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瓊+曾婧+蔚建鵬
摘要 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在西華師范大學隨機抽取237名免費師范生進行施測,調(diào)查研究免費師范生的主觀幸福感,探討社會支持、積極情緒、消極情緒、社會滿意度和主觀幸福感的關系以及提升主觀幸福感的策略。
關鍵詞 免費師范生 主觀幸福感 干預對策
中圖分類號:G65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8.081
Free Normal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Its
Intervention Countermeasures
HU Qiuqiong[1], ZENGJing[2], YU Jianpeng[2]
([1] Institute of educ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2] Counseling Center,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Abstract Use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a random sample of Xihua Normal University 237 free normal measurement,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for free to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social support, positive emotion, negative emotion and social satisfac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improve the strategy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Key words free normal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intervention countermeasures
概述
2007年,國務院決定在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學生在校期間,學費、住宿費全免,畢業(yè)后必須到當?shù)刂行W任教10年以上,有編有崗。教師的主觀幸福感會對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主觀幸福感是衡量個體生活質(zhì)量的重要的生活質(zhì)量指標。Diener等的快樂論生活滿意度的認知3部分組成。正性情感主要指快樂、高興、愉悅、生活有價值感等;負性情感主要指悲傷、痛苦、不安、絕望感、認為生活沒有意義等。因此,本文主要探討影響免費師范生主觀幸福感的因素及其干預措施。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在西華師范大學隨機抽取250名免費師范生作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共發(fā)放250份問卷,收回242份問卷,剔除5份無效問卷,得到237份有效問卷,有效率為94.8%。其中,男生80人,女生157人;文科109人,理科128人。
1.2 研究工具
(1)主觀幸福感量表。是由Diener等人在1985年編制的。該量表共19題,每題均采用7點計分。該量表包括整體生活滿意度(問卷二)、積極情感(問卷三1、3、4、7、8、9)和消極情感 (問卷三2、5、6、10、11、12、13、14)三個維度。(2)社會支持評定量表。是肖水源在1987年編制的。該量表由10個條目組成,包括客觀支持3條(問卷四2,6,7),主觀支持4條(問卷四1,3,4,5),和支持利用度3條(問卷四8,9,10)三個維度。該量表除6、7題外,均采用四點計分。研究表明,該量表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三個維度重測總分一致性系數(shù)為0.92,各條目的內(nèi)部一致性在 0.89-0.94之間。(3)統(tǒng)計方法。應用SPSS17.0對問卷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包括對數(shù)據(jù)進行相關分析等。
2結果和分析
由表1可知:(1)積極情緒與生活滿意度、社會支持和主觀幸福感都呈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分別是0.455、0.405和0.768。(2)消極情緒與生活滿意度、社會支持和主觀幸福感呈負相關,相關系數(shù)分別是0.291、0.342和0.634。(3)生活滿意度與社會支持、主觀幸福感呈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分別是0.417、0.826。(4)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呈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是0.520。
3 討論及因素分析
研究結果表明,免費師范生的主觀幸福感最高分為10.80,最低分為-1.83,平均數(shù)5.2673,標準差2.261,所以免費師范生的主觀幸福感處于中等水平狀態(tài)。此研究發(fā)現(xiàn),他們的主觀幸福感與他們在生活中產(chǎn)生的積極情緒、消極情緒、生活滿意度以及社會支持有關系。當在生活中積極情緒較多、生活比較滿意以及得到社會支持時,他們的幸福感增高,而消極情緒較多時,幸福感會降低。
3.1 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的關系
我們對生活的滿意度越高,體驗到的主觀幸福感就越強烈。生活滿意度是指個體基于自身設定的標準對生活質(zhì)量做出的主觀評價。張興貴等人通過研究并結合我國具體國情指出生活滿意度主要分為6個方面。第一,家庭滿意度,對自己出身的家庭是否滿意,包括家庭的經(jīng)濟條件、和諧度、子女的多少等。第二,友誼滿意度,對自己和對他人的人際知覺。大學生處于剛成人階段,他們對自己的認識往往是通過朋友反映得來的,不全面的、狹隘的。研究發(fā)現(xiàn),當對他人的關系感到滿意時,體會到更多的積極情緒,對生活的滿意度較高。第三,學校滿意度,包括學校的學習設施、生活設施、休閑設施、課程安排和專業(yè)安排、教師及其教育方式等。若對學校的某方面不滿意,將會對學校產(chǎn)生厭惡,以致影響到學習和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影響我們對生活的滿意度的總體評價。第四,學業(yè)滿意度,對自己目前的學習成績以及學業(yè)成就的滿意度。大學生雖然扮演著很多的社會角色,但對于他們來說,最主要的角色還是學生,任務還是學習。所以,對自己學習成績和學業(yè)成就的評價將會影響他們對作為一個學生的認知評價。特別是對于成就動機較強的學生來說,學習成績與學業(yè)成就 越好,體驗到的主觀幸福感就越強。第五、自由滿意度,對個人的狀況的感知,如對自己處事能力的認識,其他方面能力的認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