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靜
摘要:目的:減輕患兒痛苦,保證輸液順利完成,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方法: 選取2014.8月—2015.6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腦癱患兒60例,年齡0—3歲,男孩40例,女孩20例,全部病例所滴注藥物為腦神經營養(yǎng)藥物,無刺激性,輸液器選用山東威高集團生產的輸液器,生產批號:20100031。輸液敷貼選用3L敷貼固定,選擇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專業(yè)兒科護士2名執(zhí)行靜脈輸液操作。結果:頭部靜脈輸液效果明顯好于四肢靜脈,頭部靜脈中又以額靜脈輸液療效最佳。結論:選擇合適的穿刺部位與體位,照拂患兒情緒,家屬的合理制動配合都對穿刺成功及獲得良好療效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腦癱;手足徐動型;靜脈穿刺
小兒靜脈穿刺是兒科疾病治療和搶救中的一種常見的治療方法,也是護理操作的一項基本功[1]。在臨床工作中,常??吹届o脈穿刺時,因小兒不予配合,使靜脈穿刺成功率大大降低。尤其是腦癱患兒的不隨意運動更是增加了穿刺的難度,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在給腦癱患兒進行靜脈穿刺時合理選擇穿刺部位,選擇患兒合適體位對順利完成輸液從而更好地達到治療效果是必不可少的。
1.研究對象
選取2014.8月—2015.6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腦癱患兒60例,年齡0—3歲,男孩40例,女孩20例,全部病例所滴注藥物均為腦神經營養(yǎng)藥物,無刺激性,輸液器全部選用山東威高集團生產的輸液器,輸液敷貼選用3L敷貼固定。選擇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專業(yè)兒科護士2名執(zhí)行靜脈輸液操作。
2.護理干預
2.1 小兒靜脈輸液的常規(guī)操作
根據《兒科護理學》小兒靜脈輸液的常規(guī)操作[2]:備齊操作用物,評估操作環(huán)境,排凈輸液器內空氣,助手協(xié)助固定患兒體位,根據穿刺部位選擇仰臥位或者側臥位,常規(guī)消毒,操作者右手持針柄以5~15度角沿靜脈走向向心方向刺入血管,見回血后再平行進針少許,固定針柄,打開調節(jié)器,用4條敷貼固定。調節(jié)滴速為36滴/min。
2.2 穿刺部位的選擇
根據病情,靜脈血管分布情況,彈性情況選擇穿刺部位。頭部靜脈:常選用額前正中靜脈、額淺靜脈、兩側顳淺靜脈及耳后靜脈。四肢靜脈:手背靜脈,足背靜脈。
3.結果
將60名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各30人分別選擇頭部靜脈和四肢靜脈進行穿刺,結果如下表:
頭部靜脈與四肢靜脈兩種穿刺部位的比較(n=60)
兩種比較P<0.05,差別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頭部靜脈輸液效果明顯好于四肢靜脈,頭部靜脈中又以額靜脈輸液療效最佳。
4.討論
4.1 手足徐動型腦癱患兒穿刺部位的選擇
手足徐動型腦癱患兒是以不隨意運動為主要的臨床特征,不隨意運動在四肢,尤以上肢為重[3]。因此此型患兒靜脈穿刺應首選頭部靜脈。
頭部靜脈優(yōu)于四肢靜脈且療效佳。手足徐動型腦癱患兒頭部肌肉薄弱,痙攣程度低,靜脈清晰表淺,易于固定[4]。因此宜選用頭部靜脈穿刺。在頭部額靜脈、兩側顳淺靜脈以及耳后靜脈的選擇上,由于手足徐動型腦癱患兒存在非對稱姿勢、ATNR姿勢、豎頭不穩(wěn)等異常姿勢,當患兒緊張頭偏向一側時可造成顳淺靜脈和耳后靜脈穿刺處藥液滲漏,影響靜脈輸液療效;頭部額靜脈穿刺利于家長抱扶,穿刺成功率較高,因此應首選頭部額靜脈進行穿刺。另,四肢靜脈穿刺可能誘發(fā)異常姿勢。四肢靜脈穿刺易刺激引發(fā)患兒不良情緒,使四肢肌張力增高。穿刺局部肌肉痙攣,手部和足部靜脈管壁因受牽拉而變形、變薄,進而導致靜脈管腔扭曲、縮小,影響穿刺成功率并減緩輸液速度。因此,此型患兒應慎重選擇手背和足背靜脈穿刺。
4.2 手足徐動型腦癱患兒靜脈穿刺的體位配合
按常規(guī)操作行靜脈輸液時,硬性扶持軀干或拉直手部和足部等處關節(jié)會導致患兒的肌張力增高,加重異常姿勢,影響靜脈輸液療效,因此應注意體位配合。
4.2.1 頭部靜脈穿刺體位
頭部靜脈穿刺時可取仰臥位、側臥位或抱坐位,固定患兒頭部和四肢,穿刺成功后,讓家屬抱起患兒并取舒適的體位。頭部靜脈輸液時針對頭背屈、肩胛帶內收等異常姿勢的患兒,采用頭部控制法:在患兒頭下墊枕,使其頸部向前屈曲,助手用前臂控制患兒肩部,抑制肩胛帶內收姿勢,使肩部放平,雙手控制患兒頭部,再由操作者進行穿刺;針對頭部偏向一側、呈非對稱姿勢的患兒,可將患兒抱在懷中,使患兒呈全身屈曲、雙上肢對稱姿勢,固定患兒頭部后再進行穿刺。
4.2.2 四肢靜脈穿刺體位
四肢靜脈可取坐位或臥位。四肢靜脈輸液時針對出現四肢不隨意運動的患兒,可固定患兒的肘關節(jié)及手臂,以控制手的不隨意運動;固定患兒膝關節(jié),控制足的不隨意運動,拉伸足部,繃緊靜脈周圍皮膚以配合穿刺。在穿刺成功后,應固定患兒穿刺部位的臨近關節(jié),以防止不隨意運動造成液體滲出。
4.3 情緒安撫
利用色彩、語言、音樂、玩具等吸引患兒注意力,并及時給予患兒鼓勵。穩(wěn)定患兒情緒,減輕肌肉痙攣,降低肌張力,通過濕熱敷等方法增加血管彈性。另一方面還要做好家長的指導工作[5],提高家長在輸液時看護患兒的能力,保持最佳的輸液看護體位,告知家長應維持患兒姿勢穩(wěn)定,避免不隨意運動,以減少因家長因素導致的重輸現象。
4.4 縮短靜脈穿刺時間
作為一名兒科護士操作者應具有熟練的不但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還必須有過硬的護理技術,才能贏得患兒及家長的信賴。在進行輸液時應簡化操作流程,在靜脈選擇、靜脈穿刺及固定環(huán)節(jié)加快操作速度,縮短整體穿刺時間,以緩解患兒肢體緊張型痙攣,促進輸液順利進行。
5 小結
手足徐動型腦癱患兒進行靜脈輸液,應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在穿刺部位的選擇上,首選頭部靜脈進行穿刺,其次選擇手部和足部的靜脈。操作者和助手應熟悉患兒的關節(jié)活動范圍、肌張力狀況和如何控制患兒的非對稱姿勢,以采取最合適的輸液體位[6]。在穿刺過程中應使用各種方式吸引患兒的注意力,以緩解其對靜脈輸液的恐懼心理。并告知家長制動輸液部位臨近關節(jié),維持患兒輸液體位,以保證輸液順利完成,到達最佳療效。
參考文獻:
[1]楊桂蓮,李桂清.小兒靜脈穿刺一次成功的護理體會[J].山東醫(yī)藥,2009.
[2]崔炎.兒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
[3]李樹春.小兒腦性癱瘓[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4]蘭厚萍.肥胖患兒頭皮靜脈穿刺的體會[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9,25(5):771—772
[5]陳文芳,薛堅,李玉秀.腦性癱瘓患兒靜脈輸液的難點分析及改進措施[J].護理管理雜志,2007,7(3):39—44
[6]陳雨,周啟慧,趙晶.等.不隨意運動型腦癱患兒靜脈輸液穿刺部位的選擇及效果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9):1479—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