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考生
人類的文化生活發(fā)展至今,形形色色的文學作品不絕如縷。有時我們會給文學作品分分類,比如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等等,仿佛作品與作者的風格都能夠被界定。然而隨著市井生活的變化,文學創(chuàng)作內容的創(chuàng)新,很多時候作品與作者并不能被簡單地歸類了。
作品的內容、作者的人品和個性,都是多余的,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并不絕對一致。
藝術源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文學作品作為藝術形式的一種,有時是生活原本的寫照,有時卻也是生活扭曲面的臆想和判斷。法國作家加繆在其代表作《局外人》里,用夸張而荒謬的筆法刻畫了一個情感缺失、道德喪盡的可憐蟲默爾索,文風諷刺至極,這部風格獨特,見解犀利的作品,直接將作者推向世界文學的最高地位——諾貝爾文學獎。那么,難道作者本人也像書中文字風格那么諷刺,那么擅于挖苦嗎?我們可以從他的其他作品中尋找答案。加繆在哲學界也有很大的地位,源自他的一本哲學名著——《西西弗的神話》,書里的他搖身一變,從一個文學怪才變成了一個理性聰慧的哲學大師。書里,他的論點客觀而具有深度,行文冷靜悠遠,給人以啟迪。這兩種不同文風都出自同一個人,更有趣的是,加繆在《西西弗的神話》里,花大量筆墨介紹和解析了“荒謬”二字,這不正就是他對自己作品的解讀嗎?可見,真正的大作家并不滿足一種文風,而是為文局促或下筆悠遠,他都能掌握。
其次,作者的人品并不總是一樣的。換言之,作者隨著其閱歷的增長而成長,他的作品也隨著他的成長而成長。普遍來說,人在年輕時所寫的文章往往富于激情和幻想,文字風格多浪漫熱烈;而人一旦進入中老年期,對人世擁有了大量體驗之后,所寫出來的文章更注重現實倫理,也更加平靜深遠。
除去時間,境遇也在影響作者和他的作品。中國古時的文人,哪一個不在仕途順利時春風得意,哪一個不在身處逆境時哀愁悲嘆?
作品的格調趣味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能夠體驗作者的人品,但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人品和作品都是多元而復雜的。每一部作品,每一個作者,都存在下一種不同的可能。
【點評】
本文得55分,從“反方”立論。其優(yōu)點:一符合議論文的一般結構,提出論點——進行論證——得出結論。用三個分論點進行論證;以法國作家加繆及其代表作《局外人》為論據有力地證明第一個分論點。這樣,條理清晰,論證有力。不足的是:1.拋開材料;2.文采一般般。
(供稿:陳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