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 周文姝
摘 要:該文是以二外德語課堂教學為立足點,以工科專業(yè)學生為教學對象,以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為目的,提出在教學中注重導向意識培養(yǎng),從現(xiàn)有的、普遍的和常見的問題下手,從口語糾錯時機、多媒體應用寬度、提升寫作的重視程度、英語與德語之間的遷移效應、測試的多樣化等多角度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改變,引導教學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使教學能夠更好地為學生學習服務。經(jīng)過近兩年的教學實踐證明,二外德語教學的導向意識培養(yǎng)有利于工科專業(yè)學生的德語學習和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德語 工科專業(yè) 導向意識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8(c)-0169-02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Oriented Teaching of German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in Majors of Engineering
Wang Song Zhou Wenshu
(Foreign Studies Colleg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110819,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teaching of German as th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in the Majors of Engineering. Purpose is to meet the practical needs of the students in German learning by developing the students oriented consciousness in teaching. Starting from the common problems which the students mostly meet in German learning, changes of teaching method should be found in aspects like error correction timing in oral practice, more extensive multimedia application, writing, the effect of language transfer and diversified test methods, so that teaching can better service for students and solve their practical problems in life and work. It has been proved in more than two years teaching practice that the students 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could help the students in majors of engineering obviously more to learn German as th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tha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which takes the teacher as the center in class and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Geronan;Engineering majors;Orienfed consciousness;The teaching effect
2015年6月,中國科學院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中心發(fā)布了《中國現(xiàn)代化報告2015》,該報告稱2010年中國工業(yè)經(jīng)濟水平比德國約落后100多年。德國作為世界科技中心,其工業(yè)化水平離不開德國教育和科技的支持。因此,德國留學是許多學生、尤其是工科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去向的熱門選擇。同時,中德文化經(jīng)濟交流的日益擴大,社會對于復合型、外向型的人才需求的不斷加劇,在競爭激烈的環(huán)境下特別是受德國企業(yè)和德國文化的影響,選擇把德語作為第二外語學習的群體日益壯大。
東北大學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的985著名高校,據(jù)統(tǒng)計近幾年選修德語作為第二外語的學生人數(shù)逐年遞增。本文正是以東北大學的二外德語課堂教學為立足點,以工科專業(yè)學生為教學對象,以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為目的,倡導在教學中注重導向意識培養(yǎng),并從問題出發(fā)提出了幾點建議,從口語糾錯時機、多媒體應用寬度、提升寫作的重視程度、英語與德語之間的遷移效應、測試形式的多樣化等多角度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改變,引導教學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試圖為第二外語德語的教學提供一些參考和啟示。
1 工科專業(yè)學生二外德語學習的現(xiàn)狀
對于東北大學的工科專業(yè)學生來說,第二外語選修德語主要是興趣或者專業(yè)及工作意向等原因所致。因為許多學生所學專業(yè)或多或少和德國、或者德語都能產(chǎn)生一定的聯(lián)系。比如自動化專業(yè)、機械工程專業(yè)、工業(yè)設計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等等,而德國的這些專業(yè)代表著世界的最高水平,所以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每年都有德國留學的機會。另一方面,很多學生在從事實驗實踐或者創(chuàng)新研究時,都會以學習德國科技為主,難免接觸德語的文字資料。但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工科專業(yè)的學生在二外德語學習上存在如下的特點:(1)雖然德語語言學習基礎弱,但由于興趣所在,學生會注重閱讀和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而對寫作的重視程度略低,這不符合教學大綱里強調學生需具備“聽、說、讀、寫”的基本要求。(2)作為工科學生,能夠付出較多的時間學習德語,但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積極活躍程度要普遍低于語言類專業(yè)的學生,目前新的教學手段——多媒體已在課堂教學普及,而在德語教學中使用效果不佳,沒有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升多媒體的應用寬度來為教學服務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3)學生口語表述過程中,一旦其發(fā)言被打斷,學生再重新組織語言往往缺少連貫性??谡Z糾錯時機的選擇成為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4)選修德語的二外學習者其第一外語通常是英語,學生在兩種語言差異學習上認識比較模糊,更多的表現(xiàn)為學習遷移的負效應造成對自身學習的干擾。(5)大部分情況下,二外德語的考核仍以筆試為主,這種考核形式單調,缺乏靈動性;同時,易造成學生對德語語句、語段的實際運用能力不夠,無法形成扎實的德語學習基礎,不利于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的需要[1-3]。
2 以學生學習需求為導向的二外德語教學
《大學德語教學大綱》要求:大學德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德語交際能力。那么,在德語教學過程中,既要講授必須的德語理論,也要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廣泛的語言閱讀和語言交際活動,要重視跨文化交際的培養(yǎng)。根據(jù)大綱的這一要求和精神,實施以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為目的的教學導向意識培養(yǎng),既滿足了大學德語教學改革的要求,又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導向即引導的方向,對教學而言,是以學生學習需求為導向。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應該圍繞主體展開,解決學生需求是提升教學水平的關鍵,那么找準問題是實現(xiàn)這一切的前提。任何一項改革如果找不準問題,就沒有針對性,也就失去了重點和方向。本文所倡導的導向意識培養(yǎng),是以東北大學的工科專業(yè)學生為教學對象,從日常教學中現(xiàn)有的、普遍的和常見的問題下手,在二外德語教學中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改變,引導教學解決學生的需求,使教學能夠更好地為學生學習服務[4-7]。
第一,口語糾錯的時機選擇。通常在教學中,無論處于情景表演,還是課堂問答環(huán)節(jié),當學生的口語表述出現(xiàn)問題時,很多教師選擇第一時間糾正。這種方式的優(yōu)點在于,能使學生在特定場景中優(yōu)化語言的使用,而且針對性強,記憶深刻,不易遺漏。但調查發(fā)現(xiàn),工科專業(yè)的學生被打斷時存在再次表達困難狀態(tài)。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不希望自己被中途打斷,因為往往會造成學生的情緒緊張,同時由于學生的思維被打斷,不利于其語言表達的連貫性,這些也就不利于課堂語言教學。因此,建議在課堂教學中采用集中講評來進行口語錯誤的糾正。對于學生的表達錯誤,教師不必每錯必糾,允許學生的德語學習有一個從流利向精確過渡的過程。一旦教師每錯必糾,反復地打斷學生的表達,就會使學生失去興趣和信心,甚至不敢開口。當然,這項要求加大了教師教學的難度,也需要教師對待反饋過程中的糾錯要持慎重態(tài)度。
第二,多媒體的應用寬度[8]。受傳統(tǒng)授課方式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在德語教學過程中,還是以黑板、粉筆和課本為主,輔助選擇多媒體和電子課件的授課方式,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其實,使用多媒體教學的原因是一方面省去了不少板書的時間;另一方面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給學生許多與教學相關的周邊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了課堂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工科專業(yè)的學生在二外德語課堂上的積極活躍程度要低于語言類專業(yè)的學生,所以應利用現(xiàn)有教學資源,加大多媒體應用寬度,來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在實際課堂教學時,建議結合課文,給學生放映相關的圖片和德語音樂,利用網(wǎng)絡實時播放德語新聞和節(jié)目,糾音時播放學生自身情景表演的視頻,從多種感官和多角度刺激的方式,加深學生的印象。這些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課程的理解,而且能夠提高學生對德語和德國文化學習的濃厚興趣。當然,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寬度,也不是拋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而是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獨特優(yōu)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第三,提升寫作的重視程度。在工科專業(yè)學生的課堂教學中,除強調語法教學外,學生往往注重閱讀和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對寫作的重視程度略低。在《大學德語教學大綱》提到,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和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而學生往往從實際應用出發(fā),覺得必須學閱讀和好口語,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作為語言學習基本能力之一的寫作能力。其實,目前用人單位對德語應用文的撰寫能力越來越重視,成為考核聘人的指標之一。因此,從實用角度出發(fā),在課堂練習中強調和重視應用文寫作能力的鍛煉和培養(yǎng),如學習生活中常用的信件、請假條、課堂記錄以及會議記錄等??傊ㄟ^寫作,可以使德語知識得到不斷鞏固和內(nèi)在化,有利于學習德語技能的全面發(fā)展。
第四,英語與德語的比較遷移[9]。二外選擇德語的同學通常第一外語為英語。而德語和英語同屬日耳曼語系,因此,兩種語言無論從語音上、詞匯上、還是語法上都具有很強的可比性和借鑒性。很多學生往往忽略了這一點,不能夠有效的對這兩種語言進行對比,只注意了一些細枝末節(jié)而忽視了知識的整體性,不能認清事物的全貌和整體關系,從而很難有效的利用學習的正遷移來幫助自己解決學習中的一些困難。其實,在語感、閱讀理解能力上,德語和英語是相互促進,融會貫通的;英語中許多詞匯的拼寫和德語很相近,便于記憶;許多詞匯和英語表達很相近,可以德英結合起來記憶學習,便于理解等等。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把德語、英語進行對比,認識到兩種語言的相似性,能夠積極的利用語言的正遷移效應來求同存異,最大限度的降低負遷移效應對于語言學習的干擾和影響,從而促進和提高學生的德語水平。
第五,測試形式的多樣化。對于工科專業(yè)的學生而言,第二外語通常都是選修課,考核方式一般以考查為主。在現(xiàn)有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強調學生的素質教育,注重能力考查,而不再把德語簡單地視為知識講授給學生,學生僅僅被動地學習和記憶詞匯、語法、句型等知識,這樣很容易在考試后把知識還給老師。應引導學生把德語學習當作一種技能學習,除了在課堂上增加學生的平時考核外,在期終考試的試卷中應適當調整主觀題所占比例;或者把考核分為兩部分,期終測試為一部分,主要是以筆試的形式考查課堂教師講授的理論知識,另一部分在學期中進行,擬一些題目或者方向讓學生自由選擇,撰寫一篇論文或報告;或者嘗試改變考核形式,在成績評定中添加“開放的部分”,即對學生自學能力的考查、平時表現(xiàn)的考查、實踐表現(xiàn)的考查;或者為學生提供一些參加德語實踐的機會,把這些作為成績的一部分,和卷面成績共同得出總成績,改變以往單純的詞匯、語法知識點的考查。這些手段都能有效的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提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達到了較為合理的學習效果。
3 結語
以學生學習需求為導向的二外德語教學,根據(jù)近幾年東北大學工科專業(yè)學生的教學實踐反饋,其有利于學生的語言學習,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解決了以往學習過程中學生存在的困擾,夯實了學生的德語學習基礎,提升了德語的綜合運用能力,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同時,加深了學生對德國文化的了解,為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打下良好的基礎。而德語教學的導向意識培養(yǎng)也有利于德語教學的特色創(chuàng)新建設,符合培養(yǎng)工科專業(yè)的復合型應用人才需求。因此,作為教師,應緊緊以教學大綱為根本,針對工科專業(yè)二外德語教學的特點,善于發(fā)揮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從學生問題出發(fā),以解決學生學習需求為目的,從現(xiàn)有的、普遍的和常見的問題下手,積極思考,善于改變,從而努力改善和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林燕,黃文龍.理工科院校英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0(651):120-122.
[2] 王曉敏.工科院校英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現(xiàn)狀及其對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25(10):117-118.
[3] 賈勤,魯修紅.地方理工科院校英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現(xiàn)狀調查[J].湖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13(6):147-150.
[4] 葉慧君,王鵬.英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中母語文化教學的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0,12(9):117-120.
[5] 王向陽.理工科院校二外德語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
[6] 王金陽.小組討論方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11,13(6):36-37.
[7] 李清華.非德語專業(yè)德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12,25(2):109-112.
[8] 岳彥青.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德語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22(2):105-108.
[9] 翟永庚,趙志勇.德英對比在德語教學中的應用[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7(5):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