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克信
人的一生,高壽者一百多歲,超過一百二十歲的老壽星,實屬罕見。無論是長壽者還是因各種原因而早逝的人,在他們的生活歷程中,不可避免地都會經(jīng)歷無數(shù)次的“愉快”和“煩惱”。有的人一生中“愉快”多于“煩惱”,有的人“煩惱”多于“愉快”,它們因人不同,并不一樣。但世界上,從古至今,一生都快樂和煩惱一輩子的人,是絕對沒有的。
人的一生如果沒有“愉快”和“煩惱”的伴隨,生活將單調(diào)無比、情趣全無。正因為有了它們,人生才會豐富多彩,所以我把“快樂”和“煩惱”比喻為是上帝賜給每一個人終生享用的“生活調(diào)味劑”。
社會猶如大海,人生就像一葉小舟,始終飄浮在這個海面上。而駕馭這條小舟駛向人生目標(biāo)的,并不是他人,而正是自己。
“快樂”與“煩惱”都是海面上的風(fēng),“快樂”是人生小舟所愛的“順風(fēng)”,而“煩惱”則是小舟不希望出現(xiàn)的“逆風(fēng)”。人生的小舟就是在無數(shù)次的時而“風(fēng)平浪靜”、時而“順風(fēng)順?biāo)薄r而“逆風(fēng)而行”的狀態(tài)下,在“快樂”與“煩惱”互相交替形成的“波浪”中,駛向自己的終極目標(biāo)。
“快樂”與“煩惱”不但相交替,而且還能相互轉(zhuǎn)換。當(dāng)一個人戰(zhàn)勝洶涌的“煩惱”后,快樂隨之而至,所以就有了“苦盡甘來”這句成語,可是當(dāng)一個人享受“快樂”無度,忘乎所以時,“煩惱”也許就會悄悄來到身后,因而又有了“樂極生悲”這句醒世恒言。
“快樂”有益健康,“煩惱”令人傷身勞心。
“快樂”與“煩惱”從何而來?它可能來自坎坷的經(jīng)歷,可能來自不公的遭遇,也可能來自愛情和工作。總之,經(jīng)濟生活、家庭生活、人際交往,方方面面,都有可能是“快樂”與“煩惱”的滋生原。
殊不知,更多的“煩惱”卻來自人的自身。
“煩惱皆因強出頭”,一語道破了所有“煩惱”的成因。主觀認為自己比他人都強,或者“應(yīng)該”比他人都好;自己都對、他人都錯,眼睛里容不下一粒沙子,心胸狹窄,事事不滿足并耿耿于懷……快樂何來之有?
心理不平衡,用現(xiàn)代的詞匯來說,就是沒有“平常心”,就是缺少對人和事所具備的“淡定”心態(tài),這是自找煩惱的根源。
有句話說得好,“快樂自己創(chuàng)造,煩惱不要自己找”。意思再明白不過了,快樂也好,煩惱也好,主動權(quán)完全在自己心中。
生活中,如何去戰(zhàn)勝“煩惱”換回“快樂”?
胸襟開闊,遇事不要斤斤計較;不要全往好處想,兌現(xiàn)不了就“煩惱”;也不要全往壞處想,喪失自信也“煩惱”。對己嚴(yán)而對人寬,抱著“比上雖不足,比下卻有余”的理念,就有了“任憑風(fēng)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的情懷,就掌握了“快樂”與“煩惱”我做主的主動權(quán),就有了化“煩惱”為“快樂”的本事,生命之舟就會駛得更順、更遠、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