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芳
摘 要:新課程的改革對語文學科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做到“授人以漁”成為課堂教學要求。在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中一般使用課堂提問的方法,同樣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課堂提問趨向專業(yè)化,教師一次精心計劃好的提問能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掌握課本內容的同時發(fā)散思路、拓展思維,所以,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至關重要。
關鍵詞:課堂提問 關鍵 要點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10-0062-01
在優(yōu)秀教師的課堂上提問必不可少,課堂提問的成效如何在突顯教師的教學水平,其效果好壞關乎教學質量。課堂提問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達到以學生為主,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要求,在教師協(xié)助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開闊思維,所以在高中的語文教學中實行課堂提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下文將對如何達到課堂提問的應有效果進行探討。
1 課堂提問的關鍵
1.1緊扣課題內容中心
在高中的語文課堂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都不再是關注重點,分析能力、綜合能力、評價能力和應用能力是高中階段學生磨礪的重點。在課堂上,老師會通過課堂提問啟發(fā)、鍛煉學生。因此在課堂提問時所提問的問題要緊扣課題的內容中心,如利用課題的內容中心的提示——課文的題目來提問。這樣提示學生思考的方向,可以鍛煉學生的能力。例如,在講解《裝在套子里的人》的課堂上,優(yōu)秀的教師一般會設計這樣的問題:結局中的人為什么死了?套子式的思想中的套子具體是什么?為什么別里科夫死后人們會不習慣?這些問題可以讓學生對課文產生懸念,進而產生興趣仔細閱讀,并在閱讀中充分理解文章含義,鍛煉分析和綜合能力。老師提問后,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對與問題相關的內容進行學習,有效利用課堂時間,最終讓課堂提問達到最大效果。
1.2提問難度和多少都要適宜
課堂提問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活躍課堂氣氛為目的,但是過多的提問會使課堂思考時間過長,導致學生注意力容易被分散,最后失去課堂提問的意義。過于簡單的提問,答案過于淺顯,在處于青春期容易產生叛逆心理的高中生來說,會有不屑一顧的現象。提問的問題難度過大,學生無從下手,課堂氣氛冷淡更加不利于授課進行,所以提問的難度要適中。例如,在《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一篇課文中,對于像:這是故事的高潮嗎?這種問題不宜多問,應提問如:作者描寫第五自然段有何用意?或是前面說殺人可饒恕,后面筆風一轉成了殺人不可饒恕,這是否自相矛盾?應該怎樣去理解?若是提問到最后一個問題,學生在解答的過程中必須要把課文前面提到殺人可饒恕的地方進行歸納和分析,同樣在對課文后面提到殺人不可饒恕的地方進行整理分析,兩相比較才會體會到作者筆下的社會背景,最終了解到作者對故事布局的精妙。這種問題雖說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但是它在學生仔細思考和做好課前對課文的習讀工作就能夠找到答案。并且在學會解答這一問題后對于課文的整體把握就能快速、順利進行,所以說提問的難度要適中將幫助學生把握授課內容。
1.3提問應有開拓性的延伸
如前文所提到新課程所要求的是提升學生的能力,在如今的社會創(chuàng)新是發(fā)展的趨勢、要求,所以在面對語文這一主觀與客觀并存現象突出的學科,鍛煉創(chuàng)新能力和開拓能力是課程要求之一,而作為課堂教學方式的課堂提問更應該滲透這種想法,不能將課堂提問系統(tǒng)化和模式化,因為機械、缺乏新意的問題總是不能抓住人的眼球。在以鍛煉創(chuàng)新能力和開拓能力為目的的課堂提問其創(chuàng)新、拓展應該體現在題目的本身,就像包容多樣化觀點、多角度思考的題目。這樣的題目能引起學生討論,在討論中會有不一樣的聲音出現,在交雜的聲音里同學們會質疑,會更大膽的猜測,向更全面的角度去思考。然后在老師的評價,同學的討論中大家一起成長。
2 課堂提問的要點
2.1提問面向全體學生
在班集體中知識水平總是呈現三階化的形式,這樣的基礎性質決定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不能一概而論,對于知識水平低的學生要啟發(fā)他們思考,而知識水平高的要以沒有明確答案的復雜問題對他們進行強化訓練。因而課堂提問的設計要求有一部分對分析需求較少或是簡單分析、有一定的靈活性的題目,能讓知識水平低的學生產生興趣加入課堂學習中來。但是在課堂提問設計中要將面向知識水平高、低不同學生的題型比例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才能達到效果。
2.2提問間隔要合適
面對學生的個體水平差異,課堂提問的問題也有所不同,同樣在根據不同的問題時,教師所要求的回答時機也不同,這就表現在教師提問后的時間間隔不同上。對于比較淺薄、全體學生都能夠做出回答、能夠引起學生注意的問題,停頓時間應短一些。那些面向知識水平高的學生的提問,間隔時間則應長一些,因為這類問題需要理解課文,加工課文信息需一定時間思考才能做出回答。
3 結語
由上文可以看出,在高中的語文課堂上,課堂提問就像化學實驗中的催化劑一樣重要,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提升教學質量的效果十分顯著,但在課堂提問中應注意緊扣課題內容中心、提問難度和多少都要適宜、開拓性延伸、與時代同步應用多媒體,還要面向全體學生做到提問間隔要合適并且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反饋,讓課堂提問顯現出它本身真正的作用,順利開展有效的高中語文教學。
參考文獻:
[1]張煬.高中語文教學課堂提問[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3,(36):32.
[2]楊懷風.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課堂提問藝術[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2,(z1):117.
[3]楊光彪.新課標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問藝術初探[J].速讀(上旬),2014,(6):27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