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122-02
說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我們自然會想起蘇軾稱贊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詩情畫意是一種純美的境界, “詩”與“畫”對應, “詩”與“畫”互通,詩可以為畫“點晴”,畫也能解味詩旨。傳統(tǒng)的古詩教學,我們一直在走模式化的道路:“知詩人,解詩題,讀詩句,明詩意,悟詩情”,如果所有的古詩教學都套用這樣的模式,必然會使意蘊悠遠的古典詩詞變得淡而無味,也必然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所謂教無定法,任何一種模式都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準,古詩詞的教學更應根據(jù)每首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思想意境而定。在教學一些意象豐富、畫面感強的古詩時,可以嘗試引入圖畫,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圖畫,強化對詩的理解,感受詩的神韻,領略詩的意境,使他們更深刻地領悟到詩詞內(nèi)在的精髓,也更能調(diào)動他們學習古詩的積極性。
《望天門山》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材第21課中的內(nèi)容。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首詠景名篇。這首詩意象鮮明,音韻和諧,讀來朗朗上口。教學時我采取“詩畫結(jié)合”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詩意,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教學片斷如下:
一、整體感知畫面美
1.一首詩就是一幅畫。如果說這首詩是一幅畫,畫里都有些什么呢?
2.請同學們再輕聲讀詩,邊讀邊用筆畫出詩中寫景的詞語。
學生邊讀邊畫,然后.全班交流。
教師相機課件出示詞語:天門、楚江、孤帆、日。
3.請同學們再去讀讀詩句,想象這些畫面。然后指名朗讀全詩其他同學體會畫面美。
二、感受山的雄偉、水的奔騰
1.人們都說詩畫不分家,那就讓我們一起當一回小畫家,把詩人所看到的景象畫下來。你認為天門山是怎樣的山?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2.是啊,名為天門,必為天之門戶也。(師板畫天門山。)詩中哪一句寫到這天門山?(出示第一句)
3.傳說中這天門原是閉合的,只因一把利劍以不可抵擋之勢將它劈開。再讀讀這句話,你感受到了么?
4.讓我們在頭腦中想象著奔騰東去的楚江水,再讀一讀。
5.這又是怎樣的水??!詩中哪一句寫到了水?是誰讓洶涌不可擋的楚江“至此回”呢?理解“至此回”。教師指名讀。(出示第二句)
6.看,湍急的河水流到這里受到了山的阻擋。閉上眼睛,我們邊聽音樂邊想象這樣的畫面。
7.音樂是流動的畫,你看到了怎樣的一幅畫面?指名答后再讀。
8.你們讀出了山的氣勢,水的澎湃!詩中還有哪兒讓你感受到了這樣的氣勢?
9.(師板畫兩岸的青山)這又是怎樣的山呢?僅僅是綠嗎?你是從哪里讀出來的?
10.教師繼續(xù)板畫孤帆和太陽??纯蠢蠋熡之嬃耸裁??怎樣的小船?怎么行駛的?從孤帆你還能聯(lián)想到什么?(預設:作者在這船上欣賞風景,被美景陶醉了,寫下這流傳千古的佳作。)
以上是我教學這首古詩的一個片段,事實證明,學生對這樣的詩畫結(jié)合很感興趣,無論是邊讀邊畫體會這首詩的畫面美感還是全詩學完后的自由配畫體會詩的意境,學生們都比以往認真,很多同學不僅能當堂背誦下來這首詩,還能一邊手指著所畫的畫一邊給大家講對這首詩的理解。不再是生硬的死記硬背詩意。這樣的理解是水到渠成的,這樣的領悟也是自然而然的。
我想,古詩詞教學除了引導學生品味琢磨詩人遣詞用字的巧妙、詩詞文字之華美外,更為重要的是引領學生領會詩的意境,感悟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正所謂“詩言志”。不深入體會詩詞的意境,是難以理解詩詞的內(nèi)涵、領略詩詞的魅力的。我們知道,古人是很含蓄的,古代詩人通常不會在詩歌中直接表達自己的感情,而要在自然或社會的景象中找到合適的載體,借對自然景物的描述或社會場景的表述來蘊藏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因此詩人筆下的形象都凝聚著情感,這種情與景的交融就成就了詩詞的意境美。而這意境僅用語言是不能傳達的,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古詩 “詩中有畫”的特點,用畫來將這抽象的意境具體化、形象化,這樣可以喚起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詩詞中蘊含的意境,領會詩人心中的所思所感。
當然,這種詩畫結(jié)合學習古詩,最好能夠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配上相關的圖片和音樂,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那效果會更好;課后的作畫,如能取得美術教師的配合和支持,或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上以“詩配畫”作為一個學習古詩的專題,同樣能夠?qū)W習效果提高一個層次。也更能體現(xiàn)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整合,體現(xiàn)大語文觀。
在古詩詞的教學實踐中,我深感“詩畫結(jié)合,以畫悟情“的教學方法,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鑒賞能力,陶冶學生性情,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朗讀和背誦能力,教學效果相得益彰。我國古詩的內(nèi)容極為豐富,古來亦多有詩畫并稱者,詩情畫意豈能截然分開。作為小學生,不僅要能吟誦古詩,還要能用畫筆為之配畫,以表現(xiàn)對古詩的理解?!霸娭杏挟?,畫中悟情”,不僅是對古詩形象的解說,更是古詩意境的再創(chuàng)造。這樣的古詩教學不但能激發(fā)學生參與背誦古詩、了解古詩的興趣,更因注重營造輕松愉悅的藝術氛圍而促進了學生對古詩的欣賞和想象繪畫能力。不過這里并不是說它是所有古詩教學皆可用的,比如有些實物意象較少哲理意義強的古詩,如《游山西村》、《題西林壁》,用此法顯然不夠合理。還是那句話,教無定法,貴在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