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亞萍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壇丘小學,江蘇 蘇州 215227)
表揚和欣賞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表揚有上級對下級的成分,教師在表揚學生時,可以說并不是在同一個等級上的,教師仍然是高高在上的,表揚猶如很甜的糖,吃多了不好;而欣賞則不同,教師和學生是完全平等的,欣賞更能體現(xiàn)出朋友之間的真誠,更能體現(xiàn)出平等與尊重。所以,教師要善于利用欣賞為自己的教育、教學服務。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只是一個引導者,學生才是一切教育教學活動的主人,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地學習,從而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基于以上觀點,我覺得教師學會欣賞學生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欣賞可以正確地引導學生的成長過程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成才引路。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羅斯坎貝爾說:“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感情需要……這種需要決定著孩子行為中的許多東西 (愉悅、滿足、高興)……自然情感貯存得越是充實,情緒也就漲得越高,行為也就越良好,他才能感到自己處于最佳狀態(tài)?!苯處煹恼嬲\欣賞,哪怕只有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對優(yōu)秀學生來說都會是途中加油,對后進生來說則更會是雪中送炭。因為后進生的缺點一般都比較突出,很容易被人發(fā)現(xiàn),但他們的優(yōu)點卻容易被缺點所掩蓋,往往被人忽視。而正是因為這種認識上的偏差,使得差生的優(yōu)點不能被認同,久而久之,他們的優(yōu)點也就慢慢消失,但缺點卻一直在被強化,他們也就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差生。所以,我們教師一定要努力尋找差生身上的閃光點,盡量把他們的閃光點放大并對他們進行發(fā)自內心的欣賞。這樣的欣賞肯定能讓他們感受到教師一視同仁的溫暖,使他們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的言行,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改善自己的行為,朝著成功的方向邁進。這樣,被從內心激發(fā)出來的學生的積極與自主的動力是無窮無盡的,也是最能促進學生快速成長的。
教師要能夠欣賞學生,并且要使他們也能學會欣賞自己。說到底,這種“自我欣賞”的成分就是自信心。那么學生的自信心如何培養(yǎng)呢?關鍵在于教師平時能否做一個有心人。課堂上,當學生求知若渴時,教師是否照顧到了每一顆求知的心靈;當學生畏縮不前時,教師是否給予過他們鼓勵的眼神;當他們有錯誤時,教師是否不失時機地給他們鼓勵,告訴他們:“只要你努力,你就能行!只要你堅持,你就能成功!”課余,教師是否關注到某一位學生隨手撿起了地上的紙屑,搬起了倒下的椅子,扶起了倒下的拖把,旋緊了正在滴水的水龍頭,放學后關掉了教室里的燈。當學生們?yōu)榱思w榮譽在運動場上奮力拼搏,為了照顧發(fā)燒的同學爭先恐后地去食堂打飯,你是否被他們感動過?你是否及時對他們真誠地欣賞過?因此,教師要學會欣賞每一位學生,引導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才能使學生真正懂得欣賞自己,從而樹立自信心。試想,當一名學生在教師提出問題后,自信地站起來說“老師,讓我來試試吧!”時,我們是否可以說,只要有了這種自信并把這種自信保持下去,還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還愁做什么不能成功呢?而這種自信,恰恰來自教師對他們發(fā)自內心的欣賞。
教育是心與心的交流,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學生時,師生之間必須是互相尊重的,必須是真誠相待的,也只有這樣的教育,才能使學生內心真正接受。所以,當學生對教師有良好的情感基礎時,教育往往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欣賞本身就含有教師對學生尊重的愛心。關心學生的細微進步,一視同仁,熱情鼓勵,這樣的尊重和鼓勵本身就是一種教師對學生的感染力,就是對學生一種身體力行的表率。試想,如果一位教師在平時不僅關心學生的學習,更能關心學生的生活,關注他們的心理世界,關注他們的情感空間,走進他們的心理,和他們無話不談,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那么他又何愁學生上不好自己的課,何愁學生會和自己唱反調?因此,走進學生的世界,和學生交朋友這種方式的教育效果應該遠遠比苦口婆心的說教要有用得多。打個比方,教師不僅是戰(zhàn)場上的指揮員,和學生更應是同一條戰(zhàn)壕里同甘共苦、同進同退的親密戰(zhàn)友。所謂“親其師則信其道”“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教師對學生的欣賞,能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老師的愛戴和尊重,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老師的情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最終為我們的教育服務。
欣賞,是教育成功的橋梁。因此,我們教師應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與學生平等相處,真正尊重和愛護學生,別再讓學生對自己“唯命是從”。我們在對學生嚴格要求的同時,要學會善于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他們,從而給他們精神上的支持和動力,充分利用這種動力來推動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最終使我們的教育駛向成功的彼岸。
[1]黃希庭.人格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黎亞賢.小學師生溝通的有效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3]許樹愛.兒童發(fā)展心理學[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