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字是會意字,在中國,孝的觀念源遠流長。甲骨文中出現(xiàn)的“孝”字,好像一位面朝左,長著頭發(fā)的駝背老人,身前一個孩子,似乎在用頭扶持著老人。似乎可以見到“子”雙手舉起,并向下動作,作出磕頭的樣子,給老人請安。
我們再把孝字分解開來: 上為老,下為子。
小的時候,可以這樣解:上面“老”顧不得自己,卻把“子”整個庇護在身下,為“子”遮風擋雨,撐起一片藍天,全力使他們幸福、快樂。
長大了,上邊的“老”字和下邊的“子”字,又可以這樣解:“子”字成了“老”字的全部支撐,“子”字把“老”字整個兒背了起來。也就是說子女要把照顧老人,安頓老人的責任承擔起來,讓他們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