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玲 吳曉凌
(昌吉學院美術系 新疆 昌吉 831100)
元末明初,來華的西亞、中亞各族穆斯林融合了維吾爾、蒙古、漢等民族,初步形成一個信仰伊斯蘭教、通用漢語的新民族——回族?;刈迨侵袊氂星曳植甲顝V的少數(shù)民族?;刈逍纬珊?,除了宗教信仰與習俗之外,服飾及其紋樣成了最主要的民族標識性符號。2006年,回族服飾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云南、海南、西藏等地的回族服飾深受當?shù)赝林用穹椇蜌夂驐l件影響。而新疆回族屬于歷史上的“西域回回”,其形成經(jīng)歷了阿拉伯、波斯到新疆和內(nèi)地,再由陜甘寧遷徙到新疆的融合發(fā)展過程。因此,新疆回族服飾及其紋樣是在融合阿拉伯、波斯、維吾爾、漢、藏、蒙、哈等民族服飾紋樣特點的基礎上,結合新疆生產(chǎn)生活環(huán)境、氣候條件,遵循《古蘭經(jīng)》及圣訓的前提下形成的①《古蘭經(jīng)》明確表述了穆斯林婦女戴面紗遮蔽首飾的目的、不能繪制人和動物圖像,不能穿豪華、薄而透明的或招搖打扮服裝。如果畫了或者使用了,都將受到最嚴厲的懲罰。。是民族文化、智慧與創(chuàng)造力的外化。
新疆回族服裝的裝飾紋樣大致可以分為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兩個階段的紋樣。因回族服飾尚簡,加上葬俗所限,很難找到傳統(tǒng)紋樣的實物證據(jù)。所以,傳統(tǒng)紋樣資料基本來源于文獻,或從其遷徙源頭波斯、阿拉伯和陜甘寧等地的傳統(tǒng)紋樣,結合絲綢之路出土絲織品紋樣取證而來。
新疆回族傳統(tǒng)日常服飾紋樣。新疆男子傳統(tǒng)的袷袢、準白和帽子基本無裝飾紋樣,耳套、鞋墊、襪底、腰包、錢袋和煙袋裝飾紋樣豐富。多用幾何、博古瓶、植物花卉、果實、波浪線、弧線、菱形、聯(lián)珠紋、倒三角、半圓形等元素,以單獨紋樣、圓形適合紋樣、二方連續(xù)紋樣或組合紋樣形式出現(xiàn)。傳統(tǒng)婦女服飾常在胸前、袖口、褲腳、鞋頭、鞋墊、襪底跟部位,繡制巴旦木、牡丹、梅、菊、蓮、忘憂草花、蘭花、石榴花、指甲花或此類花卉的組合紋樣。男子耳套上多出現(xiàn)阿拉伯字母紋樣或鴿子紋樣,鞋墊上會出現(xiàn)孔雀、白鷺等吉祥鳥類。童鞋上會出現(xiàn)人物、鴿子、卐字符號等紋樣。
新疆回族現(xiàn)代服飾紋樣多樣豐富?,F(xiàn)代男子衣帽上的裝飾紋樣繁多,傳統(tǒng)服飾已經(jīng)不能望其項背。現(xiàn)代男帽紋樣主要有:拱北、波浪線、弧線、椰樹紋、抽象花瓣紋、圈紋、圓、半圓形、乳釘紋、聯(lián)珠紋、倒三角、菱形、旋渦紋、水滴紋、五角星、U形紋、壁紋、星月紋等構成的單獨紋樣、圓形適合紋樣、二方連續(xù)紋樣。針織小帽取鉤針針法形成的幾何紋樣做裝飾。袷袢、準白飾以卷草紋、博古瓶紋、十字紋、米子紋、連珠紋、三角紋為主要裝飾紋樣。一般采用菱形、圓形、連珠等適合紋樣或牡丹、芍藥、桃花、蘭花、白鷺、孔雀等單獨紋樣或組合紋樣等裝飾男子的鞋墊。
現(xiàn)代新疆回族女子服飾多用刺桐、牡丹、芍藥、玫瑰、月季、菊、蓮、榆葉梅、水仙、萱草花、大麗花、合歡花、玉蘭、桃、繡球、紫羅蘭、鳶尾花、瓊、錦帶、木槿、四瓣三色堇、梔子等花卉寫實或抽象變形的單獨紋樣、適合紋樣、二方連續(xù)紋樣或組合紋樣來裝飾上衣。多用金銀線、串珠、亮片等構成的花朵、波浪線、半圓線、折線、垂懸串珠來裝飾蓋頭。女性衣服的領口、胸前、袖口、褲腳、鞋子頭部、邊幫等部位多選用植物花卉紋樣。也有很多采用四方連續(xù)紋樣裝飾的衣服面料,如一件大衣或一件裙子上的裝飾花紋一般有花束、簇葉、牡丹、芍藥、玫瑰、荷花或榆葉梅等不斷重復、鋪滿衣物。新疆回族女性服飾很少采用幾何紋樣來裝飾;喜歡在鞋墊上繡制葡萄紋、石榴紋、孔雀尾羽紋、白鷺等;喜歡巴旦木紋樣的蓋頭、披肩或大衣;喜歡用荷花、菊花、牡丹、芍藥等組合紋樣或變形紋樣裝飾肚兜、胸衣。
新疆回族服飾紋樣傳統(tǒng)裝飾手法有刺繡、十字繡、壓線、滾邊、貼邊、鑲色、壓邊、走線、同質料或異質料扣袢花紋等?;蛑苯硬捎眉y樣豐富的回回錦制作服飾。現(xiàn)代裝飾手法在繼承上述傳統(tǒng)手法外,串珠、亮片、電腦繡花、燙鉆、壓花、印染、絲帶繡、鑲嵌銀箔、鑲嵌彩珠、直接裝飾銀質飾物、印、染花邊等成為現(xiàn)代主流裝飾手法。
首先,作為回族族群標志性服飾號帽和蓋頭的樣式、紋樣因朝代更迭、服飾制度改革、地域環(huán)境變化而演變。特別是新疆回族群體具有民族和地域特點,服飾紋樣首先伴隨地域環(huán)境、文化氛圍的改變而逐漸發(fā)生變化?!按笫?,本波斯地……女子白皙,出輒障面?!保?]唐初回族先民女子戴蓋頭半遮面部披披肩,男子著長袍和戴斯塔爾①戴斯塔爾,波斯語音譯,意為“頭上纏的布”?;刈宄舜魈柮蓖?,有些也用白、黃色絲中或綢料纏頭,長度一般為9尺或12尺,俗有“纏頭回回之稱”。。女子服飾紋樣多為阿拉伯和波斯風格的波狀曲線、棕葉卷草紋、圓中方方中圓的幾何紋和多角星紋以及編結紋、扇面棕葉紋、圣樹紋、纏枝葡萄紋、垂直或螺旋的樂園紋、抽象卷草紋、文字紋、圓形適合聯(lián)珠紋、放射狀寶相紋、“S”紋和回紋、四葉紋、花鳥紋等。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宋時蕃商巨富,服飾皆珍珠羅綺……”②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M].四部叢刊三編.卷一○四。據(jù)以上記載,可以肯定,在唐宋時期來華的阿拉伯、波斯等地的穆斯林,在沒有和漢文化完全融合的情況下,堅持穿戴阿拉伯、波斯等西亞國家傳統(tǒng)紋樣的服飾。據(jù)唐宋輿服制度規(guī)定,各少數(shù)民族在朝為官者須穿官服。因此,新疆回族先民也不例外,紋樣悉為官服紋樣。普通回族先民可穿戴當?shù)孛穹?,也可穿著中西亞服飾。唐宋以后,歷經(jīng)元、明、清三朝,回族先民從“回回軍”,到回族的形成,服飾紋樣發(fā)生了較大的改變。蒙元初期從西亞、中亞到中國來的軍士、手工業(yè)者、學者和平民穆斯林被編為“回回軍”,著西亞、中亞式衣衫,裝飾紋樣也沿用西亞、中亞樣式。進入中原后,“回回軍”著蒙古戰(zhàn)袍與馬褲,其裝飾亦采用蒙古紋樣。期間,漢蒙維藏等民族成員不斷皈依伊斯蘭教,人口快速增長,出現(xiàn)了“元時回回遍天下”的規(guī)模,回族開始形成,此時的服裝及其服飾裝飾紋樣紛繁不一,各民族服飾與回族服飾之間交互影響,還沒有形成固定模式?!盎鼗剀姟鞭D為屯民分散至全國各地后,因受地域氣候、風俗、審美習慣的影響,回族服飾在保持基本教義要求的前提下,發(fā)生了入鄉(xiāng)隨俗的細微變化。陜甘回族進新疆后,根據(jù)當?shù)氐沫h(huán)境及個人職業(yè)著裝需求,紋樣也隨棉、麻、皮質短裝、坎肩、長褲等不同款式和當?shù)亓曀锥兓?。此一時期,中亞、西亞穆斯林常用紋樣和當?shù)胤椉y樣有并存的可能。元世祖時,新疆阜康有回回屯民3000戶。[2]明初,有大批“西域回回”陸續(xù)遷往內(nèi)地,被明朝政府安扶到各地。明朝人王尚用記載:“色目人,頭戴白布小帽,不裹布,身穿白布短衣,不緣領?!保?]可見,至遲在明代,回族男子的標志性頭服——白帽代替戴斯塔爾,并形成定制、無裝飾且已經(jīng)日常化。元明時期,回民大多由西域向內(nèi)地遷徙融合;清以后,回民由內(nèi)地遷往新疆?!?762年,甘肅回民到阜康屯田。此后,陜甘回民陸續(xù)涌向阜康,形成了一個以回民聚居的回屯村莊。 ”[4]1772 年,清政府又“遷來(阜康)回民15戶,在縣城從事飲食、經(jīng)營商販活動?!雹俸握嘏d.阜康回族史話[A].阜康文史(第三輯)[C].1989:66.清朝初年著名的伊斯蘭學者劉智在《天方典禮》中認為:回族冠服是為了名尊卑,辨等級,別貴賤,是圣人之制,居其位,服其服,不可僭越。王侯大官穿華服,吏、奴只能穿粗布或粗毛織制的袖長不過腕,襟長不過膝的“短褐”。平民的衣服則是:“素布、無帛、無緣,狹其袂。 ”[5]回族的喪服受漢族喪服影響而產(chǎn)生。清朝祁韻士《藩部要略》謂:“回人自呼白帽,曰‘達斯塔爾’?!保?]雍正初年,朝廷對內(nèi)地回族服飾有所限制。山東巡撫陳世宮和署理安徽按察司魯國華等地方大員向清廷上疏:“平日早晚皆戴白帽,設立禮拜……”因此,他建議:“請令回民遵奉正朔,服制,一應禮拜等寺,盡行禁革。……戴白帽者以違制律定擬?!保?]但是,清代袁大化《新疆圖志》記載:“阿訇之帽,上銳而高,檐以白布綻之,厚二三寸,脫帽為敬。入門必解履。婦女必障面。皆古制也?!庇终f“惟寺中禮拜,戴棱冠。上銳下圓,五色皆備,而白者為多”。②轉引自:馬蘭.守望故土:長治回族六百年[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9:168.從上述記載可知,在清代的時候,新疆回族著裝較內(nèi)地自由,帽子顏色有紅、黃、藍、綠、黑。禮拜帽和日常帽以及平民和宗教人士的帽子已區(qū)分明確,且成定式。從東干族保留的服飾傳統(tǒng)可以看出清代新疆回族日常袖口、褲腳口繡花的大襟旗袍,繡花鞋,佩繡花荷包。男人頭戴無紋樣瓜皮小帽,身著長袍馬褂。清中晚期,朝廷不斷從陜甘寧等地移回民進疆,服飾紋樣基本與清官民主流服飾一致。所不同的是婦女的袖口和褲腳口所繡紋樣比旗袍更單純、明凈。民國時期,隨著西裝、中山裝等現(xiàn)代服飾在新疆回族日常服飾中的普及,除了號帽以外,其他日常服飾紋樣更加趨向時尚。
其次,回族日常服飾紋樣的演變恪守伊斯蘭教教義要求,女服紋樣以花卉紋樣為主,男服以幾何紋樣、卷草紋為主。大部分情況下,衣服、布料不出現(xiàn)人物、動物、六角形等紋樣,不提倡繁復熱烈的裝飾氣氛。所以,傳統(tǒng)的回族日常服飾多呈現(xiàn)內(nèi)斂含蓄、清爽的風格,即便以滿地鋪花作為裝飾紋樣,也仍以祥靜為審美基調。傳統(tǒng)紋樣絕少亮麗、對比強烈的色彩,多以淡粉色、綠色、淡藍色、黑、白等顏色的紋樣為主。服裝面料本身也以粉、綠、藍、黑、黃和白為主。
第三,新疆回族日常服裝紋樣在恪守伊斯蘭教義前提下,積極接受漢、維、哈、柯爾克孜、滿等民族服飾紋樣。新疆回族男子以阿拉伯圓形和方形為基礎的幾何紋、曲線卷草紋以及文字紋裝飾演出服、喪服和帽。波斯圣樹紋、纏枝紋、樂園紋以及由此三種紋樣逐漸衍化成單純的垂直紋、螺旋紋等紋樣一般裝飾在蓋頭、披肩、上衣、靴筒上。新疆回族也喜歡纏枝蓮紋、蓮花瓣紋、S形紋和回紋以及連綴式骨架的椰子紋、石榴紋、菠蘿紋、玫瑰花、百合花、風信子等兼具波斯紋樣和儒家文化特點的植物紋樣?;刈逵冒偷┠炯y樣裝飾的袷袢與大衣,有時會穿維吾爾族艾德萊斯長衫和連衣裙?;刈鍕D女的羽毛帽飾,繡花帽邊上鑲銀箔,頭巾上、坎肩上綴鑲銀珠等紋樣及裝飾特點均來自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男子的繡花小立領白襯衫深受回族男子喜愛,以及烏孜別克族翻領絲綢連衣裙、繡花小坎肩、繡花鞋得到回族婦女的青睞??聽柨俗巫濉⑺栕宓姆b,蒙古族寬邊飾的大襟長袍,紅、黃、藍、綠色長腰帶等,新疆回民有時會直接穿戴。新疆回族服飾紋樣還深受漢族影響。紅色和以黃為主的裝飾色,打破了回族黑、白、綠三色限制。梅、蘭、竹、菊、石榴、牡丹、蓮等漢族吉祥花卉紋樣也被回族大量繡或印制在各種服裝面料上。雖然,新疆回族身處漢、維、哈、柯爾克孜、蒙、滿等多民族聚居地,對待不同民族服裝紋樣及款式均采取開放吸納的態(tài)度,采用不同民族的裝飾紋樣不斷豐富回族服飾紋樣的審美性及表現(xiàn)力,但一直遵守伊斯蘭教規(guī)教義對服飾的要求,始終以植物紋、幾何紋樣為主。
最后,新疆回族服飾紋樣圍繞伊斯蘭教義,隨著現(xiàn)代服裝時尚因素的變化而演變?,F(xiàn)代服飾的裝飾風格以表現(xiàn)個性美、人體美、工業(yè)文明美為裝飾紋樣的主旋律。中國改革開放以后,新疆回族服裝無論在款式還是裝飾紋樣方面,均深受現(xiàn)代服裝裝飾紋樣特點的影響,追求多面多色透明或半透明晶體裝飾和撞色搭配等時尚元素。尤其在蓋頭、披肩、袷袢、靴鞋、帽、坎肩等方面表現(xiàn)突出。在現(xiàn)代服飾潮流影響下,新疆回族和全國回族服飾一樣,傳統(tǒng)的袷袢等服飾逐漸退出回民日常主流服飾,唯獨蓋頭和號帽越來越成為回族族群的標識。而工業(yè)文明時代的西裝西褲、夾克、T恤、皮鞋等服裝及其裝飾紋樣已成為新疆回族年輕人追捧的時尚。日常生活中,新疆回族婦女的蓋頭和男子的號帽就成為重點保留和裝飾的對象。蓋頭裝飾由刺、繡等傳統(tǒng)手法逐漸轉為燙鉆、電腦繡花、珍珠繡、絲帶繡、亮片堆繡、掛珠等現(xiàn)代手法,拼綴組合成寫實或夸張變形的各種花卉和幾何圖案,凸顯立體裝飾效果。裝飾部位也由蓋頭前沿寬邊裝飾、頭頂部位到邊緣不一而足,頭頂部位的裝飾尤為考究。這些紋樣的審美追求充分體現(xiàn)了工業(yè)文明環(huán)境催生的現(xiàn)代時尚裝飾風格,是一種與新疆回族傳統(tǒng)紋樣完全不同的裝飾審美效果。
結語
新疆回族日常服飾紋樣在遵從伊斯蘭教著裝要求的前提下,逐漸形成了以花卉紋樣和幾何紋樣為主的裝飾風格。同時,對漢、維、哈、柯爾克孜、蒙、滿等多民族服飾紋樣兼收并蓄,緊隨時代變遷。紋樣裝飾手法、紋樣裝飾材質求新求變,隨著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文明時尚和審美趣味的不同而推陳出新,甚至服裝款式風格和紋樣裝飾手法也逐漸向著國際服裝流行時尚靠攏,充滿了現(xiàn)代感。當然,傳統(tǒng)服飾危機也由此而生。
[1] 宋祁,歐陽修,范鎮(zhèn),呂夏卿.新唐書[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6262.
[2]戴良佐.庭州縱橫[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28.
[3]王尚用.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思南府志(卷上)·嘉靖尋甸府志·風俗種類、習尚、時節(ji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119.
[4] 方英楷.新疆屯墾史(下)[M].烏魯木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9:674-675.
[5] 劉智.天方典禮摘要解(卷十五)[M].清乾隆五年京江童氏刻本:83.
[6] 祁韻士.回部要略[A].清藩部要略(卷十五)[M].道光光筠滌山房刻本: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