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克
究竟“管理是什么?”首先,我們藉由管理的任務來對管理下個定義。管理有三項同等重要但本質不同的任務,管理階層必須執(zhí)行這些任務,使機構能運作并有所貢獻。
第一,管理的每一個決策,都應以經濟績效為首要考慮
一個機構的存在,是為了特定目的與使命,為了特定的社會功能;對商業(yè)企業(yè)而言,就是經濟績效。只有企業(yè)才需要肩負經濟績效這種特定使命。在每個決策與行動中,企業(yè)管理必須永遠把經濟績效放在第一位,而只有管理所產生的經濟成果才能合理化其存在與權威。如果管理的結果不能使消費者愿意花錢購取商品與服務,就是失敗的管理;如果企業(yè)制造財富的能力不能改善或者維持,就是失敗的管理。不論社會的政經結構或意識型態(tài)為何,企業(yè)都有獲利的責任。
第二,管理要使工作有生產力,并讓員工有成就感
企業(yè)有一項重要資源:人。唯有使人力資源具有生產力,企業(yè)才能運作。因此,使工作具有生產力,是管理的一個基本功能。在此同時,社會的機構愈來愈成為個人找尋生計、獲得社會地位、進入社群、得到個人成就與滿足的媒介。
使員工有成就感,意指把人們當成具有獨特生理與心理特性、能力以及限制的生物,并具有獨特的行動模式;不像其他資源,人是有個性、公民權、對工作有自主權的,因此需要責任、激勵、參與、滿足、誘因、獎勵、領導、身份地位及職責。只有透過管理才能滿足這些要求,而管理就是讓企業(yè)動起來的機制。
第三,對社會有益,是企業(yè)生存的合理性所在
每個機構都是社會的組織,為了社會而存在,企業(yè)也不例外。企業(yè)只能以對社會有益做為其生存的合理性,而不是商業(yè)利益。
不論從心理、地理、文化及社會等角度來看,機構都必須成為社會群體的一部分。
大多數的時候,這三項使命必須同時在相同的管理行動中完成,且三者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