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海煥 賀莉 李翔
摘 ? ?要: 目前,國內外許多課程教學改革都已開始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改革。隨著教學模式的改變,要求“教學資源”隨之變化,需要一套與之配套的教材。而傳統(tǒng)教學中,理論教學的教材與實踐教學的教材是獨立的,針對這種新的教學方式,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電工技術》教材的開發(fā)打破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理論知識與實踐分開的模式,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構,突出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真正實現“教、學、做”一體化。文章以正弦交流量的認識為例,打破原有模式,以理論教學教材內容為基礎,將實踐教學教材內容與其進行有機整合,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任務,從而達到預期教學目的。
關鍵詞: 任務驅動 ? ?《電工技術》 ? ?教材開發(fā)
一、引言
高職高專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大批應用能力強的技能型人才,這就決定了高職高專教育必須實行產教結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為了提高職業(yè)教育質量,同樣要求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在教學模式上,要求進行相應的變革。教學模式的改變要求“教學資源”隨之變化。
二、“任務驅動”教學的研究意義
目前,國內外許多課程教學改革都已開始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改革,而國內對這方面的研究多運用于信息技術課程[1]中,在電工課程教學中運用較少。電工課程是電氣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目前這門課程在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1)教學方法不適應教學目標。電工是一門實踐技術課程,教學要充分與實踐結合,學以致用,可當前教學單純強調知識傳授,忽視學生主體地位,忽視學生實踐運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以致教學效果不佳。(2)學生方面,學生一味接受理論灌輸式學習,缺少相關實際經驗和實際技術知識,學習難度大,從而影響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3)辦學條件不足。近年來由于擴招,學生人數驟增,再加上課程內容增加,教學目標提高,課時不僅不增加反而減少,以致課時緊張,造成主觀上重視電工基礎教學,客觀上卻忽視課程教學的現狀?;谝陨蠁栴},受現代教育理論建構主義思想啟發(fā),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2]進行教學研究,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帶著任務尋找相關學習資源解決問題,學習目標明確,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huán),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敢于實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針對這鐘新的教學方式——基于任務驅動的情景教學法,在教材編寫方案中打破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理論知識與實踐分開的模式,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構,突出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將工作任務訓練與理論知識有機結合,每個任務的能力訓練部分再設置相應的問題以促進學生思考和課堂討論,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實現“教、學、做”一體化。并通過一系列實踐驗證及師生共同討論、分析,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增強教學改革效果。
三、《電工技術》教材的開發(fā)項目實施方案
(一)具體改革內容
1.編寫教材內容充分體現任務驅動特征,適合我校發(fā)電廠及電力系統(tǒng)教改專業(yè)的教學使用。
2.傳統(tǒng)教學中,理論教學的教材與實踐教學的教材是獨立的,打破原有模式,以理論教學教材內容為基礎,將實踐教學教材內容與其進行有機整合,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任務。教學任務的設計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由淺到深、由簡單到綜合,循序漸進。通過實踐提高動手能力,在做的過程中深入領會理論知識,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有機融合。
3.教材中應明確學習目標,對任務準備、實施步驟描述清晰,為實施任務做鋪墊的相關理論知識準備充分。
(二)具體案例
本文以教材中的“交流正弦量的認識”為例。我校普通電氣專業(yè)使用的教材是全國高職高專電氣類精品規(guī)劃教材《電工基礎》,該節(jié)內容在第四章,按照傳統(tǒng)教學方法,分別給學生講解正弦量的三要素,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方法,正弦量中的電阻元件、電容元件、電感元件中電流和電壓的關系,學生對這些相位關系看不到、摸不到,只能單純靠想象死記硬背,學習起來感覺內容枯燥,沒有目標,從而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高,學習效果一知半解??墒?,當講到第五章正弦交流電路的分析時,需要使用前面學到的知識,但是由于前面學習時一知半解,這樣就給正弦交流電路的分析學習帶來困難?;谌蝿镇寗咏虒W法[3]的《電工技術》教材中,根據對教材和學生的分析,實施以“任務”為線索,以“學生”為主題,以“老師”為導向的任務驅動法:
1.提出任務。
情景一:示波器、信號發(fā)生器的認識: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知示波器各種按鈕的作用及操作,認識信號發(fā)生器的結構及操作。
情景二:正弦波的認知: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信號發(fā)生器和示波器觀察正弦波形,了解正弦量的特點及基本要素。
情景三:相位差的認知: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信號發(fā)生器和示波器觀察正弦波的相位差。
2.教學流程。
情景一:(1)布置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觀察示波器和信號發(fā)生器的結構;(2)學生分組,認識示波器各種按鈕的作用,了解其原理,將示波器校準;(3)檢查校準結果,師生討論、小結。
情景二:(1)布置學習任務,先將信號發(fā)生器和示波器正確連線;(2)將信號發(fā)生器作為源信號,調節(jié)輸出信號為正弦波。通過示波器識讀正弦波的參數,了解正弦波特性。(3)查看顯示情況,師生討論、總結。
情景三:(1)布置學習任務,按圖9-1正確連線;
圖9-1 ? ?用示波器觀察相位差電路圖
(2)將信號發(fā)生器作為源信號,調節(jié)輸出信號為正弦波。通過示波器同時顯示兩個同頻正弦量的波形,了解同頻正弦量的相位差。
(3)畫出兩個正弦波形,計算其相位差;
(4)師生討論、總結。
3.情景討論。
正弦量的三個要素是什么?每個要素的含義是什么?
超前、滯后的概念?
相位及相位差的范圍?
4.教學效果與反思。
本次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通過課后作業(yè)的批改,全體學生都能正確完成作業(yè),取得圓滿的成功。本次課的成功在于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示波器學生看到交流電的實際工作波形,不再是紙上談兵,充分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和興奮點,以此為線索,將重點知識隱含其中,內容緊湊,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氣呵成。趁熱打鐵進行課堂練習、討論與答疑,進一步鞏固教學效果。
四、結語
經過實驗結果的統(tǒng)計分析,可以看到基于“任務驅動”的教學法給電工教學活動[4]帶來了積極的影響,這種影響特別表現在優(yōu)化教學效果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自主性、探索性等方面。本研究及實踐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學生的學習行為發(fā)生了較大轉變,許多學生除了完成教學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外,還要求參加課余開設的電工尖子班學習,為的是更深層次地學習;不少學生主動利用圖書館、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獲取學習資源,完成質量較高的電路設計作業(yè),而且學習興趣愈加濃厚。
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電工技術》教材將原有理論教學教材與實踐教學教材內容打破重構,教材在內容上突出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的教學理念,科學合理設計任務,充分考慮學生認知規(guī)律,充分體現任務驅動的特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編寫適合發(fā)電專業(yè)教學改革使用的《電工技術》教材,進一步深化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改革[5],促進我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和實訓實習基地建設,提升人才培養(yǎng)水平及我校畢業(yè)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滿意.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09.
[2]鐘柏昌.任務驅動教學的反思與重塑[D].南京師范大學,2004.
[3]陳香生.任務驅動法在《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教學中的成功實踐[J].文教資料,2005(17).
[4]彭先進.“任務驅動法”在電工電子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03).
[5]韓明.學生自主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的構建[D].山東師范大學,2005.
基金項目: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電工技術》教材的開發(fā),主持人:宗海煥。
通訊作者:宗海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