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石靜 祝德秋
(同濟大學(xué)附屬同濟醫(yī)院藥劑科 上海 200065)
我院2012-2014年靜脈用化療藥品用量分析
錢石靜 祝德秋
(同濟大學(xué)附屬同濟醫(yī)院藥劑科 上海 200065)
目的:分析2012-2014年我院靜脈用化療藥品用量,了解近年腫瘤患者用藥的主要特點及藥品的應(yīng)用情況,為靜脈用化療藥品應(yīng)用和藥物經(jīng)濟學(xué)研究提供參考。方法:對上海同濟大學(xué)附屬同濟醫(yī)院2012-2014年靜脈用化療藥品的銷售金額和用藥頻度(DDDs)等進行統(tǒng)計并分析。結(jié)果:大類中,我院靜脈用抗腫瘤藥品中抗代謝類藥物的使用金額和DDDs最大。單藥中,培美曲塞每年的使用金額最大,甲氨蝶呤每年的DDDs最大。結(jié)論:我院靜脈用抗腫瘤化療藥物的用量穩(wěn)步上升,使用品種朝著高效、低毒、價廉發(fā)展。
靜脈用化療藥 用量分析 用藥頻度
隨著我國環(huán)境污染逐漸加劇,人口老齡化日益顯著,腫瘤患病情況趨向患者低齡化、發(fā)病普遍化,腫瘤逐漸成為我國人民健康的嚴重威脅,并已超越心腦血管疾病成為我國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腫瘤的治療中,化療與手術(shù)、放療并列為3大療法,靜脈化療療效好,但相關(guān)藥品因其不可忽視的細胞毒性而被列為高危藥品[1]。本文對2012-2014年上海同濟大學(xué)附屬同濟醫(yī)院靜脈用化療藥品的用藥情況和用藥金額進行分析,為合理用藥和藥品監(jiān)督提供參考。
1.1 資料來源
我院藥房管理信息系統(tǒng)所提供的2012-2014年靜脈用化療藥品的數(shù)據(jù),包括藥品名稱、包裝規(guī)格、銷售數(shù)量和銷售金額。
1.2 方法
采用銷售金額排序法對每類或單個藥物進行統(tǒng)計,各種藥物的限定日劑量(DDD)根據(jù)《新編藥物學(xué)》第16版[2],并結(jié)合藥品說明書,計算用藥頻度(DDDs)和日均費用(DDC)。DDD指用于主要治療目的的成人的藥物平均日劑量。DDCs=藥品年均銷售量/相應(yīng)藥物的DDD值×100, DDC=藥品總銷售金額/DDDs。其中DDDs值越大,則該藥品的使用頻率越高,而DDC反應(yīng)的是平均每日用藥費用。
2.1 使用金額
我院現(xiàn)有靜脈用化療藥品29種,按照作用機制的不同分為抗代謝藥、烷化劑、植物來源藥、抗腫瘤抗生素和其他類。2012-2014年我院靜脈用化療藥物使用金額排序和構(gòu)成百分比見表1。由表1可見,2012年總金額最高,2013-2014年我院靜脈用化療藥物使用金額變化不大,這可能和化療藥物品種調(diào)整和部分藥品降價有關(guān)。在全部5類靜脈用化療藥物中,抗代謝藥所占金額比例3年中均為最大,其余依次為植物來源藥、烷化劑、抗腫瘤抗生素和其他類。分析各類藥物的用藥頻度,抗代謝藥DDDs最高,其次是烷化劑和植物來源藥。相對植物來源藥,烷化劑雖然DDDs較高,但金額反而較低。
表1 2012-2014年我院靜脈用化療藥物使用金額排序和構(gòu)成百分比
統(tǒng)計2012-2014年我院使用金額前10位的靜脈用化療藥物,結(jié)果見表2,可見2012-2014年居金額首位的均為培美曲塞,其次分別為奧沙利鉑、多西他賽和吉西他濱,其他藥物3年間的使用金額排序存在一定波動。
表2 2012-2014年我院使用金額前10位的靜脈用化療藥物
對2012-2014年我院DDDs前10位的靜脈用化療藥物進行統(tǒng)計,并計算相應(yīng)的DDC值(表3),可見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奧沙利鉑和異環(huán)磷酰胺的DDDs在3年中均位于前4位,且排名未見變化。大多數(shù)藥物的DDC值不變,部分藥物的變化,如奧沙利鉑、多西他賽等,可能和醫(yī)院每年藥品價格和品種的調(diào)整有關(guān)。從表3可以發(fā)現(xiàn),DDDs和DDC的關(guān)聯(lián)性不大,同樣是前10位的藥品中,最便宜的甲氨蝶呤DDC僅為1.77元,而價格最貴的培美曲塞(2014年)則達到了521.69元。
腫瘤是人類健康的一大威脅,雖然現(xiàn)今已有多種治療手段,但以注射劑為主的靜脈用化療藥仍是抗腫瘤的有力武器,尤其是晚期腫瘤患者,不能接受手術(shù)和放療,化療成為減小患者腫瘤負荷,延長患者生存期的主要方法[3]。由表1可知,我院2012-2014年抗腫瘤藥品種基本保持穩(wěn)定,銷售金額2013、2014年較2012年稍有下降,但后2年的DDDs反而上升,提示靜脈用化療藥的使用增多,分析銷售金額與DDDs增長不匹配的原因,一方面是本院的采購品種更多地采用了國產(chǎn)藥物,其品種占比從2012年的71.4%上升至2014年的73.9%,另一方面,部分藥物價格降低,奧沙利鉑、多西他賽等藥物DDC值的下降說明了這一點。
表3 2012-2014年我院DDDs前10位的靜脈用化療藥物
在藥物大類中,抗代謝藥能與體內(nèi)代謝物發(fā)生特異性結(jié)合,從而影響或拮抗代謝功能,通常它們的化學(xué)結(jié)構(gòu)與體內(nèi)的核酸或蛋白質(zhì)代謝物相似。此類藥物在銷售金額排序中位居前列,其DDDs也較大,說明療效已得到臨床認可并得到廣泛應(yīng)用。植物來源抗腫瘤藥與烷化劑的銷售金額緊隨其后,但兩者DDDs排名相反。以氮芥、順鉑為代表的烷化劑在體內(nèi)能形成碳正離子或其他具有活潑的親電性基團的化合物,進而與細胞中的生物大分子(如DNA、RNA、酶等)中含有豐富電子的基團(如氨基、巰基、羥基、羧基、磷酸基等)發(fā)生共價結(jié)合,使其喪失活性或使DNA分子發(fā)生斷裂,導(dǎo)致腫瘤細胞死亡,抗腫瘤活性強。作為首類被開發(fā)的抗腫瘤化療藥物,烷化劑,特別是鉑類,平均價格相對較低,而抗腫瘤療效確切[4],在肺癌、結(jié)腸癌等腫瘤治療過程中都作為化療基礎(chǔ)藥物,因此DDDs較植物來源抗腫瘤藥更大。
根據(jù)陳萬青等[5]的報道,肺癌、女性乳腺癌、胃癌、肝癌、結(jié)直腸癌、食管癌、宮頸癌、子宮腫瘤、胰腺癌、卵巢癌是我國主要的惡性腫瘤,約占全部新發(fā)病例的75%。而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結(jié)直腸癌、女性乳腺癌、胰腺癌、腦瘤、宮頸癌和白血病則是主要的腫瘤死因,約占全部腫瘤死亡病例的84%。分析表3的數(shù)據(jù),在我院2012-2014年靜脈用化療藥物的選擇上,DDDs排名較高的藥物的適應(yīng)證均是發(fā)病率較高的腫瘤,如甲氨蝶呤大量用于治療白血病、肺癌,順鉑、依托泊苷、培美曲塞的適應(yīng)證包括肺癌,氟尿嘧啶、奧沙利鉑主要應(yīng)用于結(jié)腸癌、胃癌的治療,多西他賽、吡柔比星適應(yīng)證包括乳腺癌等。
現(xiàn)趨向于選擇指南推薦的證據(jù)等級更強的藥物,首要目標是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和較小的不良反應(yīng),價格因素則相對次之。因此,從表2和表3可以發(fā)現(xiàn),使用金額、DDDs和DDC的關(guān)聯(lián)性不強,如培美曲塞雖然使用金額連續(xù)3年排名首位,但實際DDDs并不高,這與該藥DDC為521.69元有關(guān)。培美曲塞在肺癌治療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其配合鉑類的方案是非鱗癌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指南推薦的一線化療方案[6-7],且因該方案不良反應(yīng)較小,故成為有一定經(jīng)濟基礎(chǔ)的患者的首選方案。此外,培美曲塞單藥化療也是肺癌患者的一線維持方案[8]。對照NCCN非小細胞肺癌指南,該藥2012年推薦級別從2B升至2A,2013年進一步升至1類,因此,3年來該藥的使用金額逐年上升,2014年DDDs進入前10位。
綜上所述,我院靜脈用抗腫瘤化療藥物的用量正穩(wěn)步上升,使用正朝著高效、低毒、價廉發(fā)展。隨著抗腫瘤藥物研究的發(fā)展,抗腫瘤藥物治療效果正逐漸向高選擇性、高效低毒性目標發(fā)展,但目前靜脈用化療藥物仍是藥物治療腫瘤的基石?;熕幬锎蠖嗑哂屑毎拘裕瑧?yīng)用不當(dāng)可能導(dǎo)致嚴重不良反應(yīng),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合理選擇抗腫瘤藥物,不斷提高化療安全性,降低患者醫(yī)療費用,促進抗腫瘤藥物的合理應(yīng)用是醫(yī)師與臨床藥師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1] 歐汝奮. 85例抗腫瘤藥物不良反應(yīng)臨床分析[J]. 北方醫(yī)學(xué), 2012, 9(3): 14-15.
[2] 陳新謙, 金有豫, 湯光. 新編藥物學(xué)[M]. 17版.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1: 664-689, 721-773.
[3]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in oncology: Palliative Care, 2014 v1. [EB/OL]. (2014-08-14). http://www.nccn.org/professionals/ physician_gls/pdf/palliative.pdf.
[4] 梁曉華. 鉑類抗癌藥物的發(fā)展歷程[J]. 上海醫(yī)藥, 2013, 34(23): 3-5.
[5] 陳萬青, 鄭榮壽, 曾紅梅, 等. 2011年中國惡性腫瘤發(fā)病和死亡分析[J]. 中國腫瘤, 2015, 24(1): 1-10.
[6] Zornosa C, Vandergrift JL, Kalemkerian GP, et al. First-line systemic therapy practice patterns and concordance with NCCN guidelines for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metastatic NSCLC treated at NCCN institutions[J]. J Natl Compr Canc Netw , 2012,10(7): 847-856.
[7] Pennell NA. Selection of chem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Cleve Clin J Med, 2012(79): eS46- eS50.
[8] 沈玉萍, 張西, 許青.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維持治療的研究進展[J]. 上海醫(yī)藥, 2013, 34(23): 15-18.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drug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2 to 2014
QIAN Shijing, ZHU Deqiu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ongj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5, China)
Object: To analyze the intravenous medication for tumor chemotherapy during 2012-2014 and understand the main characters for the med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tumor and the application of drugs in recent years,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medication and the study of pharmacoeconomics. Methods: The sales and defined daily doses (DDDs) for intravenous tumor chemotherapy drug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he sales and DDDs of anti-metabolic drugs are the greatest in the categories. The annual sales for drug pemetrexed are the greatest in individual drug and the annual DDDs for methotrexate are the greatest. Conclusion: The amount of intravenous anti-tumor chemotherapy drugs in our hospital is steadily increasing and the varieties used show a trends of efficient, low toxicity and low cost development.
tumor chemotherapy drugs; medication analysis; DDDs
R979.1; F713.52
C
1006-1533(2015)17-0051-04
201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