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 李探春
在“社會大學”黑板上看到的《雨花》字畫
■讀者 李探春
最近,我收到2015年第8期《雨花》雜志,由于工作忙,我就盡量擠出時間來閱讀。我知道這份雜志每期都有我所期盼,并為之“眼前一亮”的美文。當我讀到第91頁時,我就被《黑板是畫的心想事成》吸引住了。幾天來,我不知把這篇散文讀了多少遍。她帶給我的“震撼”如下:
一是什么樣的財富最為寶貴。我非常贊成作者郭文斌的觀點:世間最寶貴的財富不是紙幣、金幣,不是物質(zhì),而是“以德為財,以善為寶”的精神,把美好的品格變成的財富,才算是世上最為寶貴的財富。
二是如何去幫助人。樂善好施、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理應弘揚,但是助人之前要看清你是幫助他(她)做什么事,這件事對他個人,對社會有何益處?幫助的人得到的是懊悔還是快樂?他(她)做壞事,你去盲目地幫助,你就是是非不分的糊涂蟲;他(她)做好事,你相助,才有助于他(她)、社會和自己。君子成人之美,有人自持所謂“哥們義氣”,為朋友兩肋插刀,君不見不少官人交所謂的友人,為其橫行霸道貪財斂財撐腰壯膽,成人之“丑”之時也丑了自己,有的甚至成了階下囚。
作者郭文斌在文中講他以前助人時說,“我曾經(jīng)看到報紙上有人需要贊助,就拿出一點錢?,F(xiàn)在我基本上不拿了,而是把我的書捐到全國各地。當你看到有人因為讀了這些書,焦慮的喜悅了,抑郁的快樂了,離婚的不離了,吸毒的不吸了,不孝敬的開始孝敬了,不尊敬老師的開始尊敬了,不好好工作的開始好好工作了,反社會的不反社會了——真是快樂無比”。我想,作者寫到這里,應該是他最快樂最幸福的時候,因為他這樣幫助人們,是“點亮了人們的心燈”!以前,他是助人“給魚”,現(xiàn)在為“給漁”,就是“授魚”不如“授予漁”,獻血給需要輸血的人,不如當醫(yī)生的教他(她)怎樣讓其自己的身體“造血”。
三是人的心量決定能量。世界就是一個矛盾世界,社會就是一個矛盾社會。一個人的心量小,遇到雞毛蒜皮的事情,也會與他人“針尖對麥芒”,糾纏得沒完沒了。鄉(xiāng)村中,兩戶農(nóng)家因爭執(zhí)一寸田地,吵打若干年,有的因此殺人,鬧出命案,這就是心量小?!靶赜写笾荆褂辛贾\,有吞吐天地之勢,包藏宇宙之之機”的中國歷史上英雄們,都是“大心量”,心量大能量才大。
四是不要拼命給孩子積累財富。你若代成年的孩子而勞,他(她)自持有靠山,就依賴于你,失去了前行的動力。中國“啃老”一族“啃得無厭”事例太多!對此,林則徐的觀點是:孩子比自己強,你給他財富干什么?孩子不如自己,你給他財富干什么?假如他沒有生存能力,是扶不起來的“阿斗”,無論你給他多少江山,他都沒有能力堅守。只有讓孩子擁有通過自己艱苦勞動,用自己血汗換來的財富,他才有成就感、自豪感和光榮感,才能在世人面前抬起頭來做人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