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訓(xùn)剛
陶母湛氏,即田園詩祖陶淵明曾祖、東晉開國元勛陶侃之母,以教子有方和寬厚待人稱道于世。她與孟母、歐母、岳母齊名,一同被尊稱為“四大賢母”?!稌x書·陶侃母湛氏》中記載的陶母“教子惜陰”“截發(fā)延賓”“送子三土”“退鲊責子”的故事也在民間廣為流傳。
湛氏小時候盡管只受過一點啟蒙教育,但深知讀書的重要,因而省吃儉用,以自己紡紗織布的微薄收入供兒子讀書。有一個下雨天,由于家無斗笠、雨傘,陶侃沒法上學(xué),便蹲在母親的織布機旁玩。陶侃眼睛盯著穿來穿去的梭子,甚是好奇。湛氏停下織布機,把小陶侃拉到身邊,讓兒子背誦剛學(xué)會的《增廣賢文》。當陶侃背到“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湛氏指著手里的織布梭子啟發(fā)兒子,時光流逝就像她手中的梭、射出的箭一般快,使陶侃懂了珍惜光陰、用功讀書的道理。從此,他發(fā)奮苦讀,結(jié)果不負母望,成為棟梁之才。
湛氏拉扯著陶侃,過著十分清苦的日子。有一天,陶侃的好友范逵等數(shù)人途經(jīng)潯陽,見冰雪封道且又天色將晚,特來陶侃家借宿??墒羌抑心檬裁磥碚写腿??陶侃手足無措,范逵也顯得尷尬。湛氏連忙熱情招呼客人?然后便轉(zhuǎn)身去安排食宿。家中早已無錢買米。她趁客人們閑坐寒暄之際,毫不猶豫地將青絲剪下,編成假發(fā)賣與鄰人,換回了米油酒菜。柴火和馬料在這冰天雪地里也難尋覓,湛氏便撬下幾塊舊樓板當柴燒,把墊在床上的禾草席子拿出來切碎喂馬。范逵感嘆“有其母必有其子”,便向廬江太守張夔舉薦陶侃做官。
陶侃經(jīng)別人引薦,去外地做官。赴任前,湛氏把兒子叫到跟前,語重心長地教導(dǎo)陶侃,希望他做一個清正之人。湛氏拿出一個事先準備好的包袱遞給陶侃,讓他帶上。到了目的地,陶侃打開包袱一看,只見里面包著一坯土塊、一只土碗和一塊白色的土布。陶侃先是一怔,過了一會兒才慢慢領(lǐng)悟到母親的用意。原來湛氏用土表示,無論陶侃身在何地,看到它,就應(yīng)想到家鄉(xiāng)故土,要為故土爭光。母親的“三土”(土塊、土碗和土布)深深打動了陶侃的心,后來他在仕途上果然不負母親所望,做到了正直為人、清白為官,受到世代贊譽。
陶侃在潯陽做縣吏的時候,監(jiān)管漁業(yè)。有一次,一個部下出差,要路過陶侃母親居住的地方,陶侃便要他帶一壇子咸魚干送給母親,讓她嘗嘗潯陽的特產(chǎn),以表孝心。陶侃的部下見到陶母,說明了來意,陶母問清了這壇咸魚是公家的東西時,她拿過筆墨,寫了個“封”字,貼在壇口上,對來人說公家的東西不能收下,并且請?zhí)召┑牟肯聨Щ厝ソ唤o了陶侃。她還在信中寫道:“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碧漳竿诉€魚干的舉動,教育和影響了陶侃的一生。
陶侃學(xué)富五車,為人正直,秉公守法,因而他的仕途十分順利。他從長吏、太尉、都督大將軍一直做到長沙郡公,成為中國古人治學(xué)和為官的表率。這一切都與陶母的教育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