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田勇 劉旭
4月15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意向創(chuàng)始成員國確定為57個。亞投行作為一個向亞洲國家和地區(qū)政府提供資金、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的區(qū)域多邊開發(fā)機構,將能幫助亞洲國家完善基礎設施并實現經濟發(fā)展。然而,作為首個由中國主導成立的多邊金融機構,其更深遠的影響在于它有助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構建與時俱進的國際金融新秩序。
夯實人民幣國際化
亞投行被認為是中國人民幣國際化戰(zhàn)略的重要一步。雖然亞投行目前主要是以美元為基礎來募資和結算,但中國作為主要出資國和最大股東,可以利用其影響力推動亞投行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載體。
一種貨幣的廣泛被接受須由該種貨幣能夠購買到的商品作為基礎。美國通過石油—美元體系確保世界對美元的高度需求,美國的教育、文化與高端制造業(yè)也促使世界各國保持對美元的旺盛需要。
人民幣目前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使用比例仍然較低,僅為1.47%,一方面與人民幣尚未完全實現自由可兌換有關,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國目前出口仍以低端制造業(yè)為主,產品可替代性強,在支付手段等條件上議價能力較低。
而亞投行旨在促進亞洲區(qū)域建設互聯互通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主要投資公路、鐵路、港口、油氣運輸、通信和電力電網等領域,均為我國具有競爭優(yōu)勢的領域,如高鐵技術。因此,亞投行的建立,將刺激亞洲國家對我國基建產品的需求,夯實人民幣國際化背后的商品基礎。另一方面,基礎設施的健全將促進我國與亞洲各國的貿易往來,有助于提升人民幣結算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比例。
另外,亞投行運營資金除來自于設立時成員投入的初始資本外,主要通過發(fā)行債券籌集。對于由中國公司承建的項目,亞投行將鼓勵通過發(fā)行人民幣債券進行融資。這既能降低跨境借貸中幣種錯配帶來的匯率風險、進一步提升人民幣結算比例,還可使人民幣的職能從結算貨幣上升到融資貨幣,增加人民幣持有收益,提高人民幣吸引力,助其進一步成為儲備貨幣,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
當然,亞投行的建立對于人民幣國際化的另一個重要途徑——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籃子也將產生積極影響:人民幣在國際結算與融資中的占比上升將促使人民幣兌換更加自由,更能滿足IMF設立的加入條件。另外,亞投行受到包括歐洲國家在內的各國青睞,折射出現有金融體系、機構等已不能適應和滿足國際經濟發(fā)展以及成員對金融資源的需求,其建立將促使IMF加速修改SDR構成在內的自身改革。
提升中國金融話語權
IMF作為當前世界最為重要的金融多邊機構之一,從1945年成立伊始便一直代表與維護著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與秩序。
美元作為國際貨幣使美國享受了諸多特權,非常容易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獲取利益。隨著經濟全球化與世界多極化,這一金融秩序安排已逐漸成為全球經濟穩(wěn)健發(fā)展的阻礙,尤其無法反映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日益提升的地位。
以IMF為例,美國是IMF的最大股東,擁有17.69%的表決權,而我國僅占4%,不足美國的四分之一。而以名義GDP總值計算,我國GDP已超過美國的一半。我國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地位與話語權并沒有相應提升。亞投行的成立,將促進我國參與構建國際金融新秩序,提升我國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話語權。
亞投行雖然是屬于所有成員的銀行,而我國也明確表示無意將其變?yōu)檩敵龃髧庵镜墓ぞ?。如果按照亞洲國家和域外國?:3和按照GDP規(guī)模的出資模式,中國有可能出資33%,成為亞投行當之無愧的最大股東。亞投行作為首個由我國主導成立的多邊金融機構,將為中國提供理想的發(fā)聲平臺。
“一帶一路”從地理上連接各國,亞投行則通過共同投融資的方式將各國的貨幣與金融系統(tǒng)連接在一起。作為區(qū)域內最大的國家,我國金融政策的外溢性將通過亞投行顯著增強,從而提升我國的話語權。由此看來,亞投行將為我國提供金融治理平臺與機制。
另外,亞投行將面向全球招納金融人才。而在亞投行的運作過程中,大量的結算與投融資業(yè)務也將促進區(qū)域性金融中心的形成。我國經濟雖然已在世界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在國際機構協調以及在參與管理一個多邊金融組織上仍然缺乏經驗。
亞投行將吸引具有國際視野與項目經驗的金融管理人才,也將幫助我國積累國際組織的治理經驗,還有助于我國的商業(yè)銀行、評級機構等配套性組織走向國際市場,對我國今后承擔更多國際金融事務維護國家利益與提升金融話語權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認為,亞投行的成立將促進現有金融秩序的改變。2010年,中國嘗試將人民幣納入IMF的SDR一籃子貨幣的努力,被美國以“貨幣自由化程度不夠”為由否決。今年,IMF將再次討論將中國納入SDR一籃子貨幣事宜。亞投行若能與IMF形成競爭,推進IMF改革的落實,將進一步提升我國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話語權,形成良性循環(huán)。
從這個意義上說,亞投行的設立本身已經是一種勝利。
且不說亞投行在對基礎設施的投資中對人民幣跨境使用的助推,或是基礎設施健全后亞非歐地區(qū)經貿一體化給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廣闊空間,個人認為,亞投行的成立本身已經推動現存多邊金融機構與國際金融體系的積極變革,從創(chuàng)造新秩序與改造舊秩序兩方面助力我國建立國際金融新秩序與提升話語權。
亞投行從設立之初到今后運營中的每一項工作,都是我們從未遇到過的全新挑戰(zhàn),也蘊含著許多的能力與機遇。我們要承擔起大國責任,與其他成員一道,以專業(yè)精神與包容態(tài)度將亞投行建設成為助力亞洲共同發(fā)展的合作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