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歷數(shù)以德治國的不同層面

2015-09-10 07:22鄧啟耀
人民論壇 2015年2期
關鍵詞:國家治理依法治國法治

鄧啟耀

【摘要】在國家治理中如果出現(xiàn)道德失范、法治失控的狀態(tài),則可能導致關乎到社會安危、國家存亡的嚴重后果。經(jīng)過道德和法紀的規(guī)范,失范的道德可以恢復正常,失控的權力可以制于籠中。只有讓崇德重禮和遵紀守法相輔而行,讓道德和法制手段兼施,才能推動國家治理有序進行。

【關鍵詞】國家治理 道德教化 法治 依法治國

【中圖分類號】G41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國家治理需德法齊舉

崇德重禮和遵紀守法,是形成中國傳統(tǒng)社會穩(wěn)態(tài)結構的倫理綱常和政治常識。以儒釋道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無不強調(diào)德道的作用,經(jīng)千年實踐,已成為指導社會生活的基本綱常。

但崇尚什么“道德”?依什么“法”治國?卻是一個超常識的問題。綜觀中國封建王朝歷史,由于歷代帝王欽定的道德和法是為家天下或某個利益集團設計的,所以必然要被另外的集團或群體質(zhì)疑。于是張家篡權李家,此族征伐彼族,底層顛覆上層,就成了中國歷史的常態(tài)。可惜無論怎么改朝換代,除了名號變了,卻幾乎都是原樣重復,缺乏在政治文明層面的突破,政治制度嚴重內(nèi)卷化。

基于對這種封建王朝式的“德”與“法”的批判,20世紀幾次大的社會革命和政治運動,一度把這些東西定義為腐朽事物。在國家治理層面,帝王式獨斷威權,個人崇拜和圣王迷信一度復辟;而基層政權則以“群眾專政”為名,制造了大量社會問題,國家陷入持續(xù)動亂,國民經(jīng)濟幾至崩潰。社會交往中,信任缺失,甚至達到“人人自?!薄W渣h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國家治理撥亂反正,社會需要穩(wěn)定發(fā)展,中國傳統(tǒng)文化首先在歷史“遺產(chǎn)”層面被重新評價。

隨著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深入理解,在現(xiàn)實的國家治理層面,執(zhí)政者也開始強調(diào)“要吸收中華民族修齊治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文化營養(yǎng)”,“讓崇德重禮和遵紀守法相輔而行”,要“實現(xiàn)他律和自律的結合、道德教化和法制手段兼施,讓道德和法制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①。

但不能不正視的是,反腐斗爭越深入,暴露的社會問題越令人憂慮,而且已經(jīng)遠遠不止于那些落網(wǎng)的老虎蒼蠅了。還有很多沒有顯山露水的問題,“法”不一定解決得了,但卻是腐敗的基礎,比如蔓延全社會的道德“潰敗”。網(wǎng)絡流傳的段子:賣包子的不吃自己做的包子,種菜不吃自己種的菜,賣藥的不敢吃自己生產(chǎn)的藥,賣奶粉則從不吃國產(chǎn)的奶粉……這樣的論調(diào),讓人心驚。傳統(tǒng)文化的式微和傳統(tǒng)道德倫理的淪喪,其中既有主動選擇的成分,也有社會生態(tài)使然。所以,反腐的對象,既在貪官污吏,也在其滋生的土壤;國家治理的功夫,既在“法”之內(nèi),也在“法”之外。

以德治國的基礎結構

要認知這個問題發(fā)生和發(fā)展的根源,有必要結合社會轉(zhuǎn)型與文化變遷產(chǎn)生的種種現(xiàn)實問題,對以德治國系統(tǒng)運行機理,進行大致梳理。

以德治國建立在社會的基礎結構之上。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社會最基礎的結構單元是家庭。所以,儒家把修身齊家放在首要位置,強調(diào)個人道德建設和家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

在“修身”,也即個人道德的修為方面,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許多值得弘揚光大的精神財富,如誠實、重義、勤勞、善良、廉潔、儉樸、信諾、知恥等,它和西方傳統(tǒng)文化倡導的不貪圖享樂、有文化教養(yǎng)、勇于擔當、敢講真話、珍惜榮譽、勇敢而樂于助人,面對災難敢于自我犧牲的道德精神本質(zhì)上是相似的。人們把這種精神稱之為“貴族精神”,將其視為社會道德的楷模,國家的精神支柱。②王夫之說:“治之所資,唯在一心而已?!毙呐c德相連,心如何,德亦如何,治,須依賴于此。所以,“以心馭政,則凡政皆可以宜民。”③

在“齊家”,也即家庭道德方面,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也有許多值得批判性地繼承的倫理遺產(chǎn),如孝悌、忠貞、守節(jié)、和鄰、敬友,等等,它們同樣是家庭和睦、社會穩(wěn)定的基石。這個基石一旦動搖,社會就可能失序。

遺憾的是,經(jīng)過幾次在意識形態(tài)對傳統(tǒng)信仰、價值觀等的沖擊以后,以及在經(jīng)濟轉(zhuǎn)型中受快速暴富等的誘惑,體現(xiàn)個人之品的“高貴”,在一部分國人眼中,是那些非常有錢、住高檔別墅、開豪車、戴大鉆戒、愛打高爾夫、常常出入高檔會所的“土豪”。這種“品位”和權力勾兌之后,迅速拷貝為非常有錢、住高檔別墅或有豪華辦公樓、開豪車、戴名表、穿名牌、愛打高爾夫、常常出入高檔會所。近年揭露的腐敗分子,基本都有一個共性:貪財,好色,霸道。這種人自命為先進的代表,任意“代表”老百姓說話辦事,毫無顧忌地“代表”納稅人大把花錢;花公款嫌不夠,還瘋狂斂財斂物,一般人已經(jīng)很難理解他們在家里藏幾億現(xiàn)金是什么心態(tài)。在社會上,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好賭、奢侈、公共場合大聲喧嘩等不文明言行幾乎成為國民素質(zhì)的標簽;暴戾之氣也悄然蔓延,爆粗口、謾罵、群毆、圍觀跳樓并起哄讓人往下跳,等等。在與人相處中,缺乏起碼的包容精神,聽不得不同意見,打壓異己,肆意抹黑,甚至通過各種下流手段造謠污蔑,一旦有機會則可能自相殘殺。

在中國,由于道德與家庭倫常關系密切,所以,家庭如有解體,必然影響到家庭道德?,F(xiàn)在查實的許多腐敗分子,幾乎都有包養(yǎng)情婦(夫)或性關系混亂的劣跡。他們對婚戀和家庭,毫無信諾守節(jié)之義,所以更談不上什么家庭道德。作為社會基礎結構的家庭,如有規(guī)?;慕怏w,更可能波及到社會道德的潰敗。

當代中國部分地區(qū)的家庭解體,主要來自于城市化工業(yè)化的轉(zhuǎn)型。由于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外出打工,許多鄉(xiāng)村只有老人和小孩留守,呈現(xiàn)空巢化狀態(tài)。在之前,主要以血緣(家庭、宗族)、地緣(鄉(xiāng)親)為紐帶的集體主義,隨著宗族的解體,大家庭的核心家庭化,已經(jīng)呈現(xiàn)頹勢。現(xiàn)在核心家庭再度解體,子女教育、養(yǎng)老、醫(yī)療、社會保障等問題懸而未決,曾經(jīng)化成民俗民風的傳統(tǒng)美德隨風而逝,養(yǎng)老哺幼、齊家和鄰的基本倫常等也無從談起。類似的道德危機,同樣存在于城市。僅僅指出住房問題,就足以讓“齊家”這樣的傳統(tǒng)期待流產(chǎn),它必然會牽動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說到底,個人道德(修身)、家庭道德(齊家)及與此相關的為人處世、義利節(jié)操、婚戀持守、尊老愛幼等道德行為,雖是私德,卻可見微知著。

國家治理需加強公德建設

“修身齊家”之類“私德”,之所以是社會道德教化系統(tǒng)基礎性的結構,原因很簡單,沒有任何個人可以脫離社會而獨善其身,更沒有任何家庭可以離開他人而延續(xù)。只要人進入社會,就會產(chǎn)生“公德”的問題;如果參與社會活動、行政管理和國家治理等公共事務,“治國平天下”,“私德”如何,能否與“公德”連接,更是至關重要。

具體來說,“公德”包括勞動與職業(yè)道德、政治道德、宗教道德、社會公德等,關乎國計民生、國泰民安,當為“治國”中的大事。

先說“民生”,也就是作為社會最基礎活動的勞動謀生及經(jīng)濟活動行為。當人開始從事某種勞動并以此為職業(yè),勞動與職業(yè)道德就成為他能否在社會上立身的基本規(guī)范。貨真價實、買賣公平是商人的職業(yè)道德,救死扶傷是醫(yī)生的職業(yè)道德。無論在什么社會,勤勞是所有勞動者公認的美德。在社會道德失范的情況下,勞動與職業(yè)道德會出現(xiàn)反常狀態(tài)。比如商人短斤少兩,醫(yī)生收受紅包或為了完成經(jīng)濟指標實施過度治療。還有一種雖然沒有直接違規(guī)行為,但由于事關公眾安全或社會未來的重大利益,也拷問著某種隱性的公德或良知。

再說“民安”。這里所談之“安”主要是平安、安心,相對“民生”,有些形而上的意味。平安需要社會穩(wěn)定,安心必須心不惶惑。物質(zhì)世界里面最重要的是財富,精神世界里面最重要的是價值。價值觀體現(xiàn)在道德、信仰等層面,它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慈悲心,并形成了一種為世人所瞻仰的社會公德和宗教道德。

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啟了“人民”的時代。政治家提出“天下為公”、“為人民服務”的政治理想。為了使這種理想政治的德政德行落在實處,多少仁人志士為之奮斗、流血犧牲。新中國成立之后,國家在公民道德教化和法治建設方面做了不少努力。當前的官方道德教化系統(tǒng),在組織上層層配有專職人員,因時設立諸如“五講四美三熱愛辦公室”、“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之類的專門機構,在宣傳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這些還不夠,老百姓看的不是這些表面光鮮的東西,而是切身利益的落實?!盀槿嗣穹铡辈还馐且痪淇谔枺》?、醫(yī)療、教育、養(yǎng)老等基本需求如果得不到保障,政治道德的可信度和執(zhí)政的合法性就會被質(zhì)疑。

依法治國離不開以德治國

說到“合法性”,就必須說“責任”和“權力”的問題。也就是說,治國平天下者的權力是誰給予的?責任何在?古人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家興亡,肉食者謀之。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如果把“天下”理解為社會而非家天下或華夏之外的世界,說每個人都有責任,這是對的。但“國家”就不一樣,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表明,對于國家事務,“匹夫”很難插手,那是統(tǒng)治者們所謀的專利。因此,國家興亡,責在他們。統(tǒng)治者往往得手后即耽于既得利益,目光短淺,難于做出正確決策,所以必然數(shù)代而亡。所以,如果有“這江山是老子打下來的”,就得由老子及其子孫后代來坐的思想,就可能重復項羽李自成“吾可取而代之”的那一套,后果也將是旁觀二代三代獨領風騷若干年之后的滅亡。

國家當然繞不開主體性的問題。誰是國家的主體?國家治理的法治建設和道德教化系統(tǒng)應該由誰賦權?又是如何運作的?一般由哪些要素組成,有哪些參與角色,各自如何發(fā)揮作用?誰是主導?這些關鍵問題,都不能不面對。這種追問,必然會合乎邏輯地追到這樣一些方面:在國家治理中,作為賦權主體的人民,對被賦權的國家公務員有沒有選擇的權利?對他們?nèi)绾螆?zhí)政有沒有知情權和監(jiān)督權?極端的權力必然導致極端的腐敗,這已經(jīng)是常識。賦權主體如果沒有監(jiān)督被賦權者的權力,就像主人無法監(jiān)督公仆一樣,何談建設抑制腐敗的法治及其有效機制?

說到法治建設,我們并非無“法”。事實上,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我們就已經(jīng)有“法”。從治國的根本大法憲法,到各種政策、法律、法規(guī)和紀律,都寫得清清楚楚,但貪贓枉法者還是層出不窮。于是,人們理所當然地要追問原因:既然有“法”,為什么可以不依?是個人道德問題,還是社會問題、政治問題、宗教文化問題或其他不可言說的問題?

實事求是地說,那些貪官,在沒有嘗到權力的滋味之前,大都還是聰明能干、品行不錯的人物。一旦給他權力的主體不是人民,而是同樣被人民賦權的上級,他們必然不會太在乎他們本該負責的真正賦權者和需要服務的對象。而一旦擁有了不必讓人民知情、社會也難以監(jiān)督的絕對權力,人性的弱點就可能膨脹為罪點。執(zhí)政者若結黨營私,只保某個特殊階層或利益集團的利益,甚至以一己私名私利出發(fā),便可能做出許多無德無智、無法無天的事。在國家治理中,“治于人者”不易引發(fā)大的問題,因為“法制眾”是常態(tài),“法不制眾”只是一種偶發(fā)的失控。歷史證明,“治人者”最容易出問題。如果法不制權,權就可為所欲為。所以,法,首先要制權。

“治國”是涉及公共事務的頂級問題,治國者處理的都是關乎人民切身利益和社會發(fā)展的大事。在國家治理中如果出現(xiàn)道德失范、法治失控的狀態(tài),則可能導致關乎到社會安危、國家存亡的嚴重后果。道德的失范,經(jīng)過教化和法紀的規(guī)范,可以恢復正常;法治的失控,講德,弱了,需要講“制”,把權力制于籠中。馬克斯·韋伯談及政治家的政治道德的時候,強調(diào)責任倫理甚于心志倫理,即基于在社會責任框架內(nèi),法制對權力的約束,而不僅僅指望過于個人化的心志倫理。當然,責任倫理和心志倫理的相鋪相成,是政治實踐的最高境界。法是他律,德是自律。無法則德難保,無德則法不行。

“平天下”者,對于不搞世界霸權的中國來說,這里所談的“天下”,當然不是中國之外的世界,更不是“家天下”。我們這里借用的“平天下”,指的是最普遍的“平”,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中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所謂民主,即強調(diào)人民在國家治理中的主體性,強調(diào)人民對執(zhí)政者的賦權。這是權利與義務之“平”。所謂自由,是人民知情、表達、選擇的權利,一種現(xiàn)實而又理想的狀態(tài)。這是行為與精神之“平”。所謂平等和公正,是人與人貧富、尊卑等差距的縮小,當然主要是針對現(xiàn)在還存在的某些社會不公現(xiàn)象而言的。比如,古代即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今天我們是否可以更進步一點?司法的logo是天平,象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和平等。但現(xiàn)實中行政干預打招呼、執(zhí)法犯法、冤假錯案的情況屢見不鮮。老百姓看法庭上,同是犯罪嫌疑人,一般人均剃光頭、穿囚衣,甚至未定罪之前即在媒體示眾。而官員名流罪行再大,依然同往常一樣衣冠楚楚。地位不一樣著裝不一樣,境遇也不一樣。如果法庭連面上的平等都沒有,很難讓人相信“背后”還會公正公平。所以這個“平”,是社會建構與文明程度的“平”。

民心平,才會人人敬業(yè),個個誠信,不同族群不同階層不同信仰的人友善相處,人與人才能和諧,社會才會文明,法治才有保障,國家才會富強,愛國才是實的。

【注釋】

①王岐山:“加強黨內(nèi)法規(guī)制度建設依規(guī)管黨治黨”,《人民日報》,2014年11月3日。

②參見新浪微博:@李傲雜談“中英國人眼里不同的貴族”。

③王夫之:《讀通鑒論》卷末,《敘論四》,臺灣:河洛圖書出版社,1976年,第1114頁。

責編 / 張蕾

猜你喜歡
國家治理依法治國法治
走實“1+6法治同行”黨建之路
法治護航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
公司成長的“法治之鑰”
新時代道德與法治教師法治素養(yǎng)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識
法治中國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推動力量
大數(shù)據(jù)、網(wǎng)絡輿論與國家治理
從國家治理看審計反腐倡廉的作用
兩會布局 依法治國
鏡頭·中國
乡城县| 莱阳市| 芮城县| 鹤岗市| 西青区| 澄城县| 麻栗坡县| 梓潼县| 古田县| 永靖县| 沁阳市| 晋中市| 淮南市| 巴中市| 阿克陶县| 永春县| 阳朔县| 荣昌县| 河池市| 吉隆县| 大关县| 宁陵县| 濉溪县| 紫云| 清水县| 景宁| 洛川县| 邛崃市| 商丘市| 固阳县| 张家界市| 桦南县| 额敏县| 云霄县| 察隅县| 西丰县| 江达县| 河北省| 秦皇岛市| 淅川县| 驻马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