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寧
摘要:目的: 探討舒適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OPD)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80例,按照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兩組,其中40例患者僅接受常規(guī)護理,作為對照組,40例患者采用舒適護理方式進行護理,作為觀察組,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肺功能和生活質量,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肺功能明顯優(yōu)于護理前,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SF-36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 舒適護理可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療效果,對于提高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舒適護理;慢性阻塞性肺??;療效
近些年來隨著環(huán)境污染的加劇,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遞增的趨勢。慢性阻塞性肺?。–OPD)作為臨床上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1],其臨床特征為患者的呼吸氣流受限,尤其該病處于急性加重期時,可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后期常導致患者因出現(xiàn)呼吸衰竭或肺源性心臟病而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有效的進行COPD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2]。優(yōu)質的臨床護理對于提高COPD患者的治療效果具有積極作用,基于此,筆者采用舒適護理方式進行了COPD患者護理相關研究,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71.3±7.8歲,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80例患者按照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兩組,其中40例患者僅接受常規(guī)護理,作為對照組,40例患者采用舒適護理方式進行護理,作為觀察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均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臨床護理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舒適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即① 健康教育:護理人員依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因人而異的制定合理的教育計劃,向患者及患者家屬講授COPD的臨床基礎知識,耐心向患者講授COPD的疾病特點、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使患者養(yǎng)成自我保護意識,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讓患者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3];② 環(huán)境護理 護理人員對住院病房進行科學布置,盡量保證病房環(huán)境的安靜、整潔,減少噪音、光線等不良刺激,使患者的心情保持舒緩、平靜的狀態(tài),讓患者盡快的熟悉病房的住院環(huán)境,減少患者對醫(yī)院的陌生感;③ 心理疏導 護理人員平時應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主動聆聽患者的傾訴,并通過患者的傾訴對其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4],制定合理化的心理疏導方案,護理人員應熱情、和藹的解答患者治療過程中提出的疑問,讓患者感受到醫(yī)院的“人文關懷”,增強患者堅持治療的信心;④ 臥位護理 護理人員應采用半坐位或側臥位進行臨床護理,以避免因體位不合理造成患者肺部潮氣量和肺活量的降低;⑤ 呼吸道護理 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心率和呼吸進行觀察,并對痰阻塞情況進行評估,若患者難以將痰液咳出,則使用霧化吸入法進行治療,霧化吸入治療后,通過協(xié)助患者進行翻身,借助外力將痰液排出,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暢;⑥ 輸液護理 COPD患者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進行維持治療,反復的靜脈穿刺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一系列不良反應[5],影響患者治療的依從性,護理人員可采用BD靜脈留置針進行輸液,以避免反復對患者進行靜脈穿刺[6];⑦ 飲食護理 COPD患者由于發(fā)熱、感染和呼吸功能障礙易導致患者消耗大量的能力,免疫力也隨之下降,因此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飲食以“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為主,補充能量供給。
1.2.2觀察指標 以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和生活質量作為觀察指標,其中肺功能考察FEV1/FVC%和FEV1,生活質量采用SF-36量表進行評價。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3.0軟件包對兩組患者的觀察指標結果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α=0.05
2.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通氣功能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肺功能均優(yōu)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肺功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通氣功能的比較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通氣功能比較
注:* 與治療前比較,P<0.05;△ 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F-36評分無顯著性差異,護理后兩組患者的SF-36評分均優(yōu)于護理前,且觀察組患者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F-36評分比較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F-36評分比較
注:* 與對照組比較,P<0.05;△ 與護理前比較,P<0.05。
3.討論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傳統(tǒng)的“以治療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已無法滿足人們對臨床服務質量的要求[7],從而造成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率逐年遞增。舒適護理服務即是通過讓護理人員強化“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給予患者全程化、無隙化護理服務,讓患者切身感受到醫(yī)院的“人文關懷”,從而有效的改善護患關系,避免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提高護理工作質量[8]。本次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肺功能和生活質量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說明舒適護理可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療效果,對于提高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朱志濤.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結核的臨床特點及診治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1):164-165.
[2] 符麗娜.舒適護理對慢阻肺患者的應用及療效觀察[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2,(11):53-54.
[3] 谷力榮. 舒適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整體護理中的應用[J]. 河北醫(yī)藥,2014,36(11):1748-1749.
[4] 漆璐, 雷春璞. 舒適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8):25-27.
[5] 潘顯玉.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康復依從性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3, 11 (12):97-98.
[6] 宋文杰.綜合護理干預在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3. 12(11):163-164.
[7]姚美芳.綜合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 9 (19) : 219-220.
[8]尚茜,鄭美瓊,孫亮.慢阻肺護理管理的探討[J].中國 實用醫(yī)藥,2015,10 (4):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