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進達
化學是一門動手能力非常強的一門學科,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用非??陀^的態(tài)度去對待化學科目的學習。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效率,是現在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大難題。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保證教學質量,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不但需要教師的努力,更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這樣才能達到最大的教學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某一科學習有興趣,才會真正全身心地投入這一科的學習中。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相互交流心得,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學生之間的交流比教師單獨的教導效率更高,所以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在一個學習小組內分配一個學習好的學生,讓他們來帶學習相對差一點的學生,這樣教師的工作也會相對輕松一些。例如,利用不同的方法證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重,小組成員在一起學習的時候,互相探討,大家分別利用不同的方法來證明,可以計算分子的質量,二氧化碳大于空氣,也可以大家在一起做實驗,通過實驗的方法,二氧化碳在空氣中自然下沉,以此得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還可以通過自然現象判斷,比如說在著火的時候,利用干粉滅火器滅火,滅火器中噴出的二氧化碳會自然地下降到燃燒的物體之上,隔絕空氣,這也是一種證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的方法。
化學是一門注重實驗的科目,在實驗中,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觀察現象,從而得到結論,這對知識的記憶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在中學化學課堂上,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注重科學實驗的教學,讓學生親自動手。俗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只有讓學生親自動手將實驗現象呈現出來,學生的記憶才會是最深刻。例如,在學習鐵生銹條件的時候,教師給每個學生發(fā)三枚鋼釘和兩只試管,讓學生親自動手發(fā)現是什么讓鐵釘生銹的,是空氣、水還是空氣和水的結合讓鐵釘生銹。讓學生分別做實驗,將鐵釘放在空氣中、全部浸泡在水中和一半浸泡在水中一半暴露在空氣中,分別觀察現象,這樣學生才會記憶深刻。
對于一些大型的實驗或者較為危險的實驗,學校的實驗室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法,在投影儀上將實驗的過程展示出來,在展示之前先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的過程中自己尋找答案,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充分開動腦筋,積極主動地尋找問題的答案,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在學習電解水制取氧氣的過程中,這樣的實驗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所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則是很好的方法,教師在放映實驗之前可以先向學生提問,在電解水的過程中,除了產生氧氣還會產生什么物質,然后放映實驗,通過實驗的結果,發(fā)現電解水之后產生了另一種可燃性氣體,在燃燒之后又生成了水,這樣的結果表明,在電解水的過程中又生成了氫氣。
總而言之,在初中化學的教學中,應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習效率,這樣才會真正培養(yǎng)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吳燕勤.淺談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