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友富
摘 要:數學教學中多媒體的有效運用,能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變無聲為有聲,變抽象為具體,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上進的心理狀態(tài),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師生互動與情感的交流。
關鍵詞:多媒體;數學教學;情境;興趣;教學效率;創(chuàng)新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多媒體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教育領域。在數學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夠極大地豐富數學課堂,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大大提高教學效果。下面結合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的經驗來談談在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天性是好玩,好動,好奇。他們的知識活動多以興趣和好奇為載體,知識的積累與智能的發(fā)展也多在無意識中完成。那么,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就是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產生強烈探求欲望的“敲門磚”,以此激發(fā)學習興趣。而興趣就好比學生學習的營養(yǎng)劑和催化劑。只有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從而達到“要我學”到“我要學”。而多媒體教學以其形象生動的畫面,言簡意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及時有效的反饋使學生長期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使小學生覺得對學習有興趣,在不知不覺中增長了知識,陶冶了情操。
二、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多媒體教學能使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較易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這就形成了小學生思維的形象性與數學的抽象性之間的矛盾。多媒體教學可以融形、聲、色、動、靜于一體,充分展現知識形成的過程,在幫助學生理解重、難點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教學“角的分類”一課時,學生在動手操作都難以領會平角和周角時,我就應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先在屏幕上畫兩條重疊一起不同顏色的射線,然后繞著頂點慢慢移動其中一條射線,最后閃爍著這個頂點及兩條平行的(或重疊的)射線所組成的圖形,使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到何謂平角,何謂周角。通過多媒體教學的運用將不易表述的內容清晰、形象、生動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變抽象為形象,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2.彌補傳統(tǒng)教學之不足,對教學模型進行模擬仿真,化靜為動,突出重點
傳統(tǒng)教學“一塊黑板,一支粉筆”枯燥乏味,而多媒體輔助教學在直觀感、立體感、動態(tài)感等方面彌補了不足,取得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無法取得的教學效果。比如在教學相遇問題,巧拼圖形,立體圖形,軸對稱圖形等課時,若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拿一些教具比劃演示,總是難以講清。若使用多媒體則可以在短時間內展示空間立體的動態(tài)仿真模型,用畫面反復閃爍引起學生的注意,關鍵的地方可以用箭頭進行批注,甚至用漸隱的方式使不相關的內容消失。從而突出主要內容,幫助學生形成空間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例如,教學“圓柱的表面積”時運用三維動畫的變形功能,將圓柱側面展開變?yōu)橐粋€長方形,學生看了動畫以后,就很容易明白圓柱的表面積就是兩個相等的圓面積加上一個以圓柱底面周長為長,以圓柱的高為寬的長方形面積之和。
3.加強訓練強度,及時反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為了讓學生理解、掌握、鞏固新知識,拓寬他們的思維、開發(fā)他們的智力,我們要遵循知識的再現性、發(fā)現性和創(chuàng)造性原則,利用多媒體技術省時、多變、容量大等特點,精心設計制作集文字、圖形、動畫、聲音于一體的有坡度、有層次的練習課件?;蜻\用網絡搜集相關試題進行分類整理,制成課件。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自主嘗試解答,同時通過多媒體獲得反饋信息,及時解決疑問,使學生理解算理,形成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樣一來會節(jié)省大量教學時間,提高教學質量。
三、通過多媒體模擬和擴充了普通實驗,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創(chuàng)造能力
有些普通實驗雖然更直觀、形象,但畢竟有其局限性,無法達到我們所期待的教學效果。而此時多媒體實驗就可對其進行補充、延伸,增強我們的教學效果。
如教學“圓的面積”一課時,我就先讓學生自己操作把三個圓分別平均分成4份、8份、16份,然后分別拼成近似的長方形。而后再通過電腦演示把圓平均分成更多的份數(32份、64份……)拼成近似的長方形。通過借助多媒體對實驗進行補充、延伸,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了“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形”,而“圓的面積就是近似長方形的面積”。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多媒體新技術把教師從大量重復的教育活動中解放出來,將創(chuàng)造還給了更具挑戰(zhàn)性和個性化的學生。并且運用此技術能把抽象問題形象化,靜止的圖像動態(tài)化,從而能夠更加具體地反映數學的思維過程、開闊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靈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教師應根據數學所具有的高度抽象性、嚴密邏輯性、系統(tǒng)性、應用廣泛性等特點,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可參與的環(huán)境,并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加思維的自由度,激活學生思維,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總之,課堂是傳授學生知識、提高學生素質的主要陣地。采用多媒體能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突破教學難點,加大課堂教學的容量等優(yōu)點。因此教師應該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興利除弊,努力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桑運生,陳士釗.淺談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003(S1).
[2]黃少榮.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