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敏
(皖西學院 藝術學院 ,安徽 六安237012)
“民族音樂交響化”很長時間以來就是我國幾代作曲家的夢想,他們?yōu)榱苏衽d國樂,為我們的民族音樂走向世界做出了不斷的努力和嘗試。
早在20 世紀初,中國早期的一批文化學者在新文化思潮的影響下,就在積極探索西方音樂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相結合的方法,他們對中國新音樂文化紛紛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多數(shù)進步學者主張大膽地吸收利用西方音樂,改革發(fā)展國樂,充分發(fā)揮音樂的社會功能,使之“伸民氣、振精神、怡性情、益教育”。如蔡元培主張“一方面,輸入西方之樂器、曲譜,以吾固有之音樂相比較;一方面,參考西人關于音樂之理論,以印證于吾國之音樂,而考其違和”,他認為“循此以往,不特可以促吾國音樂之改進,抑亦將有新發(fā)現(xiàn)之材料與理致,以供世界音樂采取”。另一位音樂理論家曾志忞則以為“一方面提倡中國的古樂,藉以保存固有的國粹;一方面旁采西洋的新樂,藉以吸收外來的文明,融會貫通,編出適當?shù)淖V表”,他還指出引進西方文明不等于全盤照搬,因為“輸入文明,而不制造文明,此文明仍非我家物”。
“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后,一批留學歐美的知識分子學成歸國,為了更好地借鑒吸納西方音樂文化,他們開始對西方音樂做全面的介紹,并對中西方音樂進行比較研究,“希望由此創(chuàng)造出偉大的中國樂派,使中國音樂成為有系統(tǒng)之全世界專門科學”。[1]438
20 世紀20年代,新的音樂文化思潮滾滾而來,中西音樂關系成為文化知識界及音樂界人士關注的焦點。二胡演奏家劉天華就是受新音樂思潮影響頗深的音樂家,他主張:“一方面采取本國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納外來的潮流,從東西的調和與合作之中,打出一條新路來?!盵1]439這種思想指導著他對二胡、琵琶的樂器改造、音樂創(chuàng)作、演奏技巧、教學及記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他的關于國樂改進的思想與實踐對后世影響深遠。此期音樂家們以熱情積極的態(tài)度探索中西音樂融合的可能性,他們以高尚的愛國思想和熱愛祖國音樂文化遺產的精神“希望中國將來產生一種可以代表‘中華民族性’的國樂。而且這種國樂,是要建筑在吾國古代音樂與現(xiàn)今民間謠曲上面的。因為這兩種東西,是我們‘民族之聲’”。[1]440這些關于民族音樂的思潮均以“中華民族”的固有國粹為根基,吸收外來之精華,打造偉大的中國樂派。于是在這些思潮的爭鳴中,產生了民族音樂交響化的萌芽。
20 世紀30、40年代,隨著抗日戰(zhàn)爭的爆發(fā),中國的新音樂思潮隨之發(fā)生變化。國難當頭,左翼音樂家們對新音樂賦予了新的特定歷史含義,它應該是“作為爭取大眾解放的武器,表現(xiàn)、反應大眾生活的思想情感的一種手段,更負擔起喚醒、教育、組織大眾底使命”,“成為民族解放的主要力量”,“這不僅是說這些歌曲本身具有一種新的內容和新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從此中國音樂從享樂的、消遣的、麻醉的原野中頑強地獲得了她的生命; 以強健的、活潑的步伐走入了廣大的進步的群眾中,加強了他們的生活,以至于成為了他們戰(zhàn)斗的武器。無疑的,這是中國音樂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飛躍”。[1]4421942年,在毛澤東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引下,延安文藝工作者在多種途徑探索的基礎上,從新的角度,運用新的形式,創(chuàng)作了大型里程碑式的歌劇《白毛女》,該劇的成功激發(fā)了文藝工作者對新歌劇的創(chuàng)作熱情,先后誕生了《劉胡蘭》、《赤葉河》等一批名作。作曲家們在民間音調基礎上吸收西方歌劇創(chuàng)作經驗,注重作品的革命化、民族化、群眾化,并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結合,創(chuàng)造了為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音樂化的戲劇”,它既對我國傳統(tǒng)戲曲有所借鑒,又對我國民間音調有所發(fā)展創(chuàng)造,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欣賞習慣和審美情趣,推動了中國民族歌劇交響化的發(fā)展。
新中國成立后,和平建設的社會環(huán)境為民族歌劇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空前良好的客觀條件。在黨的“雙百”方針的指導下,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作曲家們吸收借鑒了西方歌劇的藝術形式,廣泛采用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取其精華并加以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了以歌頌時代、反映現(xiàn)實為主要題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眾多民族歌劇。如《江姐》、《洪湖赤衛(wèi)隊》等吸收了地方音樂曲調、語言等極具地域色彩的元素,并加以發(fā)展變化、表現(xiàn)出濃郁的民族特色,形成了繼承性的民族歌?。弧缎《诮Y婚》、《紅霞》等,把民族戲曲的朗誦特點、戲劇性沖突結構等優(yōu)點融入歌劇創(chuàng)作,形成獨創(chuàng)性的民族歌劇;《王貴和李香香》等以民族音樂風格為基礎,把戲劇性唱腔與詠嘆性唱腔進行融合,把重唱、合唱等形式與樂隊、配器加以整合,形成融合性民族歌劇。
這一時期,在眾多作曲家、詞作家、表演藝術家等專業(yè)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涌現(xiàn)出很多優(yōu)秀的民族歌劇。作品呈現(xiàn)出強烈的民族性、藝術的大眾性、形式的多樣性等特點,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形成了中國民族歌劇的發(fā)展高峰。新中國成立后,黨的文藝方針政策促進了這一時期中國民族歌劇的繁榮發(fā)展,為中國民族音樂交響化的進一步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20 世紀90年代前后,由于種種原因,中國民族歌劇的創(chuàng)作失去活力,開始進入沉寂期。促使更多的藝術家開始思索中國民族音樂的發(fā)展方向和道路,并進行了一系列大膽的嘗試,民族音樂國際化成為時代的潮流。
21 世紀全球經濟一體化促進了世界各種文化的互相激蕩、交流、融合,世界音樂文化呈多元共生之勢。中國當代藝術家們?yōu)榱讼蚴澜鐐鞑ノ覀冋滟F的音樂文化遺產,讓我們古老的本土戲曲、民歌、民族歌劇走向世界,繼承了先輩的探索遺風,又一次大膽堅定地邁出了尋求中西音樂融合共生的步伐?!俺良拧?之后交響化的民族音樂終于在輝煌中走向國際。
情景交響歌劇《木蘭詩篇》就是民族歌劇交響化成功的代表。該劇于在2005年9月18日在紐約林肯藝術中心上演。
該劇是一部中國本土原創(chuàng)的優(yōu)秀作品,把中國家喻戶曉的古老的花木蘭故事進行全新演繹,吸納了歌劇、音樂劇、情景劇、清唱劇、舞蹈等元素,為其注入了適合情景表演的新內涵,通過富于中國氣派的音樂、唯美現(xiàn)代和極富視覺沖擊力的舞美設計,使作品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這部歌劇的藝術風格與中國首部成功的民族歌劇《白毛女》一脈相承,但較《白毛女》更具國際性。歌劇《白毛女》的作曲家“將民歌和戲曲音樂的音調和腔調作了歌曲化的處理,從而將民歌和戲曲音樂進行了提升,‘歌劇’ 一詞進入了我們的藝術辭典,從某種程度講,這是對中國戲曲藝術的一種提升”。[2]而在《木蘭詩篇》的音樂創(chuàng)作中,作曲家沒有整體的使用唱腔或曲牌,而是把河南豫劇的音樂元素發(fā)展提升為歌劇詠嘆調,可謂是中國民族歌劇對本土音樂的第二次提升,以更先進的藝術語匯使之在走向世界時更為順暢和深遠;《木蘭詩篇》中也凝聚著歌唱家的汗水和智慧,歌唱家在其中的詮釋不僅具有濃郁民族風格,而且“演唱立足于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做到了中西合璧、雅俗共賞,具有國際化的聲樂審美價值,帶給中外觀眾絕美的藝術享受,無愧為‘最杰出藝術家’的稱號”。[3]166-169這也是《木蘭詩篇》在2005年于美國林肯藝術中心上演、2006年12月22日中國藝術家與德國勃蘭登堡交響樂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聯(lián)袂上演、2008年在素有“世界藝術圣殿”之稱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上演均取得巨大成功、得到中外觀眾一致好評的原因。
另一部在國內外引起廣泛關注、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品是交響劇詩《梅蘭芳》的上演,它代表了京劇伴奏交響化的成功。此劇是由中國京劇院、北京京劇院、國家話劇院、國家交響樂團等多家藝術團體合作推出的一臺京劇精品。由于魁智、李勝素、趙葆秀、孟廣祿、李巖等幾位獲得國家戲劇梅花獎的藝術家聯(lián)合演出。該劇大膽革新,一改以往傳統(tǒng)伴奏形式,采用交響樂隊伴奏。劇中交響樂隊演奏的梅派經典樂句貫穿全劇,渲染出詩情畫意的濃郁氛圍,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民族樂器在劇中出現(xiàn)較少,與交響樂隊的演奏形成強烈的對比色彩,愈發(fā)彰顯民樂的神韻。
我國戲曲理論大師張庚把我國戲曲總結為“劇詩”,即它具有我國文學藝術中的“抒情”、“詩情”的特質,但同時它又是一種戲劇形式。交響劇詩《梅蘭芳》在舞臺的呈現(xiàn)中充分展示了它的“詩意”,劇情的轉換、舞美的設計、演員內心的獨白及情緒的渲染都具有詩的意境,可謂詩情畫意,美輪美奐。該劇的結構也很特別,“采用‘交響劇詩’的獨特樣式,全劇不以場次排順序而以‘樂章’劃分,分為《散花》、《別姬》、《祭江》、《蓄須》、《醉酒》等幾個章節(jié),全是以梅派經典劇目冠名。中西合璧的大型交響樂隊在著名指揮家胡炳旭的執(zhí)棒下,以磅礴的氣勢鋪陳開一派凝重豐滿的格調”。[4]
除了上述的民族歌劇交響化、京劇伴奏交響化之外,近年來在全國各地也出現(xiàn)了民歌交響化的成功之作。如2009年中國作曲家王寧創(chuàng)作的《交響山歌·客家新韻》,是首次把客家山歌引入交響樂創(chuàng)作的探索和嘗試,以當代作曲技術和交響樂語言構建了一部優(yōu)美抒情、新穎獨特的當代交響合唱巨著,并于2010年4月受邀參加第二屆 “中國交響樂之春”音樂季,在國家大劇院隆重上演,備受觀眾喜愛;2012年“中德文化年”的收官之作是一場陜北民歌音樂會,此場音樂會的民歌進行了交響化的改編,而且全以交響樂隊伴奏,適應了歐洲聽眾的欣賞習慣和審美情趣,成功地把我們的文化瑰寶“陜北民歌”介紹給了國際友人,促進了中歐的文化交流;2013年《歌從黃河來——山西經典民歌交響音樂會》把山西文化惠民優(yōu)秀劇目展演活動推向一個新的高潮。“在伴奏形式上,省歌舞劇院交響樂團與民族樂團完美結合,以絢麗多彩的音色、音響變化和精湛獨特的演藝技巧,展現(xiàn)了山西民歌在當今發(fā)展的新形態(tài)”。[5]
“沉寂”之后的民族歌劇終于在交響化的道路上迎來了輝煌,并帶動了戲曲、民歌等傳統(tǒng)音樂的交響化。交響化的民族音樂更符合人民的審美需求,更具有時代氣息,交響化的民族音樂在輝煌中走向了國際,讓世界人民感受到了中國民族音樂的深厚文化底蘊和藝術魅力。中國民族音樂交響化的百年發(fā)展,是一個艱難曲折、不斷蛻變的過程,是在立足民族文化的基礎上,保留民族特色、民族神韻,吸收一切有益元素豐富、完善自我的過程,這讓中國的民族音樂更具時代性、民族性、國際性,也讓中國的民族音樂散發(fā)出獨特的藝術魅力,使中國的民族音樂走向了更廣闊的世界舞臺。
民族音樂交響化的成功之路為正在衰微的人類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民歌提供了可供借鑒的經驗。皖西民歌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繁多,風格獨特,尤以山歌著稱,如慢趕牛、震頸紅等都是享譽全國的山歌種類,但隨著現(xiàn)代生活生產方式的轉變、城市化的拉動、人口流動的加大,已經很少有人會唱傳統(tǒng)的皖西民歌了,老一代傳承人年事已高,無力再唱,年輕人不愿唱,皖西民歌的傳承陷入極大的困境,如何使曾經輝煌的皖西民歌在文化大繁榮的背景下再次煥發(fā)生機,是亟待人們思考的問題,從上述我國民族音樂交響化的探索之路出發(f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首先,吸收大量的音樂專業(yè)人士投身皖西民歌的研究、創(chuàng)作、演唱。深入研究皖西民歌的特點、風格,這樣才能更好地融合、吸收其它音樂的有益元素,創(chuàng)作打造出具有皖西特色、反映地方題材的藝術精品,保留皖西民歌獨特的風格魅力,為皖西民歌的發(fā)展開拓一條嶄新的道路。其次,民族音樂交響化的成功之路告訴我們,藝術作品要緊密結合時代的呼喚,要符合人民大眾的審美習慣和審美情趣,并能提升人民大眾的藝術欣賞水平、審美能力,引領大眾朝著善、美、向上的方向前進,這也是皖西民歌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再次,具有皖西特色的民歌藝術精品要和現(xiàn)代化的舞美設計、專業(yè)技術精湛的演員、現(xiàn)代化音響樂隊、豐富的舞臺藝術形式等相結合,改變傳統(tǒng)的皖西民歌的演唱形式,并利用現(xiàn)代傳媒走出皖西,擴大影響。相信在國家文化大繁榮的背景下,經歷“沉寂”的皖西民歌一定可以再次走向繁榮與發(fā)展。
[1]孫繼南,周柱銓.中國音樂通史簡編[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
[2]卜大煒.《木蘭詩篇》把豫劇提升為詠嘆調[N].音樂周報,2008-10-01.
[3]趙敏.彭麗媛在情景交響歌劇《木蘭詩篇》中的演唱特色研究[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2014,35(2).
[4]京劇交響劇詩《梅蘭芳》故事梗概[EB/OL].[2014-06-12].http://ent.sina.com.cn.
[5]王燕君.山西經典民歌交響音樂會壓軸“文化惠民”劇目展演[EB/OL].[2014-06-16].http://www.china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