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鳳
一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軍在山西太原小東門外建立了一座俘虜集中營,名曰“太原日軍工程隊”,由日軍山西派遣軍司令部直接掌管。集中營里主要關押著日軍歷次“掃蕩”中被俘的中國軍人,人數(shù)少則幾百,多則上千。
俘虜們的命運非常悲慘,他們中有一部分被充當日軍訓練新兵的活靶子,在1942年7月26日到8月下旬,340名抗日軍人被分批押到太原賽馬場,被日軍新兵用刺刀活活捅死;有一部分俘虜從這里被轉送到東北或日本,下煤窯當苦力,或成了日軍研制細菌武器的實驗品;另有一部分被日軍活活埋掉。1942年3月,日軍在“工程隊”后院一次就埋掉130人,他們將被俘的中國軍人下半身埋在地下,然后讓狼狗撲咬其上身,鮮血淋漓,慘不忍睹。還有一部分俘虜被酷刑致死,僅在1942年6月一個月之間,“工程隊”中被日軍在深夜用酷刑致死而于次日宣布“急病暴卒”的就有60多人。
但是,日本侵略者妄圖用死亡和殘暴來征服中國人,那是絕對辦不到的。作為中華民族中流砥柱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即使身陷囹圄絕境,也高挺他們抵抗外敵入侵的脊梁。
1942年6月的一天,“太原日軍工程隊”里又押送進來一批俘虜,其中有一人是張友清。他原是中共山西省委書記,后調中共北方局任統(tǒng)戰(zhàn)部長,后又任北方局秘書長兼八路軍前方總部秘書長。1942年5月,日軍糾集了大量兵力,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對我太行抗日根據(jù)地進行了滅絕人性的大“掃蕩”。5月25日,在遼縣的八路軍總部和北方局機關在突圍轉移中,張友清不幸落入敵人的魔掌,與他同一天被俘的還有正在黨校學習的八路軍總政治部青年部長張箴、太岳第三軍分區(qū)政委孫雨亭、北方局青委彭夢庚等。
張友清被押送到“工程隊”后,受盡了敵人的折磨和拷打。敵人的報紙早已大肆吹噓這次“掃蕩”徹底消滅了八路軍劉伯承的一二九師主力和他的司令部,摧垮了太行山抗日根據(jù)地。他們深信這批俘虜中一定有共產(chǎn)黨八路軍的高級領導。但是八路軍的服裝官兵一致,難以分辨,而被俘人員個個意志堅強,任敵人耍盡各種花招,就是找不到一個突破口。敵人氣極了,每晚用酷刑折磨被審訊的人,所以張友清他們進來還不到一個月,敵人每天早上宣布“急病暴卒”的就有60多人。
張友清一落到敵人手中,知道這次兇多吉少,他在路上就和同志們商量好,他化名吳乃人,身份是“會計”。盡管敵人對他和同志們進行了多次審訊,施用了各種刑具,但始終沒有弄清張友清的真實身份。為避免夜長夢多,擔心時間長了出紕漏,他趁敵人不明情況的時機,很快與被押的共產(chǎn)黨員取得了聯(lián)系。他對孫雨亭和彭夢庚說:“我們要趕快在獄中建立黨組織,領導難友們進行斗爭,保證我黨我軍的機密不被暴露。要保持共產(chǎn)黨人的崇高氣節(jié),對獄中的人員要秘密考察和進行聯(lián)絡,把大家組織起來?!?/p>
此時,張友清已染上了嚴重的痢疾,身體非常虛弱。他的身體本來就不大好,1931年,在擔任中共地下天津市委書記時曾被敵人逮捕,被關在北京草嵐子監(jiān)獄。長期的鐵窗生活,使他的身體備受摧殘,兩條腿走路很不方便。然而,在 5月25日的大突圍中卻把自己的馬讓給了一位奔跑吃力的女同志。于是,他被俘了。在獄中,他雖身染重病,但仍堅持對敵斗爭,給難友們講述歷史上民族英雄赴湯蹈火,保持民族氣節(jié)的故事,講述“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的道理。其間,他對一些同志進行了縝密的考察和秘密串聯(lián),開展了建立黨支部的工作。
在張友清的領導下,獄中地下黨支部的建立工作進展很順利。7月7日,張友清支撐著身子,聽著孫雨亭等人關于建立秘密黨支部的工作匯報。這時已建立聯(lián)系的共產(chǎn)黨員有張治、蔡恩光、黃新發(fā)、張仁山、王景榮等19名,支部建立的條件已經(jīng)成熟,并商定了支部工作的指導方針:堅持黨的隱蔽政策,堅持抗日革命立場,加強對黨員形勢與革命氣節(jié)的教育,決不暴露黨和部隊的機密。用交朋友的方式團結和教育難友,揭露敵人的各種欺騙和陰謀,設法爭取回到部隊。
張友清聽完匯報后,用微弱而堅定的聲音鼓勵大家道:“要發(fā)揮支部的核心作用,領導大家堅持斗爭,設法同黨在太原的地下組織取得聯(lián)系,迎接勝利的到來……”張友清的話斷斷續(xù)續(xù),說得很費力。他的話還沒說完,便告別了難友,告別了同志們,與世長辭了。
同志們含淚向張友清致哀,決心頑強斗爭,為張友清等死難烈士報仇。
二
張友清,原名張學靜,字新農(nóng)、守仁。1904年生于陜西省神木縣城關鎮(zhèn)一個商人家庭。在兄弟三人中排行第二。
1913年,張友清入神木縣城初等小學,1921年到太原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學第31班就讀。這一年,高君宇回到山西,在這座學校創(chuàng)建了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地方組織。當時省立一中是山西革命運動的中心,山西的黨組織和團組織都是在這里誕生。張友清在這里受到了革命熏陶,閱讀了大量進步書籍,參加了各種社會活動,思想有了很大提高。1925年,張友清從省立一中畢業(yè)考入北京中國大學,經(jīng)安子文、李波濤介紹,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年底轉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這時他年僅21歲。張友清入黨后,將全部身心投入了革命事業(yè)。1926年暑假,他帶著《向導》、《覺悟》等刊物回到神木,宣傳革命思想和北伐戰(zhàn)爭勝利的意義,發(fā)動群眾建立了農(nóng)民協(xié)會、商人協(xié)會和學生會等革命團體。并親自撰寫訴狀,逼使陜西省當局撤銷了本縣贓官縣知事的職務。 在群眾斗爭中,涌現(xiàn)出一大批革命積極分子,張友清經(jīng)過考察,分別介紹了賈拓夫、江濱之、張維斌等人加入了共青團組織。
1927年初,張友清奉黨的指示,赴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學習。5月,和武漢分校同學一起參加了討伐夏斗寅叛變的戰(zhàn)斗。黨的八七會議后,張友清根據(jù)中央軍委指示精神,到駐安徽省太和縣的第十九軍高桂滋部開展兵運工作。他以軍部參謀長的身份先在士兵和下級軍官中發(fā)展黨員,后又深入駐地群眾中開展農(nóng)運工作,協(xié)助地方建立黨的組織。中共太和縣委建立后,他擔任縣委委員。蔣介石開始“清黨”后,張友清被安排到楊虎城的第十軍軍部,以“少校參謀”、“建設科主任”等職銜為掩護,繼續(xù)做黨的秘密工作。
1928年,中共皖北特委決定組織皖北農(nóng)民大暴動,建立豫皖革命根據(jù)地。張友清擔任中共亳縣分特委委員兼鹿縣縣委書記,積極準備武裝暴動。由于叛徒告密,使這次起義流產(chǎn),張友清被迫離開皖北,到了直隸(今河北省)。同年冬,他受命重建中共北平市委,任市委書記。正當張友清為恢復北平地下黨組織日夜奔波時,他于1929年11月被叛徒出賣而被捕,被關在平津衛(wèi)戍司令部軍法看守所。1930年反動當局將他判處死刑,恰逢閻、馮倒蔣失敗,東北軍通電入關,平津衛(wèi)戍司令閻錫山下野,張友清等趁混亂之機獲釋。他出獄后,中共北方局任命他為中共天津市委書記。張友清到天津后,身穿長袍馬褂,化裝成富商,住在法租界,秘密開展黨的工作。
1931年1月,黨的六屆四中全會以后,由于王明“左”傾錯誤的影響,黨在白區(qū)的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同年2月至7月,張友清和殷鑒、陳原道、趙鑄、薄一波、劉瀾濤、安子文、楊獻珍、周仲英、劉亞雄等一大批黨的同志先后被捕入獄。國民黨當局對獄中的同志實行了法西斯的“反省政策”,同志們在肉體上和精神上都受到了野蠻的摧殘。但是,在獄中黨支部的領導下,大家堅貞不屈,大義凜然,同敵人的“反省政策”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
當時,張友清是獄中黨支部的支委之一。他身體不好,又帶著沉重的鐵鐐,經(jīng)過敵人多次折磨摧殘后,身體一天壞似一天。然而,他意志頑強,不僅給一些青年同志做思想工作,而且參加了獄中的絕食斗爭。支部看到他的身體太弱,怕他絕食后危及生命,決定不讓他參加??墒?,張友清硬是和同志們一道,把牢房里的食物、食具扔了出去,以頑強的革命意志,壓倒了敵人的反動氣焰。
敵人的“反省政策”失敗后,惱羞成怒,悍然判處殷鑒、薄一波、安子文、劉瀾濤、楊獻珍、張友清等幾位同志死刑,并且給加上重鐐,不許放風,嚴加防范,等待執(zhí)行。張友清和其他被判刑的同志義無反顧,決定從容就義,紛紛向獄中黨組織表示:“無數(shù)革命先烈在我們前頭英勇犧牲了,我們也決不玷污黨和先烈的榮譽,堅決革命到底!”同時,將犧牲后獄中黨組織的干部配備和斗爭方針作了妥善的安排。后來,由于國民黨與日本人簽訂了“何梅協(xié)定”,華北局勢發(fā)生了急速變化,國民黨憲兵第三團倉惶撤走,死刑未能執(zhí)行,張友清和其他同志才幸免于難。
三
1936年秋,華北上空,戰(zhàn)云密布,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劉少奇主持北方局工作以后,為了派遣大批干部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經(jīng)請示中共中央批準后,將草嵐子監(jiān)獄里關押著的共產(chǎn)黨政治犯設法營救了出來。張友清于9月下旬出獄。10月,北方局即派他來山西,任中共山西工委書記。此時,薄一波回山西擔任了中共山西公開工作委員會書記,專做閻錫山上層統(tǒng)戰(zhàn)工作。根據(jù)北方局的指示,張友清領導的山西工委與薄一波為首的山西公開工委不發(fā)生橫的組織關系,但是在工作上,他們配合得十分默契,薄一波在山西以合法的公開的身份,大力發(fā)展犧盟會組織,張友清即通過中共山西工委把大量的共產(chǎn)黨員派往犧盟會,在犧盟會各個系統(tǒng)建立了黨的地下組織。薄一波取得閻錫山同意,舉辦犧盟會特派員訓練班,派往各縣開展抗日救亡工作。張友清通過山西工委將共產(chǎn)黨員及進步青年選送到訓練班受訓,并在訓練班發(fā)展黨員,建立黨的組織。當犧盟會特派員分赴全省各縣之后,全山西省105個縣,大部分都建立了黨的組織,有70多個縣的縣長,都由共產(chǎn)黨員擔任。這一成績,與張友清領導的山西工委的工作是分不開的。
1937年9月,張友清從延安開完白區(qū)代表工作會議回到太原。根據(jù)抗日戰(zhàn)爭已經(jīng)全面爆發(fā)的局勢,中央和北方局決定成立中共山西省委,張友清傳達了中央的指示精神后,于10月初正式成立中共山西省委,張友清為書記,林楓為副書記。
太原失守前夕,毛澤東指示在山西應分為晉西北、晉東北、晉東南、晉西南四個戰(zhàn)略區(qū)進行抗日游擊戰(zhàn)爭。張友清堅決服從中央的決定,將山西省委一分為四。為了做好組織黨員干部分赴各個地區(qū)的工作,省委在太原雙塔寺召開了有30多名黨員干部參加的會議。張友清動員大家要顧全大局,服從組織決定,到新的區(qū)域后,積極開展工作,創(chuàng)建抗日根據(jù)地。11月初,張友清帶著省委留下來的人員,隨北方局撤到臨汾,后又轉戰(zhàn)到晉西南地區(qū)。為開辟和創(chuàng)建以呂梁山為依托的晉西南抗日根據(jù)地做出了積極貢獻。
1939年3月,閻錫山在陜西宜川縣秋林鎮(zhèn)召開了軍政民高級干部會議(即秋林會議) ,此時張友清已于1月份調任北方局統(tǒng)戰(zhàn)部長,他對內以北方局和晉西南區(qū)黨委(1938年5月中共山西省委改為中共晉西南區(qū)黨委)代表身份,對外以八路軍駐晉辦事處“秘書”名義,住在秋林的上葫蘆村,指導參加會議的黨員和進步勢力,與閻錫山頑固勢力進行斗爭。會議期間,張友清依據(jù)北方局與晉西南區(qū)黨委的指示,幾次專門召集與會黨員秘密開會,及時傳達黨的指示和斗爭策略,并提出了“保持陣地,打開局面”的方針。秋林會議上,黨員干部能及時得到上級黨委的意見并取得斗爭勝利,這與張友清的辛勤工作與領導才干有密切關系。1939年末,閻錫山在山西發(fā)動了“十二月事變”,根據(jù)中央的指示,張友清隨同北方局一起轉移到晉東南地區(qū),緊靠了八路軍總部機關。
1940年4月,北方局在黎城召開太行、太岳、冀南地區(qū)高級干部會議,傳達貫徹中央關于政權問題的指示,制定建黨建軍建政的三大建設任務。會議期間,張友清廢寢忘食,通宵達旦地帶病工作。同志們勸他注意身體,他卻饒有風趣地說:“我的身體就是這樣練出來的!”北方局負責人楊尚昆同志很擔心他的身體,要他回延安去休養(yǎng)。他說:“前方需要我,我還能繼續(xù)在前方工作。” 他雖身體不好,但一直堅持工作,并根據(jù)黨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和自己的工作實踐,撰寫了《加強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具體工作》文章,是年9月,發(fā)表在北方局《黨的生活》第21期上。
1942年1月,張友清調任北方局和八路軍前方總部的秘書長,還兼管婦女、青年工作。2月,張友清又兼任北方局調查研究室主任。對這些繁重的工作,他都任勞任怨,并以一個共產(chǎn)黨員無私無畏的精神,嚴格要求自己,將工作勝利完成。因此,彭德懷副總司令稱贊他是一個非常精干有能力的好干部。
是年5月,在突圍大轉移中,他關心別人比自己為重。他派人通知黨校負責人楊獻珍,率領同志們跟著羅瑞卿突圍,而自己卻因漫長的在監(jiān)牢中導致的雙腿致殘,走路十分困難,最后落入敵人手中。
張友清在日軍“工程隊”逝世后,大家化悲痛為力量,決心繼承他的遺志,將斗爭進行到底。7月23日,日軍將“工程隊”關押的500多名抗日戰(zhàn)士轉移到新成立的“山西特殊教化隊”,企圖通過各種軟化措施,從精神上瓦解他們的斗志。但不管日軍采用什么花招,也阻止不了革命的烈火在鐵窗內熊熊燃燒。7月26日,獄中黨支部在“教化隊”正式成立,支部書記由孫雨亭擔任,支委有彭夢庚、張治等,秘密進行抗日活動的黨員發(fā)展到33人。1943 年7月,在中共太原地下組織的接應下,孫雨亭、黃新發(fā)、王景榮等同志安全逃出太原。隨后,其他活著的一些同志在黨的接應下,也陸續(xù)逃了出來。但是,有不少同志慘死在敵人的魔窟。據(jù)資料統(tǒng)計,八年抗戰(zhàn)中,“太原日軍工程隊”轉送并屠殺我抗日軍民在萬人以上,張友清就是被折磨致死的其中一個。
歷史將永遠記著這筆血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