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慧芬
【案例描述】
早上,我剛走進教室,何天天把一只嶄新的茶杯遞到我手里,我心里咯噔一下,問道:“干什么?”何天天小聲地說“昨天我把你的茶杯打碎了,這只茶杯是我叫媽媽買給您的?!闭f起這事,我還一肚子氣呢,昨天下午,有學生告訴我何天天在打人,過去一看,他用抹布死死系住同學的脖子,那同學已經面紅耳赤,他還拉著玩。我把他拉進辦公室站著,讓他安靜地站一會兒,免得又闖禍,沒想到他叫進辦公室還不安穩(wěn),在我的位置旁邊跳上跳下,“哐當”一聲,茶杯摔了個粉身碎骨。看著他一臉的無助,我真是哭笑不得,從來沒見到過這么多動的學生,以往再是貪玩搗蛋的孩子,叫進辦公室總能安靜地呆一會兒,沒想到他真的一刻也不肯閑著。我總認為,自己經常批評他、懲罰他,對他而言,老師就像童話《法蒂瑪》中的巫婆、《白雪公主中》的皇后、《灰姑娘》中的后娘,沒有一點可親的感覺,哪能體會我的恨鐵不成鋼的心理,甚至在心底記恨老師。我心頭一熱,平時調皮搗蛋的孩子,把老師的規(guī)定、作業(yè)忘得一干二凈,卻能把打碎茶杯老師不能喝茶了放在心上,看似無情卻有情哪!
【案例分析】
蘇霍姆林斯基曾感嘆:“從我手里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的并不是無可挑剔的的模范生,而是別具特點,與眾不同的的孩子?!笔茄?,每個班中總會有那么幾個與眾不同的孩子,像何天天這樣一個特殊孩子,不論在何種場合,都處于不?;顒拥貭顟B(tài)中,如上課不斷做小動作,敲桌子,搖椅子,拉同學的頭發(fā)、衣服等。
這類孩子由于自控力差,沖動任性,常惹事生非。同學由于害怕、討厭,對他敬而遠之,久而久之造成其反抗心理,常常發(fā)生自傷與傷人的行為。這些特殊學生必須有特殊的教育方法,不然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等全班孩子到齊了,我拿著茶杯問他們,“老師的茶杯昨天打碎了,正愁今天喝不到茶呢,可早上有一個孩子送給我一只,你們猜一猜是誰呢?”孩子們七嘴八舌討論,接著我公布了謎底并大力表揚了天天,天天雖然很好動,但他有一顆愛老師、愛同學的美好心靈。
接著的幾天,大家都發(fā)現(xiàn),天天安分了不少,雖然下課仍然玩得很起勁,但攻擊同學的行為明顯減少了。
【案例點評】
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需要細心、愛心,更要會抓住契機、突破口,采用最恰當?shù)姆椒?,以心靈感化心靈,讓每一個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每當打開抽屜看到這只杯子,我就告戒自己,多動不是孩子的錯,盡可能多一點關愛給特殊孩子,相信他們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變得專注、溫順、合群,擁有一個燦爛的明天!
(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qū)秋瑾小學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