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中段說明文教學的“三部曲”
文/侯坭瑋
摘要:為了讓學生領會說明文的特點和學文方法,我在教學中利用整合,開辟 “說明文”單元;采用不同的前測單,以此把握教學的起點、重難點;學文后,借用思維導圖梳理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說明文;整合;前測;思維導圖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214(2015)09-0014-01
《語文課程標準》明文指出:學會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基本的說明方法。再加之學生進入中段,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自主能力,理應對說明文有一定的了解。通觀小學中段教材,一共有四篇說明文,除一篇在第六冊外,其余三篇都分布在第八冊。為了讓學生對說明文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于是我在中段說明文教學中嘗試采用“三部曲”教學法。
一、用好教材、大膽整合
葉圣陶先生認為:教科書不過是個綱領,是賓,真實的事物才是教學的材料,是主。他提出了“教材是例子”的著名論斷,正如他所說的那樣,“課本只能當工具看,當手段看?!憋@然,我們應該用好教材這個“例子”,讓學生學會閱讀說明文的方法。《語文課標》也指出:教師應努力改進課堂教學,加強教學內容的整合,統(tǒng)籌安排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1、完成模塊之間的整合
我在中段教學中發(fā)現(xiàn):同樣是說明文課文卻被“主題”不同穿插在了不同的單元。在北師大版語文中段教材中一共有四篇說明文,分別是三年級下冊的“可愛的小生靈”主題單元中的《松鼠》,其余三篇在四年級下冊的第四、八、九單元,“手”、“舟船”、“太陽”這三個主題單元中,為了便于學習同類文體,我把這四篇整合在一起,成立一個“說明文”單元,從而達到模塊之間的整合。
2、對單元內的課文進行整合
從北京“玉泉”語文我們可以看出,單元內的課文應該緊緊圍繞單元目標來安排,課文分布可以是:精讀、講讀、略讀、自讀。層次清晰,循序漸進,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課程整合也要求要有層次和梯度。《手上的皮膚》一文要求了解手上的皮膚的特點和功能,把握列數(shù)字、分類別、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太陽》一文把握說明順序,知道課文運用了列數(shù)字、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沙漠之舟》一文感知動物構造和功能的統(tǒng)一關系;《松鼠》一文了解松鼠的一些知識,激發(fā)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于是我把前兩篇定為精讀,第三篇為略讀,《松鼠》一文為自讀。這樣的整合,既體現(xiàn)了梯度,也便于學生循序漸進掌握說明文的學文方法。
二、巧用前測,把握起點
“前測”是指在學校教學過程中,教師在上課前的一段時間內,通過不同的調查方式對學生進行相關知識預備和相關方法的預先測試,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活動,并提出相應的課堂教學策略。開展課堂前測,能夠很好地了解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和已有經驗,這樣才能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選擇適當?shù)那皽y方法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1、細心研讀,精心設計前測
學生學習起點非零,任何學生學習任何知識之前,頭腦里都不是“空”的,都有他們原有的知識、經歷。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前要明確學生已經知道什么,依據學生的學習經驗、認知規(guī)律、認知水平等,確定自己的教學方法。
“說明文”單元雖然是新開辟的,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是零起點。在學《手上的皮膚》一文時,前測單的內容是從手的特點和功能方面來設計;《太陽》一文的前測內容則定為說明方法的識別,通過有梯度的整合,從不同課文側重點不同來設計前測內容有助于把握學情,有效設計教學。
2、根據數(shù)據,把握教學的起點
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告訴我們,學生的發(fā)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fā)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在學習了《手上的皮膚》一文后,學生了解了手上皮膚的特點和功能,熟悉了列數(shù)字、分類別、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在學習《太陽》一文之前,前測單的設計主要是對說明方法的測驗,發(fā)現(xiàn)有87.5%的學生已經掌握了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而能準確判斷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的只有5人,占15.6%,由此我確定本課在學習時,重點學習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根據前測數(shù)據,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調控。這樣避免了枯燥乏味的重復,也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借助導圖,形成體系
達爾文講:“最重要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培養(yǎng)方法意識,關注方法指導,孩子們就會越學越會學,越學越聰明。”于是在學完說明文單元以后,我借助“思維導圖”,以此讓學生梳理學文方法和說明方法。“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fā)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它簡單卻又極其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它的結構類似于大腦神經元網絡分布圖形,往往是從一個點或者一個關鍵詞入手,隨著研究的深入,逐步擴散開來,最后形成一個相互聯(lián)系又不斷延伸的脈絡結構圖。
1、尊重個性,構建思維導圖
教師應該創(chuàng)建一個開放、民主的課堂,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發(fā)展自我。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擁有自己具有優(yōu)勢的智力領域和智力類型,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為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彰顯個性。學完本單元,我尊重個性,讓學生自由構建思維導圖。以“說明文”為核心,以四篇說明文課文為次主題層層分級,構建一個屬于自己的知識網絡,形成系統(tǒng),為后續(xù)學習說明文打下基礎。這樣不同的學生選擇的思維導圖的基本圖形不同,線條各不同,顏色更是五彩繽紛。
2、有效合作,優(yōu)化思維導圖
有效的“合作學習”不但能夠發(fā)揮團隊學習的最大效益,最重要的是它把學習的主動權復歸于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個性的思維導圖畫好后,鼓勵孩子到講臺上對自己創(chuàng)作的思維導圖進行分享、講解,老師和同學共同進行點評分析,取長補短。同時提出新的要求,鼓勵學生向更深、更多的主題層次發(fā)展,通過合作,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思維導圖。
(作者單位:成都七中八一學校)
參考文獻:
都玉茹.《回到常識:探尋課堂教學之真》.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6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