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若夕
人們印象中的詩人,往往是浪漫有情調或是個性突出、神采飛揚的人,但王小妮不同,她的詩如同她的人:樸素純粹,從容有耐力。
她的丈夫徐敬亞說,她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傾聽者。而縱觀她寫作的這數十年,都是一個生活的旁觀者,如同記錄一般地寫作。詩人的傾聽姿態(tài)一直延續(xù)到她的教師生涯,在海南教課的八年,她寫了兩本《上課記》,關注的是每一個平凡的學生、每一件細微的小事。有人問她為什么總是關注那些慢而小的隱秘事物,她的回答是:“我們的文化長久只注目大事件,忽略了個體?,F在,該俯身聽聽狂風驟雨下葉子們卑微的聲音。”
一件私人的事
百度一下王小妮,會發(fā)現這個已經有四十年詩齡的詩人異常淡泊。她認為寫詩完全是一件私人的事,從不費心去留心公眾,也不想被公眾關注。
她的詩與日常生活連為一體,而她本人也極端生活化,即使參加詩歌節(jié)的頒獎禮,也是純素顏出現,平靜寡淡,幾乎看不出悲喜。很多人對王小妮的了解,都來自于徐敬亞的文字。徐敬亞說她像街頭上任何一個人那樣,安靜地洗衣、煮飯,讀一些字,寫一些字。但她又和普通人有些不同:她不會下任何棋打任何牌,沒有飾物也沒有化妝品,不會騎自行車,甚至這一生從未去過理發(fā)店。
王小妮1955年出生于吉林長春,14歲時跟著父母下放到農村。1974年,她作為知青在吉林九臺插隊,在地里干活。有一幅舊照片,是她挽著衣袖和褲腿,和兩個女青年在鏡頭中笑——那是她的青春歲月。
王小妮最初被發(fā)現的才能并不是詩歌,而是她的畫。她當時在編輯一份知青小報,也因此成為那個縣里聞名山野的小畫家和文人。直到1978年,她離開縣城到吉林大學讀書。彼時的王小妮,對寫詩有著非凡的熱情,她于1980年參加了首屆“青春詩會”,還跟吉林大學的其他六人一起組成了名叫“赤子心”的七人詩社。
這六個人中,就有徐敬亞。根據徐敬亞的回憶,那時的王小妮總是低著頭,在紙上奮筆疾書,她幾乎一天可以寫出十幾首詩。每次寫完了,她走過徐敬亞的桌旁,飛快地將寫了詩歌的紙放在他桌上,還會在紙上寫“傳閱”二字。
上世紀80年代,王小妮作為朦朧詩人與北島、顧城、舒婷等一起登場。在這串星光熠熠的名單中,她的名字不算耀眼。在那個推崇英雄和浪漫的年代,她的詩歌就在書寫日常生活的玲瓏與平靜。但那時她文字的靈性與力量已初見端倪,她并不是一個只能寫白色炊煙的村姑,平凡的語句中總是深藏著銳利的鋒刃,不乏內涵與深度。
詩不是生活
王小妮最初的詩歌處處都是善意,清新如一顆露珠,但大學畢業(yè)后她很快就目睹了社會的丑惡與可怕。1983年徐敬亞因為發(fā)表了《崛起的詩群》而遭到大規(guī)模批判,王小妮因為徐敬亞也被牽連。
王小妮生平第一次陷入這樣的批判當中,驚嚇和恐懼交織。驚恐過后,1985年3月,王小妮寫了一首《愛情》。作為一個獨立的新女性,她在多數作品中對徐敬亞都是用“你”來稱呼,或者直呼名字,以她的性格,原本很抵觸用“愛情”這種充滿世俗意義的詞。但這一首詩,她用了這個詞作為標題,這無疑是王小妮在銳利反抗,是表達對批判的不滿,也是對丈夫的支持。
他們來到了南方,在深圳生活。但那不是他們最后一次被批判,1986年冬天開始的“驅徐運動”持續(xù)了整整七個月,而后兩年,徐敬亞在南北之間往返。王小妮在這樣的精神與物質的雙重苦悶重壓之下,修煉出了出塵的品性。對她而言,生活是一場修煉。這一切都成了她詩歌的素材,1988年她出了一部非常優(yōu)秀的詩集《我的悠悠世界》。
王小妮將生活和詩歌分得很清楚,她說詩歌不是生活,詩人不是身份也不是職業(yè),而是一種屬性和要求。她首先全心全意地作為妻子和母親熱愛著自己的家庭,與菜市場、洗衣機和煤氣爐周旋。徐敬亞說她是這個家庭24小時的鐘點工。一個全天候的母親,一位全日制的妻子。在這些身份之后,她才是一個詩人。
王小妮在廚房的墻上貼一張紙,炒菜時突然有了靈感,就連忙提筆寫幾句。午夜夢回,也在黑暗中摸索出紙條,寫出腦海中閃過的句子。
在王小妮的世界里,精神食糧是大過金錢的。徐敬亞這樣說她:“在最看重名聲與利益的年代,她幾乎不用與自己的私念戰(zhàn)斗就可以安然默默地寫作?!?/p>
讓徒勞發(fā)生
對王小妮來說,這樣的生活并沒有任何不妥,她安定而滿足。2002年春天,她和作家崔衛(wèi)平聊天,崔衛(wèi)平說:你能做老師,因為你能循循善誘。王小妮心動了:“我想試試。”
王小妮想知道在后一代人的身上,理想主義是否還有空間。2005年,她來到海南大學,半年教書,半年寫作。王小妮上課從不點名,對學生幾乎是放養(yǎng),有興趣了你就來,甚至考試寫不完也沒關系,只要寫清楚為何寫不完就好。
她給學生布置關于“夢想”的作業(yè)。一個叫梁毅麟的學生這樣回答:“保持正直、清醒和善良,到死。死時能對自己微笑,不對任何人懷有愧疚?!痹凇瓣P于夢想”的上課筆記中,王小妮摘錄了學生們八十多個夢想。她珍惜它們。
在寫作課上,她提示學生不要展示所謂文采,要詆毀和清除“好詞好句”,直接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原本的感覺,并在這其中生發(fā)對語言的敏感。王小妮篤信,沒有新感受的不斷發(fā)現,文學當然是死路一條。
王小妮后來在課前安排十分鐘的時間談新聞,講時事,“因為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所有事件,都關乎我們活著的背景和未來?!蓖跣∧葸€是一個絕佳的朋友,她定期請學生到家里來,有點主題沙龍的味道。
王小妮教詩歌的時候會淡化詩人的身份,因為不想讓學生將詩人看得太高。她一遍遍地跟學生們說金錢并不是最重要的東西。她所給予學生們的,很多都是他們日后才能領略到的東西。有人打擊她:你做這些都會白費,他們走出校門,很快會被社會吞沒,喪失自我,隨波逐流。王小妮不相信人人如此,她非常平靜地說:“如果它完全是徒勞,也要讓這徒勞發(fā)生?!?/p>
在王小妮教書的八年時間里,她將自己在講臺上的啟蒙嘗試和與學生交流的課堂片段集結成書,出版了兩本《上課記》。當年鼓勵她做教師的崔衛(wèi)平不吝對《上課記》的贊美,“詩人王小妮轉而從事教育,她把工作變成了一首教育詩。她在課堂上發(fā)現的詩意,比十個春天還要多。”
王小妮有一次給學生布置作業(yè):寫寫1966。有個學生問:為什么是1966,六六大順嗎?她愣了一下。但當天下午,那個學生就問了家人,一下子知道了很多事,因為長輩們從沒忘記。1998年到1999年王小妮為這一年寫下了11篇短篇小說,一直到2014年,這些故事集結出版,書名就叫《1966年》。11個故事里沒有殘酷和控訴,都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比如兩個姑娘為進城看場電影做了精心準備,到了城里發(fā)現因為鬧革命,影院早已做他用……她的故事和她的詩歌一樣,從最小的細節(jié)入手,講述最普通的人。她的文字輕得像雪花,故事卻重得像巖石,就是在這樣的輕重之間,讀者不經意間就能感到某種刺痛,看到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1966年。
對王小妮來說,1966年的記憶是11歲的她忽然不上學了;是寫滿字的帶紅叉和驚嘆號的大字報;是突然聽說有不少人用各種方式自殺;是父親的再三叮囑:不能記日記……她還打算寫一本關于1967年的長篇,寫一個少年和17顆流彈的故事。
當然,王小妮還是一直在寫詩。對她而言,詩歌沒有任何目的,未必會發(fā)表出版,很多詩,她寫了之后就放在抽屜里,多年之后才拿出來。
這么多年來,王小妮一直安靜寫作,躲避名利紛爭,逃離媒介,逃離公眾,也逃離所謂的詩人圈子和流派。她常常被人們忽略,因為根本不出現。她不喜歡被關注,也不希望自己的詩帶有企圖,“企圖一露頭,就是毀壞詩的開始。”
如今,她已經不再教書。住在深圳的她有一個花園,每天精心照顧那些花花草草。
養(yǎng)樹澆花、洗衣做飯——王小妮是一個如此普通的人。靜默寫作、聆聽狂風驟雨下葉子們卑微的聲音——她又是一個如此與眾不同的人。
(圖片由CFP提供 ?編輯 ?張秀格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