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
摘 要: 作者結(jié)合當前英語寫作的教學方法及存在的問題,通過長期中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實踐,從說寫結(jié)合與作文教學、“十是否”與作文修改、多功能化教師角色、“七嘴八舌”和活力講評四個方面闡述初中生英語寫作技能的培養(yǎng)。
關(guān)鍵詞: 初中英語 寫作教學 技能培養(yǎng)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寫作教學是知行合一的課堂教學,即將所知轉(zhuǎn)化為所行。同時寫作是一種交際形式,在英語語言習得的過程中,寫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語言輸出技能,通常被看做是衡量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一個比較全面的尺度。學生英語作文是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
英語寫作教學的重要性是外語教學界公認的,“寫”是四項基本技能之一,隨著學習者水平的提高,“寫”的技能越發(fā)重要。堅持寫日記、積累詞匯等都是老生常談的,筆者于教學中發(fā)現(xiàn)以下方法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說寫結(jié)合與作文教學
寫作是一個思維過程,一種言語交流,一個寫作者與閱讀者相互作用的過程。既然是一種言語交流(verbal communication),那么它應(yīng)該是雙向的交流,而不是單項的傳輸,就應(yīng)該有聽眾,因為沒有聽眾,也就沒有交流可言。英語寫作能力是各種語言技能的綜合反映,這些技能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把寫作當做過程(writing as a process)的過程教學法(Process-focused approach)是一項以學生為中心的寫作教學方法,它以交際理論為基礎(chǔ),把整個寫作過程看做是一個群體間的活動,而不是作者的單獨活動。
說寫結(jié)合注重學生的寫作過程,讓學生參與寫作過程中的討論,在寫作過程中學習寫作、感受寫作,有助于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也有助于減輕教師的負擔。說寫結(jié)合活動可以在課內(nèi)進行,也可以在課后進行,應(yīng)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加大英文訓練力度。
過程寫作法把重點放在學生的寫作過程和寫作能力上,通過參與對作文的討論,充分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能力,調(diào)動他們寫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學生了解自己的寫作過程,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作為過程教學法組成部分的說寫結(jié)合,是一種通過參與教學活動并在活動中提高寫作能力的作文教學法。
二、“十是否”與作文修改
教師布置作文題時,要讓學生在學習小組內(nèi)先行討論,然后學生分頭寫作。學生完成作文初稿后,要求他們在學習小組內(nèi)朗讀自己的作文,然后小組成員一起討論該同學的作文,指出該文的優(yōu)缺點,主要討論文章的篇章結(jié)構(gòu)、遣詞造句、語法結(jié)構(gòu)、過渡詞的使用等。比如小組討論可以圍繞如下方面進行:
1.文章的寫作方式是否明了?
2.中心是否突出?
3.文章的結(jié)構(gòu)是否緊湊、合理?
4.主題句后面的內(nèi)容是否緊扣主題句?
5.寫作目的是否明確?
6.過渡詞是否運用得當?
7.句與句之間是否連貫?
8.詞、短語是否運用得當?
9.句子本身的結(jié)構(gòu)是否正確?
10.句型是否多樣化?
修改后讓學生打分,并將習作交給老師,老師則按新的分值提出更高的修改要求。如此往復,直至達到師生雙方配合認可的作品和分數(shù)。這樣,學生雖然寫的是一篇作文,但是反反復復練習的時機較多,而且每循環(huán)一次即是一次前進、一次提升。學生作文經(jīng)老師審閱、面批后,接納反饋和相互閱讀作文,也可以形成一種語言意識。學生既是作者又是讀者,他們品評性地閱讀別人的作文,可以學到更多的寫作知識和本事,這種做法使學生學得更深、更廣,而且更活。
三、多功能化教師角色
正如一位語言學大家所言:“語言在交際中的作用如何強調(diào)也不過分,它與思維環(huán)環(huán)相扣。”教師的以下三個角色密切相連,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先有讀者的理解,才有評估的評價,進而才能有的放矢,進行指導。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首先應(yīng)明白自己的身份,這樣才能更好地教學。
1.讀者角色。教師的任務(wù)是讀懂作文,明白學生所言之物,看清詞匯、語法、語篇、意境,溝通師生交際。這樣才能知道學生寫作規(guī)律及每個學生學習缺點。
2.評估角色。注重作者是否達到寫作目的。達到了,有哪些優(yōu)點可以繼續(xù)發(fā)揚光大;未達到,是受哪些因素影響,這樣才能為下一步引導指明方向。
3.向?qū)Ы巧Tu估并非目的,而是為了學生提高寫作技能,這時教師轉(zhuǎn)變?yōu)橄驅(qū)?,給學生提出具體建議,告訴他們?nèi)绾胃玫亍氨砬檫_意”,如何更好地“潤色文章”。因為“語言在交際中的作用如何強調(diào)也不過分,它與思維環(huán)環(huán)相扣”。
教師的這三個角色密切相連,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先有讀者的理解,才有評估的評價,才能有的放矢,進行指導。
四、七嘴八舌和活力講評
中學英語老師在評講學生作文時,一種做法是將學生的習作抄一篇在黑板上,然后全班學生集中評改,最好的做法是先讓學生評改。學生便七嘴八舌指出不足,這對學生自己判錯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好處。接下來收集同一句子不同的句型表達,也對學生極有好處,通過集思廣益拓寬單一句型的局限,活躍課堂氣氛,給英語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例如:
這個木箱太沉,我拿不起。
The box is too heavy for me to carry.
I am too weak to carry the heavy box.
I am not strong enough to carry the heavy box.
The box is so heavy that I can’t carry it.
在每個學生提出意見之后,以上所舉,只是句子,語篇的講評也是一樣。小組成員開始對語篇結(jié)構(gòu)和組織情況進行討論,指出文章的優(yōu)點并提出對該文的修改意見,隨后各個小組的代表朗讀修改后的文章。教師在評述他們的修改稿之后,給學生提供一篇規(guī)范的范文進行講評,幫助學生掌握合格文章的結(jié)構(gòu)、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和寫作思路。事實證明,“七嘴八舌、活力講評”修改有助于學生身臨其境地了解作者作文的寫作思路,對句型、詞語、關(guān)聯(lián)詞的選擇和運用,仿效其長,規(guī)避其短。
總之,寫作能力的提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才能獲得。以上四法相結(jié)合就是通過學習討論讓全體學生在了解自己作文的長處和不足之處,并能從其他同學身上學到一些寫作方面的好經(jīng)驗和好做法。正確認識蹊徑對寫作的積極作用,同時注意處理好與以往基本方法的結(jié)合等因素,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必定有助于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好的教育應(yīng)當給學生一種技能,使他可以貢獻社會。換言之,好的作文教育是形成成學生技能的教育,使學生可以獨立生活與表達”。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尹剛,陳靜波.給英語教師的101條建議.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譚云杰.英語方法論.中南大學出版社,2002.
[4]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5]劉上扶.英語寫作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
[6]Qin Gang-yin,Zhang Sen.Teaching Writing Through Group Conferencing[J].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1999,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