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瓊
長期以來,由于種種原因,寫作成了困擾廣大中學語文老師和學生的一大難題。筆者在實踐中探索出一些對策,以為提高中學生的寫作水平獻計獻策。
1.多讀、多寫、多改
1.1博覽,精讀,從范文和例文中體會和學習各種寫法。
閱讀對于寫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博覽群書,可以開闊思維,活躍文思。陸機說:“佇中區(qū)以玄覽,頤情志于典墳?!彼J為觀察事物可激發(fā)文思,研讀古籍也可以豐富文思。有些人寫文章如行云流水,筆到之處,文意豐富,言辭自然,這和他讀書多有極大關(guān)系。其次,閱讀可以吸取和豐富寫作材料。從根本上說,寫作中的材料都取自社會生活,但一個人的閱歷有限,不可能對宇宙間過去和現(xiàn)在的所有事物都直接觀察和感受。廣泛閱讀,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不可能親自接觸、認知的生活和知識,從而豐富自己的寫作材料。
1.2多寫多練,勇于實踐,不斷摸索。
練習寫作,要端正態(tài)度,防止和克服一些不正確的思想。首先要有信心。初學寫作,可能寫不好,如同小孩子學走路,開始時總是要摔跤的,但走著走著,也就學會了。寫作也一樣,開始寫不好是正常的,關(guān)鍵是不要因此喪失信心。只要持之以恒,慢慢就會上路。一些寫作上很有成就的文章家、作家,他們的文化程度原來并不高,開始時也寫不好。但他們不怕失敗,不怕別人譏笑,能從實踐中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不斷摸索,終而取得成功。
2.在作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習作
在中學作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有親力親為的寫作實踐,才能體味學生寫作學習中的千般滋味,才能在師生甘苦與共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和學生一起獲得關(guān)于寫作的有益啟迪。
2.1教師利用習作的激勵作用。
寫作所需具備的思想、經(jīng)驗、素材來自于廣闊的生活和廣泛的閱讀,寫作所應(yīng)具備的技巧也是在思考生活、感悟文字當中逐漸熏染習得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機緣只垂青于少數(shù)人,況且這少數(shù)人也是在持續(xù)專注的努力下才能得到似出天然的絕妙文章。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寫作時,除了要假以時日、勤于思索、樂于積累、善于總結(jié),還需要教師積極引導。教師要通過自己的寫作實踐,在“書本—生活—學生—作文”之間搭建橋梁,幫助學生拓寬思路、展開聯(lián)想。
2.2教師習作的導向作用。
葉圣陶在《文章例話》中寫道:“寫文章不是生活的點綴和裝飾,而就是生活本身?!睂懽魉罁?jù)的思想和經(jīng)驗必須從永無休止的生活中獲取,寫作所憑借的語言也必須從生活里汲取新鮮的養(yǎng)分。語文教師固然要在教室里與學生一起品賞經(jīng)典佳文、涵養(yǎng)道德氣度,但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開闊視野,關(guān)注生活中的人、事、物,探尋人世間的真、善、美,用文字記錄成長的陣痛與甘美,用筆墨傾吐心靈的騰躍與靜雅。
3.進行求異性作文訓練,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
中學生在認知過程中,求同思維起主要作用,思考問題往往朝一個方向聚斂前進,容易孤立地、靜止地看問題,表現(xiàn)在作文審題中,往往是只囿于一孔之見、一條思路。魏書生老師有句口頭禪:“對一個問題,有一百種解決的方法。”要尋求這“一百種解決的方法”,就要運用發(fā)散思維。發(fā)散思維是創(chuàng)新思維的主要思維方式,是指沿著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從多方面尋找問題的多個答案的思維方法,運用這種思維方式,可以擺脫傳統(tǒng)習慣的禁錮,突破常規(guī)束縛,闖出新路子,提出新穎獨到的創(chuàng)見。因此,寫作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進行求異性作文訓練,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的主要手段。
怎樣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呢?一是運用多向思維,開拓學生思路。拿到一個作文題,學生往往囿于習慣思維,只能看到事物的一個方面,即大多數(shù)人首先想到的那個方面,以致落入窠臼,步人后塵。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多方面思考,多角度立論,深入挖掘題目含義,從而提出新思路、新方法與新方案。如:以“變化”為題,以反映祖國改革開放20年的偉大成就為中心,讓學生選擇耳聞目睹的事例進行作文??梢宰魅缦掳l(fā)散:可以從大的方面寫:祖國的變化、家鄉(xiāng)的變化、農(nóng)村的變化、城市的變化,等等;也可以從小的方面寫:我家的變化、鄰居家的變化、外婆家的變化,等等;還可以從某一方面寫:路的變化(泥路—石子路—水泥路—高速公路),房子的變化(草棚—瓦房—樓房),夏天降溫工具的變化(扇子—電風扇—空調(diào)),等等。二是運用逆向思維,鼓勵學生“反彈琵琶”,即打破傳統(tǒng)的思維程序,對問題作反方向思考。運用這種思維方式,常常能翻出新意,取得出人意料、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4.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
我認為,現(xiàn)代寫作課應(yīng)摒棄走過場的一周一文、一文一評的走過場應(yīng)付形式,通過恰當手段有效引導學生提高自己的寫作素養(yǎng)。
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我曾采用召開小組主題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寫作習慣和風格進行反思,在課前給學生留下預習作業(yè):“你習慣的寫作風格和你曾經(jīng)閱讀哪個作者有相似之處。”要求學生對自己前期的作文進行總結(jié)和反思,并引導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尋找自己的范本和模板。在課堂的一階段,采取分組討論和個別發(fā)言的形式,讓學生對自己的寫作興趣、寫作習慣和寫作風格進行思考,并與自己的范本進行比較,尋找相同點和差距。在二階段,由教師對部分學生進行點評,激發(fā)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興趣。如學生中有一位在寫作中總是習慣先講故事,然后巧妙引出自己的思考和觀點,這反映了其個人的邏輯思維習慣和表達習慣。因其個人課外閱讀涉獵可能較少,該學生在討論時認為自己的寫作像魯迅,遭到其他學生的質(zhì)疑。而在點評階段,教師在課上指出其寫作的布局習慣更像余秋雨,并舉出了余秋雨的兩部代表作品,立即引起該學生的很大興趣,后來該生在生活中陸續(xù)閱讀了余秋雨的多部作品及其他作者的作品,養(yǎng)成了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對其語文能力的提高產(chǎn)生了很大幫助。在第三階段,由教師要求大家從自己前期的作文中挑選出一篇,進行反思、修改和重寫。這樣做的目的一是要告訴學生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只有會修改作文才能流暢地寫出更好的文章;二是鼓勵學生通過實踐更好地認識到課外閱讀、廣泛涉獵對寫作能力有效提高的幫助。通過重寫文章的前后對比,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引導并培養(yǎng)學生對日常閱讀、寫作和練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