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莊村位于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潤城鎮(zhèn)境內(nèi),太岳山南麓、沁河東岸,因莊河橫穿村莊而得名。村莊建筑沿莊河分布,形成北方特色的水街景觀,是一座以明代官宅為主,兼具元代、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古建筑群。從明中葉至清初的百余年間,從這里走出了五位進士、六位舉人,貢、監(jiān)生員有數(shù)百人之多,當時盛傳一首民謠:“郭峪三莊上下伏,舉人秀才兩千五”,充分體現(xiàn)了這片土地的人文厚重。
上莊村形成于元代,明初王氏家族遷入后逐漸發(fā)展起來,明中期至清中期達到鼎盛,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核心建筑群天官王府,是明代政治家、財政家、文學家、曾歷任兩京四部尚書王國光及其家族數(shù)代相承建造的大型官居建筑群。王國光(1512—1594)嘉靖甲辰(1544年)中進士,歷世宗、穆宗、神宗三帝,從政四十余年,對明王朝的“萬歷中興”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他撰寫的《萬歷會計錄》是明大學士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改革稅賦制度的理論依據(jù),后成為明清兩代田賦的準則,《明史》有“掌邦計時,多所建白”等評價。明代六部以吏部為首,在我國古代,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都有各自的別稱,他們分別對應的別稱就是天、地、春、夏、秋、冬,吏部尚書被稱做天官,因此,王國光故居被后人稱為“天官王府”?,F(xiàn)存天官王府包括王氏后代擴增建宅,還有其他族姓新建的宅院,保存完好的官宅民居四十余處,涵蓋居住、宗教、祭祀、文化、商業(yè)等建筑類型,有我國存世最古老的元代民居,明清兩代留存的官宦巨宅及民國時期中西合璧風格的“樊家莊園”。
上莊古村在其形成、發(fā)展、演變過程中,繼承了封建禮制和習俗,并大量引進了江南水鄉(xiāng)建筑風格。古建筑群布局以莊河為中軸線,在河的南岸有天官府、進士第、爐峰院;河的北岸有沿街院、司農(nóng)第、司徒第、亞元府、王氏祠堂、大參第、望月樓、參政府、武舉第等。外觀封閉、高門深宅的官宦巨宅達到了使用功能與建筑藝術的完美統(tǒng)一,是古村落建筑的杰出典范。
上莊村所處之地古名黑松溝,當時有漫山遍野的黑松。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先民為避戰(zhàn)亂隱居溝中,伐樹修房,辟林為田,始有人煙。金末元初,居民漸多,發(fā)現(xiàn)了淺層煤、鐵礦藏,繼而采煤、冶煉、鑄造等小工業(yè)因之而興。夜間自可樂山頂往西南望去,黑松溝中火映天紅,長達數(shù)百丈,因而又有“火龍溝”之稱,民間有“打鐵花”、中莊秧歌等文化遺習。經(jīng)宋、金時期的創(chuàng)建與發(fā)展,至元末已形成相當規(guī)模的大村。明繼元興,溝內(nèi)黑松已不多見,而人居房屋綿延數(shù)里,遂將此地稱為白巷里,此名沿用明清兩代共約五百余年。
(山西省晉城市政協(xié)郝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