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南
教學中常常有這樣的現象:某一類型的題目講了多遍,也練過多次,可是學生還是反復地出錯。此時,大多數教師的應對方法是精講精練,讓學生在實戰(zhàn)中積累解題經驗。然而,即便如此,部分學生仍不能從本質上理解題目的內涵,掌握解題的方法和策略。深入分析上述現象,學生之所以出錯,是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理解數學問題的內涵,未能從本質上分析數學問題。那么,教師如何引導學生讓知識和方法“生根”,讓“數學思維的腳印”踏得更深呢?
其實,在解決許多陌生或復雜的問題時,人們往往不急于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路徑,而是向后退一退,回到問題情境的初始狀態(tài),這樣就更容易發(fā)現和理解問題的本質,尋獲解決問題的突破點。
一、 動手操作,親歷實踐中尋獲數學規(guī)律
在五年級上冊的期末測試中,有這樣一道題:王大爺用12米長的柵欄靠墻圍成一個長方形羊圈(如圖1),如果每條邊的長都取整米數,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所圍的長方形面積最大是多少?
從測試數據的分析來看,參加測試的所有學生中,本題得滿分的占總人數的32.1%,全錯的占總人數的48.3%。而錯誤的原因在于,許多學生未注意到條件中的“一面靠墻”,直接將12米當成長方形周長,除以2后列舉長和寬。事實上,這道習題曾在課后練習和單元測試卷中都出現過,這樣看來,做過兩次后學生再次遇到仍未能正確地分析和解答,說明這些同學并沒有真正理解問題情境的含義,未能真正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羅杰斯說:“真正能夠影響一個人的行為的知識,只能是他自己親身經歷并加以同化的知識,凡是可以教給別人的結果性知識相對來說都用處不大?!蹦敲?,如何引領學生回到原點,從本質上理解問題情境,進而避免認知上的偏差和失誤呢?筆者在展開“圍籬笆問題”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真正理解問題情境,設計了讓學生“用火柴棒圍長方形”的操作活動,先讓學生用12根火柴棒圍長方形,發(fā)現圍長方形時要先求出長和寬的和,再依次列舉。在教學“一面靠墻圍長方形”時,再次讓學生用火柴棒擺,并引導學生思考和比較:①一面靠墻圍籬笆,先要確定哪條邊?為什么?②共有幾種圍法,你是怎樣有序地圍的?③比較“直接用籬笆圍長方形”和“一面靠墻圍長方形”,你覺得在解題思路上有怎樣的不同?通過操作、思考、比較和交流,學生發(fā)現:“一面靠墻圍長方形”必須先確定“需要圍兩條邊的其中一條”,從1米想起,依次列舉。如果先確定“只需要一條邊”的那條邊,另一邊就會出現小數,列舉起來不方便。兩題的不同之處在于,前者12米是長方形的周長,而后者12米是一條邊加另兩邊的長度和。
顯然,基于學生動手實踐的數學學習,讓學生對“如何圍長方形”有了更豐富的活動經驗和更深入的理解。同時,值得一提的是,我們要避免讓操作活動淪為“表層的動手操作”,而應引導學生在操作中展開數學思考、比較和發(fā)現,獲得“用籬笆圍長方形”的活動經驗,在活動中感悟和體驗,進而尋獲深刻的、富有意義的內在規(guī)律。
二、 構畫草圖,數形結合中理解數學本質
畫圖作為學生數學學習的基本策略,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題意,解決問題,還可以借助畫圖,回到問題情境的初始狀態(tài),讓學生在數與形的結合中直抵數學問題情境的“內核”,洞察數學本質。而在數學教學中,許多教師往往習慣于引導學生進行抽象的數學思考,而忽視畫圖這一基本策略的存在,如果這樣,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有的學生面對陌生問題情境時會束手無策了。如學習“公倍數和公因數”后,學生遇到如下的題目,內心世界就開始糾結萬分,無從下手了。
把一張長24厘米、寬18厘米的長方形紙剪成邊長是整厘米且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紙沒有剩余。最多可以剪多少個,最少呢?
學生之所以難以找到解題的突破口,在于學生在解決“公倍數與公因數”的實際問題時,習慣于從題目中的“最大”或“最小”來確定要找的是最大公因數還是最小公倍數,而此題中,同一問題情境中既要求“最多剪多少個”,又要求“最少剪多少個”,學生就感到為難了。
與題目中抽象數量關系的理解相比,構畫草圖有其獨特的優(yōu)越性,以“數學圖像”勾勒出“智力圖像”,讓思維不再抽象,而是具體可視。教學中,我們不妨引導學生放慢思維的腳步,根據題意構畫草圖(圖2),結合草圖來思考小正方形的邊長與長方形的長、寬分別有怎樣的關系?也就是長方形長與寬的公因數;進而再來思考:最多可以剪多少個,選怎樣的公因數? 最少剪多少個,選怎樣的公因數?
事實上,畫圖作為一種基本的數學分析方法,教師應重視學生畫圖習慣的養(yǎng)成和內化,要使之成為學生分析問題時自發(fā)的意識和習慣。蘇教版教材四年級下冊也特意安排了“畫圖策略”的教學,引導學生用畫線段圖、平面圖等方法理解題意、解決問題。然而,學生在面對難以理解的問題時,往往沒有自覺構畫草圖的意識,或者覺得無從畫起。顯然,這與教師的教學行為有關,學生習慣于在題目要求畫圖時才畫圖,不要求畫圖就不畫圖。因而,教師更需加強對學生具體的畫圖方法的指導和實踐,引導學生在運用畫圖策略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自發(fā)的畫圖習慣和意識。
三、 尋根究源,簡約建構中提煉數學思想
著名數學教育家米山國藏說:“我們走向社會后, 能夠留在我們腦海深處的是數學的思維、數學的方法以及數學的思想?!币蚨跀祵W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結合具體內容的教學滲透數學思想方法,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內容,更好地感受數學的精神和精髓,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世界,學會數學地思維。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仍習慣于就事論事,難以擺脫具體問題情境的束縛,缺乏以數學思想方法統(tǒng)領教學的基本理念。如在教學“間隔規(guī)律”時,許多教師往往只注重“找”規(guī)律,即出示情境圖讓學生先認識情境圖中的一一間隔現象(夾子與手帕、兔子與蘑菇等),并讓學生在表格中填寫相關物品的個數,探究發(fā)現 “兩端物體相同時,兩端物體會比中間物體多1個”“兩端物體不同時,兩種物體一樣多”的規(guī)律。
顯然,這樣的探究是膚淺的。教師未能從間隔規(guī)律中挖掘其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一一對應思想),導致教學中的“看圖說話”,規(guī)律探究未能發(fā)揮其應有的教學價值。特級教師周衛(wèi)東在教學本課時,首先讓學生觀察兩組圖形的排列,在比較中感受并體會了什么是“一一間隔”現象;接著讓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一一間隔”的排列,并開展“站隊”游戲,讓男生女生按性別“一一間隔”站好隊;游戲過后,周老師對同學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不同的數據進行整理、分類,從而體會“一一間隔”的兩種情況:一一對應,兩種圖形一樣多;一一對應后還多出一個。這樣,通過挖掘間隔規(guī)律中的一一對應思想,讓學生進行意義建構,獲得對規(guī)律本質的深入而透徹的理解。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蘊含數學思想的教學內容還有很多,如假設策略中的數學模型思想,平均數、中位數中所蘊含的統(tǒng)計思想,正反比例關系圖像中的數形結合思想等。回到原點,以數學思想來統(tǒng)領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可以促進學生對數學本質的理解,對數學知識進行簡約構建,進而獲得有利于自身全面發(fā)展的數學素養(yǎng)。
四、 原型再現,釋疑解惑中感悟數學方法
在“公因數和公倍數”的課后練習中,有這樣一道題:
小華的爸爸上5天班休息一天,媽媽上3天班休息一天。如果小華的爸爸、媽媽3月10日同時在家休息,那么下一次同時在家休息是幾月幾日?
學生在解答此題時,絕大多數學生能直接求出5和3的最小公倍數15,然后用3月10日加15天得到3月25日。顯然,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題目的含義,而如果直接告訴學生“爸爸上5天班休息一天”就是“每6天休息一次”,學生還是會感到難以理解,即使接受教師的看法也只是“被動地接受”,并非真正地理解其中的數理關系。
那么,怎樣讓學生真正地理解“爸爸上5天班休息一天”的含義呢?筆者啟發(fā)學生:你們知道 “爸爸上5天班休息一天”到底是什么意思嗎?可以借助什么來幫助我們理解呢?學生說這個問題和日歷有關,于是畫出3月的日歷,再在日歷上把爸爸、媽媽休息的日子分別找出來,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如圖3)
教師在學生面對復雜疑難問題糾結、茫然時,不妨退一退,回到問題情境的初始狀態(tài),這樣學生就更容易清晰地認識問題的本來面目,獲得最為原始但又最為深刻的認識和理解。當然,我們不能僅僅滿足于解決問題,還應對問題解決的過程作進一步的思考:你現在理解了“爸爸上5天班休息一天” “媽媽上3天班休息一天”這兩句話了嗎?經過的天數還可以怎樣求得呢?回到原點,同時在問題的思考中走向深刻,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得以提升,對數學方法的掌握也更為牢固。
【責任編輯:陳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