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韓非子選官理論體系的科學性——以漢代察舉制的衰亡合理性為例

2015-10-26 15:03:52朱明強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5年2期
關鍵詞:選官韓非子理論體系

朱明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語言文化學院

韓非子是戰(zhàn)國后期的法家代表,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韓非者,韓之諸公子也,喜刑名法術(shù)之學?!彼姆▽W理論受到了秦王嬴政的推崇,對秦統(tǒng)一中國后乃至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的社會制度建設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其中就包括官員選舉制度。韓非子的選官理論體系可以說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是世襲選官向世俗選官的轉(zhuǎn)變。但是由于秦二世而亡,韓非子的官員選舉理論并沒有受到比較完整的貫徹執(zhí)行和實踐的檢驗。這一套理論體系是否具有科學性呢?漢承秦制,有韓非子理論的影響,創(chuàng)造了獨具特色的察舉制,使得社會由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轉(zhuǎn)變。南北朝時期又淪為九品中正制的附庸,最終走向衰亡,前后歷時三百余年。這使韓非子理論體系的科學性有了受歷史和實踐檢驗的機會。

一、韓非子選官理論體系

韓非子的選官體系首先提出:“治國之臣,效功于國以履位,見能于官以受職,盡力于權(quán)衡以任事?!盵1]也就是說官員的選舉任免要看個人的實際才干,是否有能力勝任其職位,是否對國家有功。只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能當官。那么如何在茫茫人海中選出有真才實學的人呢?韓非子進一步提出:“明主使法擇人,不自舉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能者不可弊,敗者不能飾,譽者不能進,非者弗能退,則群臣之間明辨而易治,故明主讎法則可也?!盵1]這里韓非子突出一個“法”字,可以理解為通過法律、制度等來選擇人才,通過法律制度來衡量一個人的功績,如此就能選出國家需要的人才。意思就是“法”是評判標準,能不能符合“法”是能不能勝任官職的標準?!傲⒎ㄈ∈?,不過如是?!边@與科舉制十分相似。法律考核的條文實際內(nèi)容是要根據(jù)當世的情況來定,畢竟社會的基礎在不斷變化中,不法??桑蠈咏ㄖS著經(jīng)濟基礎的變化而變化,如此才能選出社會發(fā)展需要的治理者。

對于選官制度的制定者,韓非子認為君主和大臣重臣都不能左右這個的制定(也就是孫中山先生提出的“五權(quán)分立”中獨立的考試權(quán))。在古代社會,君權(quán)至高無上,“國家是君主的國家,君主對他的國家享有絕對的統(tǒng)治權(quán)”。[2]可是就算如此,韓非子還是認為君主不能過多干涉其中。這是因為韓非子認為:“夫為人主而身察百官,則日不足,力不給,且上用目,則下飾觀;上用耳,則下飾聲;上用慮,則下繁辭,先王以三者為不足,故舍己能,而困法數(shù),審賞罰?!盵1]封建君主是世襲制,不是所有的君主都是明君,也不是都能做到客觀。君主容易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選官員,國人就會迎合君主的喜好,這樣無法選出社會治理需要的人才,而是投機倒把的小人。正是越王好勇,而民多輕死;楚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死人;恒公好味,易牙蒸其子首而進之。而大臣更是不可以單獨掌握選官的權(quán)利,大臣掌握普通人的晉升之路,大權(quán)在握,容易造成行賄索賄;而且大臣之間結(jié)成朋黨,察舉自己人,迷惑君主,敗壞法律和制度的尊嚴,擾亂了正常的政治生活。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裁判員和運動員不能是同一個人”,應該集眾人的智慧,正所謂“雖有堯之智,而無眾人之助,大功不立”。[1]而科舉制之所以能夠在古代中國存在一千三百年之久就是因為“科舉制標榜公平競爭,及第標準是‘一切以程文定去留’”,[3]用成績說話,君主和大臣也只能尊重客觀事實。

制度的設計應該遵循普適性原則、效率原則、激勵相容原則、和諧性原則等。[4]韓非子的選官理論體系認為:“有智而不以慮,使萬物知其處;有行而不以賢,觀臣下之所困;有勇而不以怒,使群臣盡其武,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賢而有功,去勇而有強?!盵1]這是效率原則和激勵相容原則的體現(xiàn)。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韓非子認為就算是百里奚這樣的奴隸出生的人只要有才也是可以當官的,這就是普適性原則。這一切都是為了做到君主“不窮于智”,“不窮于能”,民安而國治,提高行政效率。

二、漢代的察舉制

察舉制萌芽于“高祖—文景時期。漢重新統(tǒng)一中國后,再建了封建專制政權(quán)。西漢初年選拔人才、委任官吏,以軍功為主。[5]察舉制并不是主要的選官制度。主要是因為漢前期的治理思想是黃老之學,與民生息,并不需要大量的政府機構(gòu)和官員進行治理。另外,當時主要官員和重臣多為何漢高祖劉邦一起打拼天下留下來的功臣及其后代,抑或是漢文帝為代王時期的代國官員,并沒有比較巨大的人才匱乏的現(xiàn)象。當時主要是依據(jù)軍功來授予官職,所以漢文帝時期察舉的人才并沒有全部授予官職,有時只是賞賜財物。察舉制從漢武帝時期才真正興起,也是從漢武帝開始成為一種制度和漢代主要的官員選舉制度。由于當時漢初休養(yǎng)生息并與匈奴和親等,社會安定,經(jīng)濟發(fā)展和人口快速增長,要求增加政府機構(gòu),這需要大量的官員來治理,而且原先的官員素質(zhì)和治理理念已經(jīng)無法滿足社會的需要?!稘h書》記載漢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名臣文武欲盡,詔曰:‘……其令州郡察史民有茂才異等可為將相及絕國者’”。[1]漢武帝以后的西漢皇帝都會不定期要求三輔、太常、內(nèi)郡國、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等察舉人才給朝廷。在漢代前期察舉制為政權(quán)提供了大量的治理人才,如晁錯、董仲舒等有識之士。為漢武帝的霸業(yè)和宣帝中興提供了大量的治世人才,推動了漢王朝走向巔峰。但是當時并沒有形成完整的監(jiān)察體制和考核制度。

到了東漢光武帝時期,開始建立考核制度和完善監(jiān)督體制。對被察舉之人“授試以職”,通過考試來考察被察舉之人,對有薦舉權(quán)的大臣實行責任制。這樣使作假和投機倒把有了一定程度的減少。漢章帝時“令郡國上明經(jīng)者,口十萬以上五人,不滿十萬三人”。[6]順帝陽嘉元年又規(guī)定“孝廉年不滿四十不得舉”被稱為“限年法”。由于對年齡進行了限制受到了極大的反對,這些規(guī)定實行不久就廢除了。另外皇帝即位初年都會要求下詔察舉人才,而且會根據(jù)需要不定期察舉不同的人才。到了東漢后期,由于皇帝年幼即位和短命而亡(自和殤帝始,至漢獻帝,皇帝即位時均為超過十五歲),導致外戚和宦官把持朝廷,察舉制的相關規(guī)定沒有被很好地執(zhí)行,出現(xiàn)了民謠“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漢末三國時期察舉制名存實亡,并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三、二者的比較

通過對韓非子選官理論體系和漢代察舉制的對較,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兩者有共同點,也存在著矛盾沖突。首先察舉制作為一種選官制度是符合韓非子最基礎的要求的,那就是“使法擇人”,這個不同于軍功授爵制,更適用于和平時期治理國家。察舉制前期的作用利大于弊,不僅為寒門子弟提供了一條榮身之路,也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治理人才,注入新鮮的血液,是漢武帝實現(xiàn)其霸業(yè)和宣帝中興的人才保障。可是西漢時期并沒有嚴格的考核制度,這是兩者的一個不同點。這是韓非子選官理論十分重視的一點,因為察舉制中有權(quán)力察舉人才的都是俸祿兩千石以上的權(quán)臣、重臣。這樣的制度設計是有兩個理論前提的:(1)皇帝是賢明的。(2)大臣會大公無私地為國選賢。這兩個前提成立嗎?前面我們就說過韓非子反對皇帝自己選官,因為“夫為人主而身察百官,則日不給,力不足”。而且皇帝的賢明與否對考核的質(zhì)量有很大的決定因素。古代社會的皇帝是世襲制,怎么可能每一代皇帝都賢明?更何況像漢武帝這樣的明君都選出了江充這樣的小人,導致了“巫蠱之禍”,更不用說平庸或昏庸的君主了?!逗鬂h書》在漢安帝永初二年就記載:“間令公卿郡國舉賢良方正,遠求博選,開不諱之路,冀得至謀,以鑒不逮,而所對皆循尚浮言,無卓爾異聞……”[1]越到后期,所選非人,本來是為朝廷提供大量人才的制度,到最后不但沒能成為有才之士的晉升階梯,反而成為無能平庸之輩進入仕途的捷徑。大臣也不都是大公無私。韓非子說:“群臣廢法而行私重,輕公法矣,數(shù)至能人之門,不壹至主之庭,百慮雖具,非所以任國,然則主有人主之名,而實拖于群臣之家也。”“交友過多,外內(nèi)朋黨,雖有大過,其蔽多矣?!盵7]所以到后來朋黨比周,權(quán)權(quán)交易,權(quán)錢交易。《史記·張湯 傳》中記載:“嘗有所薦,其人來謝?!币簿褪钦f察舉制才開始實行弊端就已經(jīng)初顯,更何況后世呢?《漢書》和《后漢書》中這樣的記錄比比皆是。西漢末期的王莽篡漢就是實例。群臣都依附王莽,為其討得一個“安漢候”的美名,又為其篡權(quán)大造聲勢,還一起逼宮。這不是很可笑嗎?也就是“不以功伐課試,而好以名門舉措……可亡也”。[7]這樣就導致西漢的滅亡。

到了東漢時期,社會結(jié)構(gòu)發(fā)生變化,出現(xiàn)了大量的大地主和大家族勢力,這與中小地主、君權(quán)形成矛盾,可是察舉制并沒有與時俱進,依然把察舉權(quán)交給王公貴族,而王公貴族正好是大地主大家族的代表,這必然導致這類人的權(quán)力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后威脅君權(quán),又危害中小地主和普通民眾的利益。所以到東漢末期出現(xiàn)了大量的累世公卿。如《后漢書·楊震列傳》中楊震一家五代公卿,嫡長子繼承爵位,而其他兒子就通過察舉制進入仕途。如曾孫彪:初舉孝廉,州舉茂才?!逗鬂h書·恒榮丁鴻》中也出現(xiàn)四世公卿。這就是韓非子擔心的“今若以譽進能,則臣離上而下比周,若以黨舉官,則民務交而不求于法,故官之失能者,其國亂”。[1]能不稱其任,官員素質(zhì)低下,貪污腐敗和官官相護盛行,先造成朋黨,相互察舉,然后演進為家族勢力尾大不掉的糟糕情況,中小地主無法進入決策層來表達自己的利益述求。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層就是地主階級,而中小地主占其中的絕對多數(shù),這樣一來必然會導致社會矛盾激化,造反盛行,從而導致漢代滅亡。而察舉制也逐漸消亡,為九品中正制所取代,就算到了隋唐也沒能恢復,而是出現(xiàn)了新的選官制度——科舉制。

察舉制考核的標準有孝廉、茂才、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等,這些標準與韓非子的選官理論思想有重合部分也有出入部分。不難看出這些標準都是難以量化的,有些還是虛名。韓非子要求的是有治理社會的真才實干,而統(tǒng)治者不看重這方面,所謂的真才實干也就是日蝕、地震或大旱之后舉薦上來的陰陽異術(shù)之人。兩者對真才實干的理解相差十萬八千里。如漢恒帝時期,有一個叫趙宣的人為了察舉當官,在墓室里為雙親守孝二十多年,鄉(xiāng)邑稱孝而獲察舉??墒窃谶@二十多年里,他居然與人在墓室里生下5個子女,可謂貽笑大方。

另外察舉制的設計并沒有完全體現(xiàn)普適性原則、效率原則、激勵相容原則。東漢后期的限年法對察舉的人進行年齡限制,無論是四十以上,還是五十到七十之間,都是對青年有才之士的排斥,而且古代平均壽命較短,“我國歷代人的平均壽命,夏、商時期不超過18歲,周、秦大約為20歲,漢代22歲,唐代 27歲,宋代30歲,清代33歲,民國時期約為35歲”。[1]這個標準明顯太高了,不符合實際情況。這就違反了普適性原則。關于效率原則是前期表現(xiàn)優(yōu)異,后期差強人意。前期的察舉制為漢初改黃老學說為儒家天下的治國理念斗爭貢獻了大量人才,讓漢朝在百年之內(nèi)不僅驅(qū)除外辱,收復河山,還開疆拓土,實現(xiàn)對新疆的管理,國威遠揚。效率不可謂不高,可是到了后期,不但沒有發(fā)揮作用反而拖了后腿。察舉制導致權(quán)權(quán)交易、權(quán)錢交易,寒門子弟無法進入權(quán)力中心,大家族勢力不斷膨脹,最終危害王朝的統(tǒng)治。韓非子就是批判這樣會導致“朋黨比周,相與一口,惑主敗法,以亂士民,使國家危削,主上勞辱”。[8]后期盡管出現(xiàn)了對所舉非人的追責,但是都是俸祿兩千石以上的重臣,能成為重臣要么是皇帝親近之人,抑或是有大背景的人,想對這兩類人追責談何容易。這樣就是激勵不相容了。

四、結(jié)論

可看出韓非子的選官理論體系具有超越時代的科學性。他對選官制度的思考及可能出現(xiàn)的弊端和危害在幾百年后得到了驗證。首先,他認為依靠法律制度選官是正確的,所以察舉制前期對社會發(fā)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但是察舉制后面的朋黨比周、臣易其主還是惑主敗法也都一一出現(xiàn)了,也預示其衰亡是必然的、合理的。韓非子對選官制度的標準、考核內(nèi)容的劃定、君權(quán)和臣權(quán)的制衡都是超越了時代的理論。從現(xiàn)代制度設計的觀點來看,韓非子的選官理論體系也是科學的,符合制度設計的原則。察舉制與韓非子的選官理論體系出入太大,弊端太多,自身又無法依時而變,克服自身缺陷。最終察舉制走向衰亡也進一步驗證了韓非子對封建社會選官制度思考是經(jīng)得起時代和歷史的檢驗,是具有超越時代的前瞻性和科學性。

[1]韓非.韓非子[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3.

[2]晁岳佩.韓非選官理論淺說[J].山東師大學報:社哲版,1994(1).

[3]劉海峰.科舉制長期存在析論[J].廈門大學報:哲社版,1997(4).

[4]李懷,趙萬里.制度設計應遵循的原則和基本要求[J].經(jīng)濟學家雜志社,2010(4):54.

[5]陳長琦.漢代察舉制略論[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4).

[6](漢)班固,撰.漢書·簡體字本[M].(唐)顏師古,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

[7](南朝·宋)范曄,撰.后漢書[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8]林萬孝.我國歷代人的平均壽命和預期壽命[J].生命與災禍,1996(5).

猜你喜歡
選官韓非子理論體系
《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概論》
魯人徙越
希望不是作秀
南方周末(2020-09-17)2020-09-17 11:19:29
清宮中正殿念經(jīng)處如何選官
紫禁城(2020年2期)2020-05-25 08:02:36
韓非子:察古今之變 倡刑名之學
濫竽充數(shù)
《文心雕龍》理論體系再認識①——兼論“依經(jīng)立義”與《文心雕龍》理論體系之關系
西南學林(2016年2期)2016-11-08 12:16:30
韓非子的“解老”與法治大一統(tǒng)
東方論壇(2015年5期)2015-12-17 09:22:52
漢代水衡都尉初探
淺談內(nèi)經(jīng)氣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及其應用
柞水县| 遵义市| 顺平县| 青河县| 南郑县| 金门县| 罗城| 新泰市| 昌图县| 茶陵县| 肃南| 富锦市| 陆丰市| 定结县| 顺平县| 大石桥市| 恩平市| 衡阳县| 崇仁县| 舟山市| 阿巴嘎旗| 三门县| 榆社县| 合作市| 新蔡县| 五原县| 晋州市| 双峰县| 屯留县| 西宁市| 大丰市| 尼木县| 房产| 梁山县| 昂仁县| 抚远县| 西平县| 沙坪坝区| 玉林市| 内黄县| 定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