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進
1941年,抗日戰(zhàn)爭進入最艱難時期。日軍先后兩次在山東野蠻推行“治安強化運動”,對魯南、魯中、清河等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秋天,日偽軍將“掃蕩”的重點轉向沂蒙山區(qū)。9、10月間,父親和陳光率師部經四天強行軍,到達臨沂青駝寺。父親在這里主持召開了山東軍政委員會的第一次會議,研究了115師和山東縱隊建立統一指揮的問題,并對秋季反“掃蕩”進行了部署。
2000八路軍悄無聲息突出重圍
11月初,駐山東的侵華日軍第12軍司令官土橋一次中將糾集3個師團、4個旅團的日軍主力,再加上偽軍,共5萬余人,對沂蒙山區(qū)進行“掃蕩”。這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軍在山東敵后發(fā)動的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掃蕩”,也是父親主持山東軍事工作以來面臨的一次嚴峻考驗。
11月4日,日軍從沂蒙山區(qū)西部的蒙陰縣城出發(fā),偷襲山東縱隊機關駐地馬牧池。經過苦戰(zhàn),山縱機關分散突圍,隨后向北部的泰山地區(qū)轉移。為了防止落入日軍之手,山縱機關的電臺砸了,密碼本也燒了,因而同友鄰部隊失去了聯系。
當時,115師師部、山東分局和山東戰(zhàn)時工作推行委員會(簡稱戰(zhàn)工會,相當于省政府)機關共2000余人仍駐扎在沂南縣留田村一帶,而戰(zhàn)斗部隊只有一個特務營。這時,日偽軍正逐步向留田逼近的情報不斷從四面八方傳來。
5日拂曉,臨沂、費縣、平邑、蒙陰、沂水、莒縣的日偽軍,兵分11路,在飛機、坦克掩護下,從四面八方向留田合圍。下午,最近的日偽軍離留田只有七八里,遠的也不過十幾里。特務營已經在留田周圍的山頭、隘口,構筑工事,實施警戒,形勢十分嚴峻。
在留田東南面一個叫牛家溝的小村子里,父親主持召開軍事會議,研究對策。
會議集中討論如何突出重圍。大家一面看地圖一面討論。概括地說,提出的方案有四:一是向東,過沂河、沭河,進入濱海根據地;二是向北,同山東縱隊會合;三是向西,進入蒙山;四是分散突圍。但是沒有一個人是主張向南的,因為南面是臨沂,是敵人的大本營。因此,人們在考慮突圍方向時,自然而然地把南面排除掉了。
然而,父親的主張卻正是向南。他分析了敵情,綜合了大家的意見。東面,沂河、沭河已被敵人嚴密封鎖。北面,敵人正瘋狂南壓,而且處于國民黨軍隊控制中。如果我們北上,很可能遭到日、頑的兩面進攻。西面,臨沂通蒙陰的公路已經成為敵人戒備森嚴的封鎖線。而南面呢,正因為是敵人的大本營,可以出其不意。既然日軍把兵力都集中到了沂蒙山區(qū),其大本營必定空虛,那里倒可能安全一些。父親主張,先向南突圍,跳出包圍圈,然后向西,進入蒙山南部。
按照父親提出的方案,這2000多將士悄無聲息地通過敵人的三道封鎖線,突出了重圍。行動中沒有開一槍,也沒有損失一兵一卒。同行的有一位德國進步記者叫希伯。突出重圍后他高興得像個孩子,對陪同他的谷牧說:“這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夜晚,比在西方參加過的任何一次晚會都更有意義,更值得紀念。我一定要把這一段奇妙的經歷寫出來,告訴全世界?!彼麑懙奈恼虏痪冒l(fā)表在115師的《戰(zhàn)士報》上,題目叫《無聲的戰(zhàn)斗》。
“翻邊戰(zhàn)術,不是戰(zhàn)術,是戰(zhàn)略”
父親率部在沂蒙山區(qū)由西向東,從南到北,同日偽軍兜圈子。他經?!耙詳碁檩S心轉動”,同一路日偽軍保持不即不離的狀態(tài)。有時,日偽軍剛剛從東面出村,他就帶著隊伍從西面悄悄地進了村,日偽軍燒的開水還是熱騰騰的。這樣做的好處是對這一路日偽軍的行動了如指掌,而日偽軍卻料想不到他們日夜尋找的八路軍就在他們的屁股后面。因此,他認為在反“掃蕩”中,跟著敵人走往往比較主動,而被敵人追著走,往往陷入被動。但是,由于敵強我弱,在敵人“掃蕩”時,有時也會出現被敵人追擊甚至合擊的被動情況。他認為在這時最重要的是盡快擺脫敵人。
一天,在指揮所附近又發(fā)現了敵情。父親立即率部向馬牧池方向轉移,途中遇到一條河,河上架有一座只容一人通過的獨木橋。隊伍要過橋,只能改為一路縱隊,行軍速度大大減慢了。按這個速度,不等隊伍過完,敵人就可能追上來。父親來到河邊,把作戰(zhàn)參謀侯向之叫到身邊說:“這樣過不行,要動一動腦筋。你沿著橋從河里趟過去,看看水有多深。”侯參謀脫掉棉褲,一下水,感到像刀子一樣扎人。他咬著牙,一步一步趟過了河。水不過齊腰深。此時已過立冬,水雖然很涼,但人完全可以過。父親立即下令,全部徒涉。于是,一路縱隊改為橫隊,部隊很快就過了河。
過河后,有的參謀建議把橋拆掉,以免被日軍利用。父親下令:留著它。同時派人把河兩岸的腳印都掃掉,消除涉水的痕跡。
父親身邊的參謀人員都明白了他的用意,高興地去執(zhí)行命令了。日軍慣于按條令機械辦事。有這樣一座橋,他們便會順著橋走。如果沒有了橋,倒反而會逼著他們徒涉。顯然,讓敵人從橋上慢慢通過對八路軍更為有利。
父親指揮的沂蒙反“掃蕩”,特別是留田勝利突圍,是他1942年正式提出的翻邊戰(zhàn)術的成功實踐。所謂翻邊戰(zhàn)術,是“敵進我進”原則結合山東抗戰(zhàn)實際的產物。據中聯部原副部長王力回憶,毛主席在談到山東抗戰(zhàn)時曾這樣評價父親提出的翻邊戰(zhàn)術:“敵人蠶食了,是面向根據地,還是背向根據地?羅榮桓的翻邊戰(zhàn)術,不是戰(zhàn)術,是戰(zhàn)略。他掌握山東局面以后,敵人越蠶食,根據地越擴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