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妮·布雷克
又脆又香甜的煎培根,剛出鍋還冒著熱氣、咸淡剛剛好的炸薯條,這些美食令人垂涎,甚至于閉上眼睛,好讓自己享受這短短幾秒的美妙感覺。
這樣真不好……但是,哎呀呀,實在太好吃了。
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有些食物對我們身體不好,但我們還是會陷入為體驗短期愉悅而犧牲長期健康的陷阱中。我們知道,高脂肪和高熱量的食物會腐蝕、堵塞我們的血管,但這里有個圈套,這種腐蝕、堵塞的過程是緩慢的。
如果我們吃下的每一根薯條都掛著“立刻堵塞血管”的小旗,或者能立刻引起疼痛,或許我們就更容易對垃圾食品說“不”了。但是,我們接受了垃圾食品,卻還希望自己的血管30年后不會太糟糕。
說到花錢,你能做到心里有數(shù)嗎?你的短期消費習(xí)慣對長期經(jīng)濟目標(biāo)會有什么影響?為了轉(zhuǎn)瞬即逝的放縱,你是否阻塞了自己的經(jīng)濟動脈?
我們在財務(wù)上都存在弱點。以下這些習(xí)慣看上去無害,但卻會慢慢地阻塞我們的經(jīng)濟動脈。
講一個我是咖啡“死忠”的故事——有一天我開車去上班,路過一家星巴克,于是我心里開始糾結(jié)起來:
“我該去嗎?……不!到辦公室做一杯拿鐵就行了?!?/p>
“但我想喝星巴克!”
“你在谷歌上班,遍地都是濃縮咖啡機!你敢停車!”
最后一刻,我還是掉轉(zhuǎn)了方向盤,覺得自己還是值得喝一杯冰拿鐵的。我工作那么努力,天氣又這么熱。我走到了柜臺邊,又買了一個早餐三明治,最后總共花了6.4美元。
“沒什么大不了的,反正我跟朋友吃早午餐至少都要花掉15美元。”
“可今天才周二??!”
“好吧,那周末我就不喝了?!?/p>
你覺得那個周末我控制住自己了嗎?當(dāng)然沒有!這可真是狠狠地打了我這“勤儉節(jié)約好市民”的臉啊!過去一年,我去了146次星巴克,一共花掉了889美元。
我知道,我說的只是星巴克。相比購買平板電視的沖動,喝星巴克只是很小的花銷。但我覺得這種對比不重要。以下是我說過的三個最大的善意謊言:
1. 優(yōu)惠券心理——花掉X這么多沒什么,因為我本應(yīng)該花掉Y。
2. 這是我辛苦掙來的(一遍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
3. 多花錢了沒關(guān)系——以后我會補上的。
導(dǎo)致失敗和不幸福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你犧牲自己一生中最想得到的東西,來滿足自己當(dāng)下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