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瀛+馬誼平
摘 要:基于多年基層黨建實踐,系統(tǒng)論述通過黨員志愿服務為載體推進高校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有關問題,對以黨員志愿服務為載體推進高校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思路理念、實踐探索及發(fā)展方向進行思考與實踐。通過案例總結,把握黨組織內在工作規(guī)律,對進一步推進高?;鶎臃招忘h組織建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服務型黨組織;黨員志愿服務;黨組織建設
黨中央出臺《關于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系統(tǒng)闡述了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理論,部署了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工作任務,明確了“六有”目標,同時號召廣泛開展以黨員為骨干的各類志愿服務活動。[1]首都醫(yī)科大學將貫徹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與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期間推出的基層黨組織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有機結合,并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通過工作總結和實踐探索,認為黨員志愿服務在創(chuàng)新服務載體、構建服務格局、統(tǒng)籌服務資源、推進學校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中能發(fā)揮積極作用。
深入把握高校黨建規(guī)律,形成明確工作思路
1.對志愿服務與黨員志愿服務的認識
志愿服務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是指任何人自愿貢獻個人時間和精力,在不為物質報酬的前提下,為推動人類發(fā)展、社會進步和社會福利事業(yè)而提供的服務;狹義是指社會上的志愿服務公益性組織所從事的志愿服務工作。[2]黨員志愿服務涵蓋志愿服務的廣義和狹義兩個概念,提倡黨員在沒有任何報酬的情況下,通過參加黨組織活動、社會志愿服務公益性組織活動和個人志愿的各項服務活動等方式,發(fā)揮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黨員志愿服務與志愿服務在服務內容和要求上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征,但黨章更賦予了作為服務主體的黨組織和黨員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義務性、先進性和組織性。將黨員志愿服務作為有效載體,進一步構建服務格局、整合服務資源、推動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符合黨建規(guī)律和工作要求。
2.對高校黨建規(guī)律的把握
第一,高校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需要有效的載體。黨員志愿服務使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理念在高校黨員中和師生中更加具體、形象,整合服務資源,使黨組織的服務功能在各項工作中充分發(fā)揮。黨員志愿者接觸群眾、服務群眾時,既具有喜聞樂見的高校志愿者形象,也具有群眾熟悉的共產黨員形象,加強了黨在群眾中的感召力,暢通了黨組織聯(lián)系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起到了小載體大舞臺、小平臺大黨建的作用。
第二,高校黨員先進性體現(xiàn)需要有效的平臺。當前,高校改革發(fā)展進入深水區(qū),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任務日益繁重,學校面臨激烈的社會競爭,教師面臨繁重的教學、科研壓力,在攻堅克難的改革進程中,學校各項激勵政策有限,部分工作需要犧牲休息時間,付出額外勞動。這就要求以教師為主體的高校共產黨員在事業(yè)發(fā)展中起到火車頭、領頭羊的作用,提倡黨員志愿服務,沖鋒在事業(yè)發(fā)展的一線,無私奉獻、樂于付出。
第三,志愿服務在高校有著廣泛的實踐基礎。志愿服務工作在高校學生工作中開展普遍,有良好的實踐基礎,志愿服務理念容易被認同接受。黨員志愿服務進一步提升拓展志愿服務的內涵、效果和影響力。高校黨建先進示范作用的積淀能引領帶動志愿服務工作在高校的蓬勃開展。高校黨建帶團建、帶工建的工作格局有助于立交橋式黨員志愿服務的結構搭建,與群團系統(tǒng)的志愿服務形成強大合力。
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扎實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1.以事業(yè)為要—黨員志愿服務在學科
學科建設是高校建設發(fā)展的核心,在以學科建設為中心的學校工作中發(fā)揮作用,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在學科建設中有不少公益性、服務性、保障性工作,微小卻繁雜,沒有待遇報酬。黨支部開展黨員志愿服務,用黨員無私奉獻的精神帶領大家默默落實,解決學科建設中的難題,則能把服務型黨支部建設工作落在實處。在學科建設中,黨員志愿服務有如下形式:
第一,為優(yōu)秀學術團隊提供服務保障。幫助學校解決學術團隊在學術帶頭人引進后的環(huán)境適應問題、新教工入職后的教學科研經驗積累問題、學科團隊方向凝練問題等。多個學系黨支部組織黨員在工作之余,幫助專家處理流程性報告、表格類填寫等工作,減輕專家入校后熟悉行政工作的負擔,同時也使黨支部和黨員與學科帶頭人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橋梁。對黨員和新入職教師,增加一對一的輔導幫助,從一杯茶、一堂課、一本書、一次歡迎會入手,增添工作關心、生活幫助、困難幫扶的人文保障工作。通過PI(Principal Investigator,項目負責人)團隊黨員群眾的協(xié)同幫助,協(xié)助把脈新教師的優(yōu)勢研究方向,促進團隊融入、能力提升和學術產出,提升新教師對單位的認同度。
第二,助力學科項目申報。倡導學術工作經驗豐富的黨員專家?guī)ьI,幫助指導團隊內、學系內教師優(yōu)選課題方向,提高學科工作效率,該服務對青年教師基金申請幫助尤為明顯。例如:某學系黨員專家志愿服務為多名年輕教師提供選題方向,其建議與第二年基金申報指南建議方向趨同,形成了高效的學術產出趨勢。多個院系由黨支部搭建平臺,邀請專家以專題報告的形式,講授項目申報工作中的注意事項,分享心得體驗,教師受惠面廣,活動反響良好。有的黨支部開展“預評助審”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專家指導申報材料撰寫方法,幫助教師修改標書。
第三,優(yōu)化學科管理水平。學科管理部門和學科服務部門通過黨員志愿服務,強化服務理念,擴大服務范圍,促進管理服務水平的深度和廣度。例如:在管理服務部門黨支部開展的“效能工程”,圖書館黨員開展“學科館員志愿服務”,為用戶提供某專業(yè)學科信息的深度服務;設備管理部門黨支部多位黨員設計的工作界面流程使教授們采購實驗耗材如網購一樣簡單,且送貨上門。
第四,推進學術交流活動。黨組織出面主動搭建學術交流平臺,作為學院學科建設中的一項公益活動,進一步活躍學術思想,營造學術氛圍。例如:藥學院黨委 “青年教師英語授課教學沙龍”,服務內容包括邀請英語專業(yè)人員、英文SCI論文撰寫培訓、外文學術報告技巧交流等,活動符合學??焖侔l(fā)展過程中教師隊伍建設和學科建設的需要,也保留了基層活動的初衷和興趣活躍點;生工學院“醫(yī)工緣”學術沙龍的核心主題為“深入醫(yī)學,融入團隊,吸入營養(yǎng)”,為青年教師從工學學科向醫(yī)學學科的學科轉換提供服務。
2.以師生為本—黨員志愿服務為師生
高校師生是辦學主體,也是學科建設的主要力量,服務型黨支部在圍繞中心服務學科建設時,注重圍繞師生所需開展相應活動。在學校常規(guī)性和崗位性工作中安排具有服務師生的職能,但依然存在服務死角,通過倡導黨員志愿服務,黨建帶團建、黨建帶工建,可以把師生需要的公益性、義務性、人文性工作主動承擔起來,把黨的關懷、暖心的服務送到師生身邊,暢通黨群聯(lián)系的“最后一公里”。
第一,理論導師為學生思想教育服務。學生黨支部理論學習導師是在落實北京市委教育工委《高校學生黨員先鋒工程實施計劃》文件要求中形成的工作機制。學校以黨員志愿服務的形式招募志愿人員,涉及校院領導、部處負責人、教授副教授、離退休老黨員等。服務內容為黨員集中教育、黨內活動指導等,由于志愿者理論水平較高、黨務經驗豐富,服務熱情高漲、工作主動性強,服務中注重與醫(yī)學教育的聯(lián)系,既解決了難于組織學生黨支部理論學習的問題,也提高了學生參加理論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第二,本科生導師為學生專業(yè)學習服務。本科生導師制在多個學院試行,黨員教師帶頭,義務擔任本科生導師,“1對N”個性化從思想引導、學習方法、專業(yè)素質、生活輔導、職業(yè)指導等方面入手,為本科專業(yè)學生提供高水平教學輔導。開展本科學生的課外科研活動,豐富學生課外學習資源,特別是實驗類、實踐類教學,解決了第二課堂服務比較松散、指導不夠系統(tǒng)等弊端。個性化的專業(yè)學習服務取得了良好效果,學院本科學生的考研升學率顯著提升。
第三,理論專家送學上門服務。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廣大師生對政治理論學習和形勢政策教育十分關注,但高校師生對學習質量要求高,群體不同、需求不同。同時,因為高校教學科研工作特殊性,大規(guī)模集中學習較為困難。針對上述問題,黨委宣傳部門策劃了“送學上門”的黨員志愿服務活動,主動為基層服務。該志愿服務活動已經開展了“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兩個專題志愿宣講團,8位黨員理論專家參與志愿服務活動,設定10個專題,共在各二級單位中層干部和黨員群眾中開展了14次系列宣講報告會,受到師生的肯定和歡迎。
第四,人文關懷送溫暖服務。學校黨委在第一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結束后,專門下發(fā)了《關于推進教職員工人文關懷工作的通知》,各基層黨組織在黨支部的黨日活動和日常工作中,以人文關懷為主題的黨員志愿服務開展普遍。服務活動貼近教工生活,有健康咨詢、心理輔導、子女培養(yǎng)、困難幫扶、捐助慰問活動、離退休老人關心關懷服務等,使大家感受到了黨組織的溫暖,凝聚人心,促進和諧。
3.以黨建為基—黨員志愿服務助黨建
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在黨建工作大格局中包含服務黨建、服務黨員,每個基層黨組織和每個黨員都有義務承擔黨的工作,助力黨的建設。
第一,擔任兼職組織員。學校黨委出臺了《關于建立兼職組織員工作制度的通知》,采取了從在職、在崗黨員中招募兼職組織員的辦法,用黨員志愿服務的工作模式很好地解決了專職組織員崗位不足的問題。學校黨委書記、黨委委員、黨委各職能部門干部、各二級黨委、黨總支及直屬黨支部委員會成員、基層黨支部書記和委員、黨員學生輔導員、五年以上黨齡的教師均有承擔兼職組織員的責任。兼職組織員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工作熱情,發(fā)揮黨員的政治作用,按照《中國共產黨黨員發(fā)展工作條例》,通過審查材料、和發(fā)展對象談心談話等方式對學校黨員發(fā)展嚴格把關,為學生黨支部的建設和黨員發(fā)展工作提供指導和服務。
第二,做好非事業(yè)編人員黨建工作。在非事業(yè)編人員中開展黨建工作,是近年來黨建工作的新課題。認真做好非事業(yè)編人員的黨建工作,可以增強其歸屬感,提升其主人翁意識,為學校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注入生機與活力。學校黨委倡導黨員以“心連心、手牽手” 的結對子方式開展黨員志愿服務,主動與非事業(yè)編人員加強思想上的溝通、工作中的交流、生活中的關心、政治上的引領、成長中的愛護。非事業(yè)編人員工作技術不成熟,黨員手把手教育培訓;非事業(yè)編人員突發(fā)疾病,黨員進行生活慰問;邀請非事業(yè)編積極分子參加黨的活動等。通過上述活動的開展,非事業(yè)編人員工作隊伍不僅趨于穩(wěn)定,部分人員還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第三,進一步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通過政治上關懷、生活上關心、工作上培養(yǎng),推行“黨員暖心”等服務活動,多渠道、分類別地建立完善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較好地促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特別是為患病黨員捐款、節(jié)假日慰問困難黨員、同離退休支部“1+1”共建、為老黨員需求提供服務等活動,使黨員感受到組織的溫暖。
4.以社會為責—黨員志愿服務進社會
高校具有社會服務的功能,用學科的專業(yè)性保證了優(yōu)質的社會服務水平。 學校通過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個人進社區(qū)、紅色“1+1”、完成重大任務等品牌式的黨員志愿服務,較好地實現(xiàn)了黨組織的社會服務功能。
第一,黨組織和在職黨員進社區(qū)。學校響應 “在職黨員進社區(qū)報到,開展志愿服務”的號召,結合既往社會志愿服務的基礎,通過組織報到及個人報到形式,與右安門街道社區(qū)對接,形成既符合社區(qū)工作需求又與學校醫(yī)科特點相關的社區(qū)健康服務工作思路。學校還設計了一套由多個模塊組成的健康服務講堂課程庫,內容涉及健康養(yǎng)生、疾病預防、治療康復等內容,選取了學科內很有影響力的專家,其中不乏在央視做專題節(jié)目的名人、北京市教學名師、洪堡訪問學者等專家教授。黨員個人報到注重發(fā)揮個人學科特點,主要服務有:慰問訪問孤寡老人;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和傳染病的預防等健康知識宣傳;發(fā)放健康宣傳材料;為老人開展健康體檢和健康指導;指導合理使用健身器材;舉辦中西醫(yī)咨詢及中醫(yī)食療講座;參與婦女兩癌篩查工作等。
第二,深化紅色“1+1”活動效果。紅色“1+1”活動是以學生黨員為主體的志愿服務,服務對象主要是京郊農村以及鄉(xiāng)鎮(zhèn)街道等。學校在組織活動中注重發(fā)揮以下特點:一是服務視角,關注關系國計民生社會發(fā)展的問題,著力從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二是服務內容,注重發(fā)揮自身學科教育背景和學科服務特色,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特長,解決相關社會問題;三是服務組織,該類黨員志愿服務基于黨組織間的工作對接,關系較為牢固,體現(xiàn)服務系列性和長期性。具體工作有 “聆聽心聲,助醫(yī)筑行”服務聽障兒童、“健康對對碰”沙子營村村民血脂控制系列健康服務、“群防群控惠民生” 良鄉(xiāng)拱辰街道血壓控制系列健康服務等,社會反響良好,服務成效顯著。
第三,踴躍參加社會志愿服務活動。學校多名黨員志愿者為社會志愿服務組織的注冊會員,北京宣武醫(yī)院的醫(yī)務工作者和學生黨員利用業(yè)余時間參加醫(yī)院的導醫(yī)工作,并形成品牌效應。在2013年北京園博會、2014年APEC峰會和學校醫(yī)學專業(yè)認證服務保障等重大活動中,都活躍著黨員志愿服務者的身影。
以黨員志愿服務為載體,推進高校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1.要加強學校黨委的引領作用和頂層謀劃
黨員志愿服務決不是黨員單槍匹馬、各自為政所能實現(xiàn)的,更不是日常的黨內活動所能替代的。[3]作為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工作載體,其優(yōu)勢在于黨組織強大的組織功能,鮮明的組織性不容忽視。因此,學校黨委的引領作用和頂層謀劃至關重要。以黨員志愿服務為載體,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工作,學校黨委基于對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內涵的深刻理解和對高校黨建規(guī)律的全面把握,經過認真研究和深入思考,提出具體工作舉措。學校黨委在創(chuàng)新服務載體的理念上、構建服務格局的體制機制上、統(tǒng)籌服務資源的工作運行上、激勵服務效果的評價方式上都作出全面的頂層謀劃,對大力度推進工作起到了決定性的引領作用。
2.要注重工作體制機制的建立完善和有效運行
黨員志愿服務作為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載體,需要有切實可行的體制機制予以保障。學校黨委在《關于建立黨員志愿服務工作機制的決定》中提出建立黨員志愿服務工作機制的整體思路,在工作實踐中完善工作機制。一是指導思想。履行黨章規(guī)定的黨員義務,保持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弘揚雷鋒精神,發(fā)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開展扎實、廣泛、持久、深入的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為密切黨群關系、服務周邊群眾,促進事業(yè)發(fā)展、實現(xiàn)奮斗目標貢獻力量。二是工作形式。黨員志愿服務是學校志愿服務工作的組成部分,黨員志愿者是學校志愿服務的工作骨干。各二級黨組織、基層黨支部要積極組織黨員參加各項志愿服務活動,并將此納入本級黨組織的工作計劃和安排,予以切實的關心、指導和保障,不斷了解校內外志愿服務的需求,積極有序地組織志愿服務活動,定期匯總情況、總結經驗,并將活動項目報給學校黨委組織部備案,由學校黨委組織部負責與學校志愿者協(xié)會、教工志愿者社團積極聯(lián)系、溝通協(xié)調,共同推進學校志愿服務工作有效開展。三是服務項目。分為學科志愿服務類活動、黨建志愿服務類活動、事務性志愿服務類活動、學生工作志愿服務類活動、生活志愿服務類活動、社會志愿服務類活動和其他志愿服務活動等七類。四是督導機制。推行《黨員服務手冊》,修訂《支部工作手冊》,建立了服務記錄機制和服務提示機制,對黨員志愿服務進行督促和規(guī)范。
3.要調動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內在動力和工作活力
黨員志愿服務的主責在基層黨支部,主體是廣大黨員,能否調動基層黨支部的活力和廣大黨員的內在積極性是工作的關鍵。因此,在思想建設和黨員教育中,要把黨性教育作為教育重點,要讓黨支部和黨員充分認識到黨員志愿服務不是一項單純的支部活動和工作任務,而是作為一個基層黨組織所必須具有的組織功能,一個共產黨員所應盡的義務和責任,進一步從信念宗旨、黨性觀念上去提高各基層黨支部和廣大黨員開展和參加黨員志愿服務工作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增強內在動力。另外,黨支部創(chuàng)新項目評選、優(yōu)秀年度主題系列工作評選等平臺也有利于及時發(fā)現(xiàn)、交流、凝練好的經驗和做法。
4.要凝聚群團組織在服務功能上的目標同向和相互配合
以黨員志愿服務為載體,開展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工作,必然會和共青團、學生會、研究生會、社團聯(lián)合會、工會、志愿者協(xié)會、紅十字會等組織的工作和活動產生交集。黨員志愿服務活動不能和這些組織各唱一臺戲、各干各的,而是要通過組織之間相互協(xié)調,建立多組織間的立交橋式的工作聯(lián)動機制,大家為一個共同的目標同心、同向、同行,發(fā)揮不同組織的服務優(yōu)勢,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4]要凸顯黨組織的引領和凝聚作用,黨員志愿服務活動可通過黨建帶團建、黨建帶工建等工作機制與群團組織“1+N”手拉手,凝聚群團組織形成強大服務優(yōu)勢;黨員志愿服務也可依托群團組織的服務平臺,黨組織和黨員從中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從中引領群團組織的各項服務功能得以有效實現(xiàn)。
本文系北京高校黨建研究會2014年度黨建研究課題“以黨員志愿服務為載體的服務型黨支部建設實踐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韓淼.做志愿者[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1:1.
[3]李維意,郭廣偉. 論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員志愿服務長效機制的構建[J]. 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 2011, 21(1): 28-31.
[4]王名.中國民間組織30年[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社,2008:52.
(作者單位:首都醫(yī)科大學黨委組織部,馬誼平系學校黨委副書記)
[責任編輯:卜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