和人,一個不能少”
特約記者_楊軍 本刊記者_姚曦 寧波報道
阿甲,原名林曉晞,生于1971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法律系。
曾從事過法庭書記員、律考老師,辦過法律網站,最后因為給孩子找童書讀,竟自己著了魔。
2000年,與其兄蘿卜探長(原名林曉旸)共同創(chuàng)辦兒童網站“紅泥巴村”,出版了多部兒童上網指南。
2002年,正式創(chuàng)辦紅泥巴讀書俱樂部,開始積極推廣兒童文學閱讀。阿甲自言:“我是一個自己容易著魔又總想順便拉著別人一起著魔的人?!爆F(xiàn)在,他被稱作“筱音爸爸”。
在寧波兒童文化論壇上,作為兒童閱讀推廣人的阿甲說:讀書也是玩,從古玩到今?!罢T之歌詩、諷之讀書”是游戲式教育中的一環(huán)。
阿甲的女兒上初一時,他曾問她:“你覺得你是個好學生嗎?”女兒很自豪地說,是。
但究竟怎么算好,這是個問題。
阿甲說:“我們現(xiàn)在很多情況下教育都是反常識的?!痹谒挠洃浝?,真正的好學生,感覺好像總是“被毀掉的學生”。學生時代給他留下的印象,總會覺得有一種“恐懼感”。害怕什么呢?“第一害怕今天沒帶夠東西,哪本書忘帶了,或作業(yè)本忘帶了,被老師罵?;丶胰?,又害怕什么東西落在柜子里了,被爹媽罵。”
回到這次論壇的主題,他覺得答案在這里:兒童教育倡導游戲,是要去釋放人的天性?!埃☉嚨慕逃┤狈ΤWR,只知道按照學科大綱,刻板地拼命地練習,最后比拼記憶力和忍耐力。而游戲里最大膽的了不起的就是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通過游戲,去發(fā)展人性中“有建設性促進性的東西”。這種建設性就是人自身的精神變化。
尼采講精神的三種變形,阿甲很贊成:精神從小孩變成駱駝,去承擔、去接受既定的世界,又變成獅子,去創(chuàng)造、去確立自我的價值,最后還是會變成小孩,在一種“思無邪”的心靈中生活。三種變形,在人的一生中會不斷出演。
但是,他發(fā)現(xiàn),大部分人會定型在某個階段不成長了。他活在一個自我封閉的軌道中。
上世紀90年代初,阿甲還在法院做書記員。他大約算了一下,他一年會經手30多個死刑案,他的感覺是“30多個人頭”。其中至少有七八個他要到刑場去驗明正身,看著他們被處決。然后開始收集死者遺留下來的材料。全部審閱一遍,最后會給家屬一份處決通知書:犯人已經被“執(zhí)行”了。家屬是否需要骨灰盒?需要骨灰盒額外支付300元錢。他覺得無法承受。
那時,他在讀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皩@本書,我只能記下一些瑣碎的東西,如那個女畫家的古怪的帽子、那頭可愛的小豬,還有作者不知在哪里寫下的一句話:人生是一張只能畫一次的草圖。”即使有人說,你游戲一點就好了,忍忍吧。但這個游戲,不是他所想的意義。
阿甲女兒所繪的水滸葉子
回到家里,看見侄女,和她一起玩游戲,才是應有的游戲狀態(tài)。那時,兄長夫妻“下?!保雅畠毫粼诟改讣依?。父母照管孩子飲食起居,他的任務就是陪孩子玩。然后記錄下游戲過程和孩子的反應,“每個星期末了,裝在信封里,寄給孩子的爸媽?!?/p>
“那段時間的感覺和對比太強烈了。白天管著人命案的事情,下班了跟一個兩歲左右的孩子游戲,記錄她成長的每一天?!?/p>
那一年,他拼命地讀書,讀大人的書,也必須讀孩子的書。因為要和孩子玩耍,要知道孩子想什么、孩子能讀什么樣的書。
有一些,也許是因為自己童年時代“童書”的缺失?!拔覍πW生活……能清晰記得的,是很多有趣的游戲,很多有趣的玩伴,很多不必也不愿與大人分享的秘密的樂趣?!彼?009年的《童年回憶》中寫道。
大約2000年左右,紅泥巴兒童網站誕生了。那時,他做司考,做法律網站,業(yè)余時間做兒童網站。兒童游戲和兒童閱讀推廣的想法也從此開始。
“網站一開始就是一個游戲,像主題樂園。這個網站是提供一個8-15歲兒童可以獨立上網的空間,也就是聊天、交朋友?!逼渲杏幸恍┨摂M游戲。類似現(xiàn)在的RPG,但是以讀書的形式進行??梢哉堊骷彝扑]兩本書,開始先讀書,讀完之后討論,想象自己是書中的某個角色,網站會相應提供一個虛擬形象和一些道具。然后,孩子們就可以“假裝”:我是誰誰誰,要做什么事情。用文字寫出來,純粹想象的文字。
為了跟孩子交流,作為網站管理員的阿甲等也要化名成孩子的身份。這也是觀察的過程,阿甲逐漸就發(fā)現(xiàn):孩子太缺乏讀書了。他要給自己的孩子找書,結果,這群大孩子也沒什么書讀。“因為沒有人向他們推薦。老師沒推薦,家長不贊成,書店也不賣……”
在寧波論壇上,阿甲講的題目是《讀書也是玩,從古玩到今》。他說,讀書應該是有一種游戲狀態(tài)的。真正能進入孩子心靈的,有效的閱讀,基本是游戲式閱讀。
“大多數孩子主動閱讀時都是游戲心理的。如果你想不游戲,很簡單,給他一本他覺得特別好玩的書,比如《夏洛的網》。讓他把書上的好詞好句抄下來,每章的中心思想寫出來。堅持做一個學期,他對這類閱讀就完全不感興趣了?!边@正是我們通常的閱讀教育在做的。
關鍵并不在讀什么上,而是讀書的心態(tài)。
阿甲的閱讀方法,歸結為兩條:帶孩子大聲閱讀(Read Aloud)和持續(xù)默讀(Sustained Silent Reading)。類似王陽明的意思,是通過“歌詩讀書”的聲音、情感和閱讀時的一切要素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種情境。讓孩子自然而然融入其中,而絲毫不覺得是“枯燥的任務”。
2002年,紅泥巴讀書俱樂部開始倡導的讀書,是以家庭為中心的讀書會。簡單地,就是大家召集到一個房間里,由家長大聲讀書給孩子聽,或者講故事。每個參加的家長,只要愿意,都可讀,可以講。
讀書講故事時,“很需要一種儀式化”。“打個比方,就好像說書人有個醒木,說書之前,要把醒木啪地一拍,表示開始了。講完,啪一聲結束了。還有語言,開始時有個且說,講到一半要轉了,有單說,講到緊要關頭,完了,是預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我們讀書,到一個時間點,也要來一點音樂,或打個鈴,拍拍手,形式不限。堅持下去,就是一種儀式?!?/p>
他聽過一位家長講華德福學校上閱讀課,很有趣。讀書之前,要請“火神爺爺”。所謂火神爺爺,就是“在一片花瓣的簇擁下,有個燭臺,燭臺上有一短截蠟燭”,老師點燃,就是火神爺爺請來了,開始閱讀。后來,這位父親在家里點蠟燭,孩子就會過來問,爸爸,請火神爺爺了,該講故事了嗎?
“對,該講故事了!”
這種儀式的驅動力就是游戲的愉悅感。說書人的服裝、道具都會給人這種感覺,只要這樣做派一出來,書還沒有開講,觀眾就產生了期待。
最開始帶孩子讀書,“讀就好”了。
論壇上講《讀書也是玩,從古玩到今》,是下午兩點多,阿甲預料到聽眾容易犯困,講詩經,便唱了起來。一連唱了《關雎》《蒹葭》兩首,又唱了《木蘭辭》。唱的是古調,聲音抑揚頓挫。臺下聽眾鼓掌,都要再來一個。后來,曲藝評論家常祥霖先生上去講《曲藝之美》,末了,觀眾也一定要請常先生“露一口”,才肯讓他下場。這可能就是聲音的效果。
雖然現(xiàn)在國學很熱,但他沒有趕時髦。講詩歌,他覺得最好的是吟誦。講《論語》,他會給孩子當故事講?!耙驗椤墩撜Z》有個很重要的問題是情境性,是人的言行。人們說話,會有一個情境在。”現(xiàn)代人讀《論語》,把其中一句話抽出來做普遍的意思,很容易是偏頗的。
講故事會創(chuàng)造一種情境,因為講者和聽者正在建立一種默契。聲音帶著情感,還帶著畫面。漸漸地,因為聲音和情感的連接,讀書就成了“孩子和大人共同完成的一個游戲”,就好像彼此創(chuàng)造了一個世界?!霸谶@個過程中,讀書人的語速、節(jié)奏、等待、翻頁等細節(jié)處理都會對講故事的效果產生影響。”
阿甲講到了繪本書《野獸出沒的地方》。這本書雖然故事簡單,但是,通過閱讀技巧的變化來展開故事情節(jié)很重要。主人公麥克斯出場,節(jié)奏要慢,連翻頁都要慢,因為可以讓孩子仔細觀察麥克斯出場的畫面,看看麥克斯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媽媽出場了,就有必要通過講話的語氣和節(jié)奏區(qū)分麥克斯和媽媽的性格。
《野獸出沒的地方》中文版也是阿甲翻譯的。在翻譯其中一句話,麥克斯說:“And now , let the wild rumpus start ! ” 其中,rumpus的意思是口語的“喧鬧”之意。一般譯成:現(xiàn)在,讓我們開鬧吧。但是,語言就沒味道了。阿甲譯成了“鬧騰”:現(xiàn)在,讓我們鬧騰吧。他覺得,rumpus一定要接近這樣的意思。
“這個詞實際上是故事的眼睛。麥克斯的媽媽罵他是wild thing(野東西)?,F(xiàn)在,麥克斯做了all wild things(所有野東西)的王。他們要鬧騰。這個詞是一種活動,類似于現(xiàn)在一些年輕人喧鬧的發(fā)泄的一種活動,比如晚上坐在一起喝酒,胡鬧的那種感覺?!弊x的時候甚至可以手舞足蹈的。
《野獸出沒的地方》書頁:麥克斯說,讓我們鬧騰吧
和孩子做游戲,要真的和他們玩到一起你不可能裝假 圖為阿甲在漢旺帳篷學校
繪本書玩法十字訣:
阿甲的繪本書玩法,有十字訣,為“唱、念、說、做、畫、演、吃、破、聊、想”。其中每個字代表一類玩法。每種玩法不一定適合所有書、所有人。但每個人一定可以找到合適的玩法。
“唱”,有些圖畫書本身就是歌詞,如《蘇武牧羊》,通過唱的形式更能增加韻律美和趣味性。一些圖畫書本身就是由兒歌、古詩等為基礎創(chuàng)作,有興趣的父母都可以拿來唱一唱。
“念”和“說”是最簡單、最有效的玩法,但也是圖畫書最高級的玩法。講故事人要把書中精華和關鍵處表現(xiàn)出來。如《拔蘿卜》具有敘事性,《好餓的毛毛蟲》像散文詩,《小恩的秘密花園》是抒情體,等等。
“做”,包括做手工、做游戲等等,有點像助興節(jié)目,玩到深處,是有助于理解的。比如,《拔蘿卜》可以玩拔河,《小黑魚》可以玩音樂游戲。誰是小黑魚,音樂響起時大家就圍著轉圈,有大孩子、小孩子,小孩子反而最后被淘汰。
“畫”,一本優(yōu)秀的圖畫書就是一座紙上美術館,圖像是最能刺激孩子的表現(xiàn)欲望的。不妨讓孩子拿起筆來畫一畫。
“演”,有角色的圖畫書都是可以演的,最簡單的演法是“分角色朗讀”。典型的有《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京劇貓》等。
“吃”,最需要創(chuàng)意的一種玩法,因為講吃的圖畫書太多了,但真正能拿來吃的好像還沒有,需要自己想辦法。比如《石頭湯》《古里和古拉》《云朵面包》《生氣湯》等等。
“破”,就是破解、破謎、發(fā)現(xiàn)之意。有些圖畫書的確需要破了才好玩。比如《小房子》,整個講的是時間的故事,這本書有很龐大的時代體系,從某一代到每一年,一年四季到每月每天,都可以無窮無盡反復讀。
“聊”,和孩子聊書是一門大學問。聊得成功的就是跟孩子聊他最喜歡說的事情,最后聊你想說的事情。像《我不知道我是誰》,這是很大的一個哲學命題。
“想”,可實際就是讓孩子通過想象擴展圖畫書的事情了,在想的過程中,繪本中的一些奧妙和趣味也就被無限挖掘放大。莫里斯·桑達克的《Outside Over There》本身就是童年幻想的產物。
讀書,無需解釋就能打動人,這是最好的狀態(tài)。
阿甲認為,閱讀實際上是大人以示范的力量和孩子共同建構一個語言的游戲世界,并激發(fā)孩子建造自己的語言體系。
維特根斯坦曾探討“語言游戲”,他說:“我們把兒童使用詞語的整個過程看作是語言游戲,包括語言和那些語言交織的所有活動?!贝_實,在兒童那里,詞語將以最原始的形態(tài)出現(xiàn)。詞語就是它所指的那個物,乃至我們說出這個詞的一切活動。確立名物關系,對孩子而言,就是“馴化”語言,同時,確定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
所以,家長和老師不用過度擔心孩子寫作的問題。孩子正在建構自己的語言世界,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這個過程本身就會引導孩子去寫作。
在做閱讀推廣的過程中,阿甲接觸到很多老師和家長。他們會讓他列出一個推薦書單。列出書單,問題就來了。老師和家長們總覺得:還是要讀點有用的東西。幼兒園,讀圖畫書可以;但一二年級還在讀圖畫書,他們無法接受;三年級還在讀幻想文學,五年級還在讀科幻,這怎么能行?“我們想要現(xiàn)實一點的書。”
在瓦爾登湖看梭羅故居 以慣例留下一塊石頭
但什么樣的是“現(xiàn)實”一點的呢,他們也有確切的定義?!袄蠋焸冊诮毯⒆幼x書,他們自己反而是缺位的。”記者采訪,也發(fā)現(xiàn),很多老師對讀書的訴求非常單一,除了“蘇霍姆林斯基”“陶行知”,于童書領域其實是空白的。
如果讓他們推薦書單,多半會是《童年》《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等。這是教育部指定推薦書目,有多少人真的愿意讀?是否真正讀過?
“寫作文,老師們非常推薦作文習作選。他們覺得很有幫助,那是因為上面承諾了。孩子看完就可以寫作文,可以解決多少難題困惑等等。但是,《夏洛的網》不承諾,《野獸出沒的地方》根本不承諾。作家說我什么也沒談。作家就是這么回答。這是一個問題。他們恐懼,但自己也不知道恐懼什么。”
所以,做閱讀推廣,阿甲認為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是:書、時間和人(任何游戲都要具備的三個要素)。
書:讀書的狀況如何。圖書館的書,班級的書。如果一個學校只有圖書館,實際是不利于孩子接觸書籍的。他們會建議把圖書館的書搬到教室里,走廊里。即使圖書館很好,他們也要先看圖書的借閱狀況。經常的情況是,學校都強調自己重視閱讀,但是,他們一定要查看最近兩個月的實際借閱狀況。
時間:看課表和活動表??磳W生有多少閱讀活動,每天閱讀時間有多少。如果一個學生日均在校閱讀時間都不足十分鐘,說回家閱讀是不行的,必須有法定的在校閱讀時間。
人:就是老師。老師的閱讀素養(yǎng)和兒童文學素養(yǎng)決定了閱讀的質量。老師給孩子讀的書,一定要是自己先讀過的。目前,阿甲認為最有效的辦法不是講座,而是讀書會。老師們建立讀書小組,先約定要讀什么書,然后列出書目開始讀。讀完,可以坐在一起,互相介紹、表演和探討。
在課堂,一般初期會有志愿者參與,志愿者不是去講課,而是和老師合作講課,相互參照。
“這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操作模型,但每個具體的學校實際情況會不一樣?!被A硬件、軟件不一樣,老師、校長的想法不一樣。他很贊同郝京華老師的一句話:“我要先讀懂校長,先讀懂老師……”
紅泥巴不會對每個學校做任何評判,但是,他們會收集數據,作出判斷:學校的閱讀狀況已發(fā)展到什么階段,校長特別愿意做什么事情,針對具體情況調整模型。“有時書走在前面,有時人走在前面,有時先培訓,有了需求然后是書。時間都在最后。只有他覺得緊迫,真的想做了他才會拿出時間?!?/p>
在北京朝陽區(qū)第一新公民學校(現(xiàn)已關閉),他們做了兩個學期。遇到最大的困難是時間。“所有人都不能接受,除了孩子。無論是校長、老師,都覺得這件事好麻煩。因為你占用了他的時間。這件事是否有用,他們抱著一種很強的懷疑?!?/p>
在潤生園講古詩
后來,他也慢慢了解了。這是一所外來務工子弟學校,“當時要解決的最致命的問題是生存問題。他們真正的問題是怎么做一個正常的學?;钤诒本?。一個很小的原因可能就會讓他們關閉。學校的辦學資質、師資隊伍的穩(wěn)定等等。我們要讓孩子養(yǎng)成閱讀習慣,哪怕他不斷流動,他們至少愛上了讀書。這是我們的理想。但對他們來說,好難?!?/p>
但最后實踐的結果,老師慢慢接受了。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師生關系在不斷改善,學生對學校越來越依賴。“學生對學校越依戀,口碑就越好,生源就會好很多?!弊詈罄蠋煾阒v故事大賽,校長還親自帶閱讀課。
在合肥包河區(qū)的情況要好很多,紅泥巴俱樂部是接受陳一新基金會的邀請過去。他們已經先做了許多閱讀工作,只是進展緩慢。紅泥巴過去,便成立了“石頭湯”校園閱讀聯(lián)盟。
做得最好的是望湖小學,一年下來日均在校閱讀時間達到40分鐘。具體到閱讀方法,阿甲發(fā)現(xiàn),“要學校拿出時間持續(xù)默讀,聽起來很簡單,實際是最難的。這種形式沒有許諾,也不好看。但是這是常態(tài)。”各學校態(tài)度便不一。
屯溪路小學的做法讓阿甲印象很深。這個學校的校長原來是數學老師,很會計算時間。下午的課35分鐘一節(jié)。但他注意到,下午第一節(jié)課,孩子回來通常是暈乎乎的,上課效果肯定不好。他便把第一堂課分出前10分鐘,后兩堂就成了各30分鐘。
兩點鐘上課。一點五十有人來了。這十分鐘準備,然后,2:00大家開始持續(xù)默讀,2:10正式上課。一開始,很多老師不習慣。有的老師說時間浪費很可惜,或改作業(yè),或找孩子訓話?!拔覀兙蛧绤柦?。老師說,那我干什么呢?我們說,最好的方法,是你自己坐在講臺上看書,你看的效果越投入,你的學生看得越投入?!?/p>
2004年,阿甲參加一個親近母語論壇,提了一個問題?!拔覀兊暮⒆尤绾卧诂F(xiàn)在的教育體制下幸存下來?”
阿甲是個科幻迷。幸存這個詞是科幻的,來源于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斑@本書的來源實際是羅馬帝國衰亡史?!敝v的是統(tǒng)治銀河系達一萬兩千年之久的銀河帝國,逐漸走向衰亡。
這時,有位心理史學家預測說,銀河系將會經歷一段長達三萬年、充滿無知、野蠻和戰(zhàn)爭的黑暗時期。于是,他們在銀河邊緣的一個荒涼行星建立了“基地”。其實其他地方變回刀耕火種的時代,從這里仍可以快速恢復文明。
通過推廣閱讀,“我們也想建立一個基地,精神上的基地。真正說,一件兩件事情,一兩本書是很難的?!?/p>
要完成一個推廣模型,所謂基地正是模型試驗地。紅泥巴主要的基地在北京潤生園一個有機農場?!稗r場主人是兩個居士,他們也在做一個實驗。希望把原來那些遭化學農藥污染的土地恢復原始重力?!?/p>
每隔一段時間,紅泥巴便會帶孩子過去做讀書營活動。阿甲因此又得了個綽號“營長”。農場中有土地、有蔬菜、有石頭、有圖書館……來的孩子有生、有熟。具體的活動都視情況而定。
在農場,最值得推薦最傳統(tǒng)的活動是石頭湯。類似過家家,孩子們要挖個灶,支個鍋。和實驗室不一樣(阿甲提到論壇上一位老師的科學課《眾人拾柴火焰高》),實驗室可以很精確地控制變量,但這里就是生活。讓孩子們負責掃灶頭,掃幾次就明白了。柴火多了火勢肯定不旺。
然后需要準備大量的菜,先放幾個石頭進去,放完石頭就開始演戲。也沒有劇本,看地里有什么菜,就說“哦,沒有什么菜了”。有黃瓜,就說“哦,沒有黃瓜了”。
一個游戲完成,湯做好了,也到了吃飯的時間。玩游戲的過程中,孩子累了,就可以自己找書看。
另一次,他們做了一回繪本劇,劇本是安東尼·布朗的《隧道》?!端淼馈返慕Y構是故事中的故事,講了兄妹倆吵架,為了和平相處,進入一個神秘的隧道探險。妹妹幻想著隧道里面藏著所有童話故事里的怪獸、巨人、巫婆……這個故事來自安東尼兒時最喜歡的“形狀游戲”:孩子們輪流在紙上添加不同的形狀和顏色,由大家共同構成一幅奇妙的不斷變化的圖畫。只不過現(xiàn)在,眾多童話故事的角色已經以形狀和顏色呈現(xiàn),需要孩子們去“找出來”。在阿甲的繪本書玩法中,這叫“破”字訣。
家長和孩子分別在兩個房間,都參加了這個游戲。結果,兩小時下來,大人全部崩潰了,因為他們“什么也看不出來”。孩子們的反應也各有差異。6-9歲的孩子看完就跑了,他們把握細節(jié)的能力非常強。10-13歲的孩子,他們還愿意坐下來和人討論一下。探究圖畫背后的東西。
煮石頭湯是紅泥巴最經典的游戲
在帳篷學校 約法九章
漢旺帳篷學校的孩子
這個實驗非常有參照價值,在以后的閱讀推廣中,阿甲就不再執(zhí)著于問低年級的孩子為什么,讓他們有發(fā)現(xiàn)的快樂就行了。“你要到了五六年級,孩子讀畫的能力必須訓練出來。很多人認為圖畫書給低年級孩子的。這是錯誤的。只是說給幼兒和低年級是這樣一種玩法,高年級是那樣一種玩法?!?/p>
最難忘的一次實驗是在2008年,阿甲和一群志愿者在地震災區(qū)四川漢旺所建的帳篷學校。那是一個臨近地震震中的小山村。阿甲等人來到這里??匆?00多個孩子在廢墟里到處跑。這時,家長忙于重建,老師也各自回家去了,孩子們沒人管,到處瘋跑。何不把他們集中起來,組織一個類似夏令營的活動?這是志愿者們最開始的想法。后來,由北京仁愛慈善基金會牽頭,志愿者們在這里建立了帳篷學校——仁愛學堂。
志愿者每個人去時都背了幾公斤書,都是精挑細選的平裝書。后來專門搭了一個帳篷聊作圖書室?!捌鋵嵰鰧嶒灒茈y找到這么一個機會去做,如此空白的一群人。這里的孩子很少看過童書,甚至普通的印刷材料都接觸不多。給你二十多天,把他們變成一些愛讀書的人。這種情況是不容易的?!?/p>
但后來,他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讀書的熱情完全超出了預想。孩子們每天都會準時來報道,每天上課,就做兩件事情,大聲閱讀和持續(xù)默讀。下午還有繪本劇,末了孩子總是不愿離開。
“我想的是,給你一個環(huán)境去實驗,即使很惡劣,同樣可以改變孩子,只要他們愿意接受,做一點事都會改變很多東西。
“想一想我們現(xiàn)在還能記住的事吧,孩子有一種很了不起的幸存能力。他們可以排斥傷痛,記住好玩的事情?!?/p>
我們可以在這個機制下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