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可
2015年是司馬遷誕辰2160周年。中國史記研究會與司馬遷故里最高學府陜西渭南師范學院將在2015年10月中旬聯(lián)合舉辦大型國際學術研討會紀念司馬遷誕辰2160周年,對于弘揚司馬遷的創(chuàng)新精神,推動《史記》研究,具有無比重要的現實意義。筆者這篇短文,借《博覽群書》筆談平臺,漫議這一話題,期以拋磚引玉。
司馬遷是我國古代最有創(chuàng)造天才的歷史家、文學家和思想家,三者集于一身。他有著崇高的人格、堅強的毅力和卓越的史才,所以在兩千多年前就寫出了一部具有世界史性質的中國古代通史,即紀傳體《史記》。這是一部體系完整、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見識超群的歷史巨著,蘊含著深邃的思想和歷史哲學,閃耀著民族精神的光輝,是偉大中華人格的凝聚。司馬遷是語言的巨匠,他以如掾大筆刻畫和塑造了數以百計的各色歷史人物的典型形象,懲惡勸善,為一代又一代的人們提供借鑒與效法的榜樣,《史記》也因而成為中國傳記文學的典范。司馬遷是繼孔子之后最杰出的古代文獻學家。他“厥協(xié)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融會百家學說、天文地理、人事物事各種知識匯于一編,將各種文化典籍整理編撰為一部歷史著作,是文獻運用的最高形式,因而《史記》是一部“百科全書”,是古代民族文化的濃縮。用一句話概括:《史記》是一部體大思精的一代大典,可傳之久遠的國學根底書。因此,自《史記》問世兩千多年來,有不可勝計的中外學者閱讀和研究它,因而《史記》早已走向世界,成為全人類的文化遺產。《史記》全本在朝鮮、日本已流傳一千四五百年,近現代《史記》走向世界,傳入歐美各國,史記紀傳被翻譯成俄、英、德、法、波蘭等文,美國學者完成了英文全譯本《史記》。美國、法國的漢學家還著有《司馬遷傳》《司馬遷評傳》出版。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國學精品中,《史記》之樹生命長青,它有著取之不盡的思想源泉,具有無與倫比的凝聚作用,成為中國人應當人人必讀的國學根底書。魯迅評價《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梁啟超在20世紀初倡導新史學之際,十分推崇《史記》,提出《史記》應當進入高校課堂。傅斯年在臺大當校長期間,全校大學生一年級必須選修《史記》課。國學大師、教育大家陳垣先生說,高校學子,文史兩系學生不讀《史記》是不合格的大學生。這些前輩學問大家的至理名言,說明了《史記》這部國學根底書對于人生修養(yǎng)是多么的重要。司馬遷自己把《史記》比擬為《春秋》,定位為一部道德倫理教科書。司馬遷把全社會的人際關系濃縮為君臣父子四個方面。他說國君不讀《春秋》,不知道怎樣做國君;臣子不讀《春秋》,不知道怎樣做臣子;父親不讀《春秋》,不知道怎樣做父親;兒子不讀《春秋》,不知道怎樣做兒子。一句話,全社會的人不讀《春秋》,也就是不讀《史記》,就不知道怎樣做人。司馬遷的結論是:“故《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保ā妒酚洝ぬ饭孕颉罚┧^“禮義之大宗”,即道德倫理教科書。因此《史記》以人為本位,全方位記述三千年歷史長河中形形色色的歷史人物。全社會的人都可以在《史記》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學習的榜樣,避開邪惡的教訓,修養(yǎng)人生,成長為事業(yè)的成功者和有用的人才。
《史記》問世已流傳兩千多年,養(yǎng)育著一代又代人的成長,由古及今,每一個時代都有一長串名流學者閱讀和研究《史記》。漢代史學大家班彪、班固父子,文獻學家劉向、劉歆父子,哲學家揚雄、王充,唐宋文學八大家,史學家劉知幾、鄭樵,哲學家程顥、程頤、朱熹等數十人,明清時代的學問大家、考據家與文史哲各界泰斗如王陽明、顧炎武、王夫之、黃宗羲、王鳴盛、錢大昕、趙翼、萬斯同、王念孫、閻若璩、章學誠等,不勝枚舉。近現代的梁啟超、劉師培、王國維、胡適、魯迅、郭沫若、侯外廬、范文瀾、朱東潤、程金造、白壽彝等,也為大家所熟知。據粗略統(tǒng)計,歷代以來至2010年,研究《史記》的學者達兩千余人,留下的論著約三百部,論文近5000篇。其中,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當代《史記》研究和《史記》論著,30年間迅猛發(fā)展,發(fā)表《史記》論文論著的作者達1200余人,占歷代以來作者總數的60%;發(fā)表的論文總量4000余篇,占歷代論文總量的70%;出版的學術論著150余部,占歷代總量的55%。綜合比較,當代30年間積淀的《史記》研究成果占《史記》問世兩千多年來總成果之半,成績巨大。許多高校開設了專門的《史記》課,有的高校還成立了研究室。這一切標志著當代《史記》研究步入了一個黃金時代。一方面,《史記》研究深入發(fā)展,不斷開拓新領域;另一方面日益走向普及。當前幾乎沒有一家書店的書架上不擺《史記》的論著,每家出版社都在推陳出新。因為《史記》厚重的歷史價值與對民族產生的巨大凝聚力,使《史記》成為培養(yǎng)中國人民族自信心與愛國主義思想源泉的教科書。司馬遷的思想、精神、人格對中國知識階層、對中華民族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以至于不研究司馬遷和《史記》,就不知中國文化研究從何說起。這就是《史記》由古及今,始終是一門熱學的原因。
司馬遷是一位自覺的歷史家,他有著崇高的人格,創(chuàng)新的精神,激勵人生奮發(fā)有為。司馬遷說:“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边@三立精神就是司馬遷積極有為的人生觀,是立志效法圣人寫《春秋》的原動力。正當《史記》草創(chuàng)未就之時,司馬遷遭受李陵之禍蒙受宮刑,這一奇恥大辱使司馬遷痛不欲生,但想到《史記》未完成,他又堅強地活下來。司馬遷在生與死的抉擇中體悟到生命的價值,要為社會做出貢獻而閃光。司馬遷把他的感悟寫在《報任安書》中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趣異也。”如果人的一生,不能對社會作出貢獻待后人評說,而僅僅以一死來與屈辱抗爭,就如同“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異?!彼抉R遷拍案而起,發(fā)憤著書。他要效法孔子、屈原、左丘明、孫子、呂不韋、韓非那些前輩先賢,忍辱著書。司馬遷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熱血傾注在《史記》中,成為“一家之言”,留下了寶貴的實錄作品,使《史記》成為一部修養(yǎng)人生的道德倫理教科書。
司馬遷發(fā)憤著書,被升華為“發(fā)憤著書說”。司馬遷認為只有那些能夠經受得起艱難環(huán)境磨難的人,才能做出一番大事業(yè)來。這一認識不但激勵了自己,而且也啟迪著后人深思。司馬遷的“發(fā)憤著書說”,在文學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宋八大家中的韓愈提出“不平則鳴”的文學主張,歐陽修提出“詩窮而后工”的觀點,就是對“發(fā)憤著書說”的繼承和發(fā)揚。
司馬遷的人格是崇高的,他的人格魅力、創(chuàng)新精神已達圣人境界。《史記》與《春秋》,司馬遷與孔子,可以相提并論。東圣孔子,西圣司馬遷。當我們談論中國夢,復興中華文化的話題,是離不開這兩位圣人的。伴隨中國國力的提升和偉大中華文化的復興,東圣孔子大踏步走向世界,如今孔子學堂遍布全世界。西方輿論認為,21世紀是中國孔子的世紀。西圣司馬遷也必將緊隨東圣之后大踏步走向世界。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們迎來了司馬遷誕辰2160周年。我們紀念先賢哲人的誕辰,緬懷先人的輝煌,激勵今人的奮斗,展望前途似錦的未來,定會增強我們的自信心。我們深信,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