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元
21CBR:從業(yè)30多年,一部片子的成功標準是什么?
施南生:我們制片方的責任,不能說一定要賺多少錢,只跟導演說, “我不要虧本,不要丟臉”,即對得起投資人,也不會說10年后挺后悔拍了這個電影,就這兩個要求就好了。
21CBR:文藝片或是小眾電影該怎么操作?
施南生:制作越小、預算越低的電影越應該找厲害的導演,越是低成本,越要找有能力的導演。小片子,年輕導演拍不了,經(jīng)常不清楚自己要什么,經(jīng)驗沒有那么豐富,需要花時間多拍幾遍,有經(jīng)驗的導演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能一氣呵成。
21CBR:內地導演很多自己寫劇本,或者親自組織編劇組,怎么看編導合一?
施南生:美國的制度導演就做導演,很少參與編劇,大部分導演都是看劇本,跟編劇溝通,改好了就拍。在內地,好像導演沒辦法找到符合要求的劇本,都要自己寫,這樣的好處是最后的劇本一定是導演想要的,出來的就是他能拍的。
21CBR:以《黃金時代》為例,為什么大導演、大明星依然票房慘?。?/p>
施南生:從發(fā)行的角度,如果有可能,《黃金時代》我不會選擇“十一”上映,“十一”固然是黃金檔,主要搶的是大眾觀眾,我會躲在一邊,挑選3月份這種沒什么人跟我競爭的時候上映,大家可能有心情來慢慢品味這種電影。
21CBR:什么時候開始關注內地電影市場?
施南生:2003年之前,內地票房每年就8個億,我常跟人家說,要注意內地市場,香港人口180萬,票房每年8個億,內地13億人口票房也這么多,這可能嗎?就想不到10年里變得這么快,比如有一部戲,5個爸爸帶著5個孩子,真人秀,票房幾個億,全世界都沒有這樣的片子。
21CBR:第一次到內地來拍片的時間?
施南生:最早是1991年,來內地合拍不為資金,當時內地哪有錢?為的是自然資源。以前香港古裝片就在攝影棚來來去去,有點樹、有點山的外景,要等沒車經(jīng)過才能拍古裝鏡頭,內地可以有敦煌,隨便去沙漠……
21CBR:內地拍電影最有趣的變化是什么?
施南生:從1992年到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投資人跟我說,他們有的是錢,我的項目一定要給他們投資一點,你不給人家會生你氣。
21CBR:內地有哪些香港無法替代的優(yōu)勢?
施南生:除了人力資源,在美術、道具等方面我們找了很多資深的內地電影人。我拍《黃飛鴻3》,真的能在故宮拍嗎?不可能的,誰會答應故宮給你拍啊?
21CBR:你怎么管理拍片過程和團隊的?
施南生:每拍一部片子就有一個臨時的組合,一個戲拍3個多月,大家都不想中途換人,一旦開工,團隊就需要磨合,剛開始我會跟組,之后不去現(xiàn)場就表示很順利,去則表示有問題。按照流程,我每天都會收到報表,一天花了多少錢,拍了幾個鏡頭,該拍的有沒有拍到,有沒有什么意外,幾點開工,幾點收工,拍了多少場……
21CBR:電影工作室有海外發(fā)行業(yè)務,中國電影的收入表現(xiàn)如何?
施南生:現(xiàn)在純粹海外收入很低,例如《泰囧》,外國人不太欣賞,感覺它像是80年代拍的喜劇,沒什么新東西,當然它也不需要海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