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對于愛好旅游的人來說,知道的人并不多,感興趣的人就更少了。但它卻備受世人矚目,不是因為風景秀麗,而是因為其“隱士文化”。
從西安城往南約一小時的車程,就到了終南山。終南山屬秦嶺山脈的一段,西起寶雞市眉縣,東至西安市藍田縣。“天下修道,終南為冠”,終南山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修道勝地。它既是佛教的策源地,也是道教的發(fā)祥地,不少高僧大德多聚于此,姜子牙、陶淵明、王維等歷史名人也都曾隱居終南山。即便是現(xiàn)在,也有數(shù)以千計的隱士“藏居”于此。
一位關(guān)注終南文化多年的終南文化愛好者說:“這里的隱士規(guī)格很高,一般都是國師級。而且,終南山有所謂的‘秘境’,在這里修道易成,因為終南山有‘加持力’?!?與古代那些以入世為目的的假隱者不同,當今終南山中的隱士多數(shù)是真正的隱士。他們隱居不是為了求官、發(fā)財,而是為了修身弘法,擺脫世俗的糾纏和污染,以獲得心靈的純潔和寧靜,了悟生命和自然的真諦。
在某個不知名的山谷中,在一個不起眼的山洞里,在一片巴掌大小的田地頭的茅屋里,都可能藏住著隱士。一縷孤獨的青煙裊裊升起,一曲清遠幽長的笛聲回蕩繚繞,一聲狗叫伴隨著主人的輕笑,幽暗的屋里誦經(jīng)讀書聲終日不絕……他們吃得很簡單,自己動手種的蔬菜,從附近村民手里買來的油鹽醬醋,基本不吃肉,每日一餐,過午不食。他們的“工作”,主要是打坐、誦經(jīng)、讀書、撫琴、吟詩……
東晉名士陶淵明的名作《飲酒》是隱士文化詩作的巔峰之品,“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超凡脫俗的境界,就是隱士清修生活的真實寫照。
不過,近年來,終南山作為修道勝地的“秘境”正在被破壞,變得喧囂起來。
2009年,美國著名作家、漢學家比爾·波特的“中國尋隱之旅”《空谷幽蘭》出版。該書描述了作者親身探訪終南山等地中國現(xiàn)代隱士的歷程,引起社會的廣泛關(guān)注。受此影響,有些成功人士、厭世人士以及受了挫折的人離開城市來到終南山,尋找內(nèi)心的寧靜、思考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更有眾多媒體派出精兵強將,不畏艱辛,深入終南山腹地遍尋隱士足跡,揭秘隱士生活,揭示隱士的內(nèi)心世界,以滿足讀者的好奇心。
不少戶外愛好者也紛紛效仿,進山“尋隱士”。他們造訪時,不顧隱士“止語”禁忌,亂丟垃圾,隨便采摘隱士賴以維持生計的瓜果蔬菜,讓偌大的終南山不再清凈。為了尋找更寧靜的清修之地,已有不少隱士搬離終南山,去了更遠的其他山谷。
其實,隱士入山修行,大眾進山“尋隱”,都反映了世俗大眾對于生活本真的追問與心靈歸屬的追尋。無論身在喧囂的城市,還是清幽的山谷,心靈上的修行,無一刻不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