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雄
就當前的語文教材來看,很多語文知識點都以散點的方式分布其中,都是隨著課堂的教學進行點點滴滴的穿插和滲透的,讓學生能夠在語文實踐和學習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理解并掌握語文基礎知識點。筆者也以為這樣的基礎知識滲透教學方式對于學生而言是非常有利的,教師通過教學牽引出相關的語文知識,巧妙抓住機會,與學生探討,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相應的語文知識。
一、從文本中獲得語文基礎知識
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不能只是停留在對語文概念的抽象理解上,而是要通過語文教材文本中的實際例子,讓學生具體感受、品味和體會,才能更加透徹、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同時更加準確地加以應用,實現(xiàn)知識向能力的有效轉化。例如,對于字詞的理解,除了要會讀、會寫之外,還要能夠放在文本的段落中理解、體會和推敲其具體的語境意義和作用。
解讀課文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基本功,想要把握文本,就必須從文本出發(fā),這是一個體悟語境的問題。而對于文本的體悟,對于語意的理解,又不是那么隨意,多半都帶有閱讀者的主觀意愿,它就是主觀的體驗。這也就是說,我們語文課的教學,教師不能越俎代庖,以自己的主觀體驗來代替學生,要讓學生從語境出發(fā),體驗并接近客觀。
二、從語境中獲得語文基礎知識
想要真正了解文本的實際含義,就必須“走進去,走出來”,走進文本的語境,再走向文外的語境,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了解作者所處的年代,分析作者的經歷等。作者對于語言的應用、作者的感受,都是有當時的客觀根據(jù)的,絕不能隨意地去猜想。例如,“孤獨”這一個詞,它在不同的語境中表達了完全不同的孤獨,《孤獨之旅》中“孤獨”,是他脫離了人際交流的孤獨,而《傅雷家書》中的“孤獨”,則是音樂使他思維抽象化之后得到的另一種更真諦的東西?!肮陋殹彪m然是孤獨,但是還是擁有各種各樣的類型,是單純一個詞義所無法概括的。因此,對于學生而言,文本中的文義遠比詞義更要緊。
三、從實踐中獲得語文基礎知識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科目,因此,進行語文實踐活動是讓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有效途徑。因為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是自主地在學習,個體凸顯較強,很多語文知識都是學生在自己身心的共同努力下“接受”到腦海中的。而且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并沒有直接感受到語文知識的煩瑣和抽象,而是在無意中就應用語文知識。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