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華
(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直屬機關幼兒園)
幼兒期也就是六歲之前是培養(yǎng)孩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父母教育子女的形勢不靠上課、不靠書本,也不僅是用語言和直接的教誨,而是浸注于全部生活,孩子在每時每刻的各種生活中受到家庭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他們會無意識的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因此家庭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幼兒教育是一種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也不是幼兒園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為此家長不要認為教育子女是幼兒園的事,而不重視嬰幼兒的家庭教育。
當今社會獨生子女越來越多,一個孩子除了父母,還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多個人寵愛,孩子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孩子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給孩子動手的機會,導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孩子上幼兒園后上廁所不會脫褲子,不會穿鞋子,吃飯不會用勺子,不會扒香蕉,不知道雞蛋怎么吃,等等。直到這時,父母才意識到包辦代替對孩子的危害。還得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孩子總是要長大,不能一輩子總呆在父母身邊。雖然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愛是一種偉大的教育力量,愛對孩子的發(fā)育成長起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家長應懂得怎樣正確的愛孩子,做到親而不溺愛而不嬌,如何把“愛”與“嚴”結合起來,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嚴格要求是愛孩子的一種體現(xiàn)。目前社會發(fā)展趨勢是網(wǎng)絡時代,家長手機不離手,因為孩子年幼無知,是非分不清,孩子也要和家長一樣玩手機,家長就毫不吝嗇地給孩子也買了部手機,有的給孩子買了一部游戲機,當孩子進入游戲狀態(tài)時,情感易沖動很難控制自己,激動生氣的時候把游戲機摔掉,即使這樣家長也沒有怨言。家長這種溺愛長此以往孩子就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任性、沒有愛心、占有欲強、蠻橫、脾氣暴躁、不尊敬長輩、自私、唯我獨尊的壞毛病等”這些毛病往往是家長以感情代替理智,只愛不要求的結果。只有家長不斷嚴格要求才能使孩子形成好的習慣和品質?!皣馈辈⒉灰馕秾⒆庸艿锰珖捞?,訓斥打罵,父母對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家長應該給與滿足,對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家長不應該百依百順,無原則遷就,因此家長應重視如何正確的愛孩子與嚴格要求相結合來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家庭中的成人對孩子的教育必須堅持一致的原則,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例如,媽媽買回來一些糖果告訴孩子飯后再吃,孩子見到了糖馬上想吃,于是,孩子去求爸爸,爸爸同意媽媽的說法,奶奶也與爸爸媽媽的做法一致,這樣孩子在家庭中就不易養(yǎng)成亂吃零食的毛病,可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爸爸媽媽不給孩子買零食,爺爺奶奶卻照買,并且告訴孩子吃完不許和爸爸媽媽說:“奶奶給你買好吃的了”,這些對孩子來說看似小事,但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卻極為不利。為了使孩子養(yǎng)成好的習慣,家庭中成人應經(jīng)常彼此商量,意見一致,以便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不出現(xiàn)分歧。
嬰幼兒教育不是一種單一的家庭教育,他需要和幼兒園教育相一致。教師要求幼兒必須做到的事情,家長在家里也必須讓幼兒做到。例如:飯前便后要洗手、上課應守紀律、游戲應守規(guī)則,待人有禮貌,與小朋友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學會分享等。實踐中我們教師發(fā)現(xiàn),幼兒在家庭和幼兒園之間存在著行為習慣方面的脫節(jié)現(xiàn)象,在幼兒園孩子很聽話,自理能力很嗆,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在家里,家長反映孩子任性,不自己吃飯穿衣,事事依賴成人。在幼兒園養(yǎng)成的好習慣到了家里卻被淡化了,家長應該強化鞏固訓練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道德規(guī)范,所以單靠幼兒園教育或家庭教育都是不行的,只有將二者合而為一,協(xié)調一致,才能對幼兒的影響形成巨大的合力。幼兒入園后可以召開家長會,和家長溝通孩子入園后的生活常規(guī)、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等,讓家長了解幼兒園對孩子習慣的培養(yǎng)要求和重要性,并告訴家長在家應配合的地方。如果家長不配合幼兒園教育,不繼續(xù)強化正在形成的優(yōu)良習慣,而是回家后放松要求甚至放縱和遷就幼兒原有的壞習慣,就會導致幼兒身上取得的教育成效前功盡棄。只有家園合作共同教育,才能使幼兒養(yǎng)成好的行為習慣。
總地來說,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對嬰幼兒今后的成長具有奠定基礎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視。因為嬰幼兒生活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父母身邊度過,他們是稚嫩的幼芽,處處需要成人的精心撫育和悉心培植,孩子在家庭中接受的早期教育是他們學習做人的開始,家長要以身作則,為他們樹立榜樣,更新教育觀念,多在網(wǎng)上閱讀《3-6歲兒童學習發(fā)展指南》,不要事事包辦代替,不過度溺愛孩子,堅信付出就會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