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軍
(河南省中醫(yī)藥研究院附屬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小薊飲子聯(lián)合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腎炎血尿的臨床應用與觀察
王愛軍
(河南省中醫(yī)藥研究院附屬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目的 觀察分析小薊飲子聯(lián)合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腎炎血尿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間收治的80例腎炎血尿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n=40)和對照組(n=40),觀察組給予小薊飲子聯(lián)合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對照組給予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觀察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及血尿持續(xù)時間。結果 觀察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及血尿持續(xù)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具有顯著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小薊飲子聯(lián)合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腎炎血尿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小薊飲子;復方丹參注射液;腎炎血尿;臨床應用
本文旨在觀察分析小薊飲子聯(lián)合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腎炎血尿臨床應用效果,以期為臨床提供參考,具體報道如下。
1.1資料:選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間收治的80例腎炎血尿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n=40)和對照組(n=40)。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41.5±2.4)歲。病程7 d~3個月,平均病程(1.5±0.3)個月。其中18例肉眼血尿,22例鏡下血尿。34例伴血補體C3均下降、抗O上升,19例伴高血壓,14例伴少尿、水腫。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19~64歲,平均年齡(40.2±2.3)歲。病程8 d~2.8個月,平均病程(1.3± 0.2)個月。其中19例肉眼血尿,21例鏡下血尿。32例伴血補體C3均下降、抗O上升,18例伴高血壓,12例伴少尿、水腫。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數(shù)量、性別、年齡、病情等)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均給予飲食控制、限制運動、休息、預防感染、利尿降壓處理,給予潘生丁,每天5 mg/kg,3次/天,待水腫消退,肉眼血尿、蛋白尿消失停藥。觀察組給予小薊飲子聯(lián)合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小薊飲子組方:通草5 g,甘草6 g,蒲黃6~9 g,當歸尾6~9 g,淡竹葉6~9 g,炒山梔9 g,藕節(jié)10 g,小薊15 g,生地15 g,滑石15~30 g。血尿明顯者加用白茅根15~30 g,仙鶴草10~15 g。氣虛者加用黃芪15~30 g,太子參12 g。兼血瘀者加用赤芍10 g,丹參10 g。兼熱毒者加連翹10 g,銀花9 g。納差者加用白術10 g,麥芽10 g。每天1劑,水煎至200~300 mL,分早晚2次服。1個療程為30 d。復方丹參注射液0.5~1 mL/kg+100~250 mL 5%葡萄糖液注射液,靜脈滴注,1次/天,1個療程為7 d。根據(jù)病情可再用1個療程。對照組給予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同上)。
1.3觀察項目:觀察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及血尿持續(xù)時間。
1.4療效評估臨床療效:顯效,即鏡檢離心尿紅細胞<3個/HP,計數(shù)<800個/mL。有效,即鏡檢離心尿紅細胞<+ ,計數(shù)下降超過50%。無效,即鏡檢離心尿紅細胞計數(shù)下降不明顯或未有下降;每周進行1次尿常規(guī)檢查,記錄血尿的持續(xù)時間,血尿消失標準為連續(xù)2周尿內紅細胞<3個/HP。血補體C3下降、抗O上升者每月進行1次檢查。
1.5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所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兩組間比較用χ2檢驗,如果P<0.05,表示兩組有顯著性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由表1可見,觀察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具有顯著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2兩組血尿持續(xù)時間比較,見表2。由表2可見,觀察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及血尿持續(xù)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具有顯著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2 兩組血尿持續(xù)時間比較
腎炎血尿是因感染急性鏈球菌后,腎小球基底膜沉積免疫復合物,使補體系統(tǒng)激活,損傷免疫系統(tǒng),增加毛細血管通透性外漏紅細胞所致。中醫(yī)將腎炎血尿歸屬為血淋范疇,下焦蘊結濕熱為其病因。淋證初起,多屬膀胱蘊結濕熱,日久由實轉虛,或者虛實夾雜。小薊飲子為血淋治療的有效方劑,其中通草可降小腸火、清心,甘草可調胃氣、調和諸藥,蒲黃可止血、祛瘀,當歸可養(yǎng)血、血,炒山梔可散三焦之火、清熱,淡竹葉可清肺涼心,藕節(jié)、小薊可涼血、止血、散瘀,生地可養(yǎng)陰、生津、清熱、涼血,滑石可瀉熱、利小便。諸藥合用,可起到化瘀止血、清熱涼血的作用。清熱解毒藥具有抗病毒、抗菌作用,能夠將非特異性的免疫功能激發(fā),對過度炎性反應和抗體及活性免疫細胞產(chǎn)生以及過敏介質釋放進行抑制,清除抗原。丹參可使血液黏稠度降低,對體內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使機體清除自由基能力增強,使免疫功能功效增強,并具有血管擴張,微循環(huán)改善,降低腎臟缺血性損傷,減少巨噬細胞等浸潤的作用[1-3]。本研究顯示,給予小薊飲子聯(lián)合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的觀察組,與給予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的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及血尿持續(xù)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小薊飲子聯(lián)合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腎炎血尿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1] 王俊峰.小薊飲子聯(lián)合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腎炎血尿的療效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3,6(10C):121.
[2] 蘇豐年,王錦膽.中醫(yī)辨證治療血尿例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夜),2011,36(33):296-297.
[3] 葉莉,梁軍,張志寧,等.寧夏小薊三種提取物降壓活性成分的篩選[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2,23(3):53-54.
R692
B
1671-8194(2015)24-0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