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德華 許媛
摘要:思想道德素質是大學教育目標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影響學生發(fā)展的首要因素,道德素質的高低不僅影響著學生擇業(yè)的基本方向,而且影響了學生的幸福感。本文在分析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從教學管理的角度,提出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思想道德;大學生;教學管理;策略
【分類號】G651
一、 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存在的問題
(一) 重知識學習,輕道德修養(yǎng)
在中國選拔制度的影響下,知識改變命運仍然是當今教育的重要主題,一個人要想得到真實的發(fā)展,必須依靠真才實學,在大學教育中學生將大部分的時間放在了專業(yè)理論知識的學習上,圖書館是大學重要的一個標志性建筑,也是衡量一個學生優(yōu)秀與否的重要標準。當然,大量的書籍閱讀對于一個人的發(fā)展是必須的,但是實踐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大學生中形成一種不良的價值觀,只要你的專業(yè)知識比較牢固,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一些不良的行為和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是無關緊要的,這些不會影響你的成功和社會地位。這樣的價值觀使很大一部分學生不愿意學習政治理論知識,不愿意擔任社會工作,不愿意喂一些社會公益事業(yè)貢獻力量,甚至出現(xiàn)為了個人利益,不惜損害他人和集體的利益。
(二) 注重實惠,缺乏理想
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同領域在經(jīng)濟效益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在當代,大學生在專業(yè)選擇的時候,考慮的不是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是思考什么樣的專業(yè)比較好就業(yè),什么樣的專業(yè)能夠獲得較高的經(jīng)濟收入,使自己的生活發(fā)生變化,而對精神的追求則在不斷地壓縮,甚至出現(xiàn)無理想的現(xiàn)象。大學生的這種思想特征,給社會的發(fā)展帶來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是很多大學生在參加工作后,沒有工作熱情,迅速的產生職業(yè)倦怠,影響課堂教學效率;二是,中國的許多研究無法深入。研究是一種創(chuàng)新,是要產生一種新的觀點,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只是短期的研究,都能夠迅速的展示研究成果。以,中國教育研究為例,陶行知、陳鶴琴等教育學家,無不是多年深入教育一線進行研究的結果,這都需要學生能夠有吃苦精神,有對教育的熱愛和追求,也就是說有自己的理想。
(三) 自我中心,忽視他人
個性化教育是當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的教育理念,但是很多大學生卻曲解個性化教育的真正含義,認為個性化教育就是以自我為中心、自我設計、自我實現(xiàn),把個人利益同他人和集體的利益相對立。在大學生的各種論壇和演講中,常出現(xiàn)“實現(xiàn)自我”的詞匯,并片面地解釋西方國家的個人主義,宣傳西方國家如何尊重人權,如何關注個人的利益。在大學生中出現(xiàn)各種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傷害舍友、同學,甚至父母的情況,這種自我中心主體與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不相吻合,影響著社會主義文化的構建。
二、 在教學管理中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有效策略
(一) 通過課前德育三分鐘對學生實施教育
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發(fā)展主要依靠思想政治課程,但是在大學階段的思想政治課程主要以馬克思注意和社會主義基本理論為主,理論性較強,未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學生的道德認同沒有發(fā)展起來,自然道德行為比較弱。除政治理論課程外,其他學科也是大學生德育的重要途徑。教務處可以通過教學管理工作,通過文件規(guī)定或者鼓勵倡導等方式,引導教師在課前利用三分鐘時間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德育開展的內容和形式不做要求,可以是德育故事、德育游戲、道德理論等,教務處要建立信息技術建立平臺,引導教師要定期上傳自己的德育三分鐘教案,并定期組織學生和教師隨機聽課,以督促德育三分鐘的實踐。同時,在教師關于教學設計的反思中也要增加關于德育三分鐘的反思,提高德育三分鐘的教學實效。
(二) 增加學生評價中的公正性
大學教育不同于基礎教育階段,有定期的考試和評比,在學習成績的要求上也只有學期末的合格測定。為了激發(fā)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設置了獎學金制度。但是,從目前大學生的評比來看,表現(xiàn)出兩個不足。一是,從評定內容來講,以單一文化課的考核為主。道德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大學生教育中的一個短板,這樣的評價方式必然會增重這種傾斜性。教務處在教學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對道德素質進行量化,并設定一定的考核項目和考核標準,學期末對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進行評分,只有道德素養(yǎng)合格才有資格參加獎學金的評比;二是,學生的評價存在不公正。熏陶大于教育,教育評價的合理性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這對學生道德素質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學生已經(jīng)是成年人,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大學中的學生會和社團活動,大多是由學生自己成立自己組織的,學校為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教學管理中大多設置了增加加分制度,但是需要注意的加分一定要合理。例如,在一所大學生設置的加分制度是,班干部在學生成績平均分的基礎上增加十分,系干部和社會成員是在學生平均分的基礎上增加20分,這就造成一種不公平性,會直接影響學生的道德素質。作為教學管理的核心,教學處要通過借鑒其他學校的評價方法,建立公正合理的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為學生的道德發(fā)展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
綜上所述,學生道德素質的發(fā)展首先需要一個相對公平的評價制度,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其次要對結合學生的生活,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增加學生的道德認同,促進學生的道德實踐。
參考文獻:
[1]孔軍. 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策略談[J]. 甘肅教育,2015,02:66.
[2]于立群. 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 中國冶金教育,2007,01:71-75.
[3]人文課程教學改革課題組. 深化人文課程教學改革 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J]. 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3:75-79.
本文為四川音樂學院資助科研項目《對于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幾點思考----以高校大學生志愿者服務為例》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CY201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