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亞萍
圖畫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首要作用就在于它能夠在課堂上給學生們營造濃郁的課堂氣氛,這樣就能夠使得學生很快融入到新課的教學過程中。初中學生對于知識的感性認識還是高于理性認識的,而圖畫能夠很好地刺激學生的視覺,使得學生的思維變得活躍起來,學生也能夠很容易跟著圖畫教學來進行學習。教師在利用圖畫的時候,最好是選用一些和課本內容結合比較密切的內容來進行教學,課本上的插畫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要給學生準備一些課外的圖畫,使得學生看到圖畫的時候能夠充滿新鮮感,這樣學生對于新的知識點的興趣就比較濃厚,從而跟著教師的思維來進行學習,然后課堂上的氣氛也會變得十分活躍,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就踴躍進行回答,這樣學生就不會感覺到學習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學習的渴望。
在初中英語教材中大部分內容都是可以利用圖畫來進行教學的。學生們都看得非常專注,注意力極大地被圖片吸引過來,課堂教學氛圍也非常和諧自在。學生的學習情緒被調動起來以后再進行教學內容的引入,這樣不僅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整個過程也很好地為后續(xù)的文本教學提供了良好鋪墊。
要使得學生能夠改變對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最為關鍵的就是要讓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產生興趣。而圖畫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通過圖畫來感受這門語言,使得學生對于英語學習有感性的認識,使得學生能夠認識到英語對于自己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是十分重要的,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激發(fā)出來。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勁頭不強,學生英語學習出現(xiàn)挫敗感的時候,教師也沒有進行良好的引導,這樣就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了惡性循環(huán)。圖畫教學能夠很好地來對學生的情緒進行引導,使得學生主觀上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從而學生在主動學習中提升自身的成績。
英語學習不僅是掌握字詞句,更是要讓學生通過學習來了解不同國的風情和文化,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但是目前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學本末倒置,使得學生對于英語的印象就是各種字詞句,對于英語的美感沒有很好的認識,學生主觀上排斥英語學習,自然也就不能夠靈活運用。而圖畫教學能夠很好地改變這樣的教學的現(xiàn)狀,使得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變得濃厚起來,學習通過圖片就能夠了解到西方國家美輪美奐的風景和人文,這樣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印象就會改觀,就想要了解更多的文化,從而能夠主動學習。學生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也會逐漸得到提升,學生在自己進行英語學習的時候,也能夠自己通過圖畫來進行學習,學生的學習習慣也會得到改善。
《Travelling》是很有意思的一節(jié)教學內容,這節(jié)內容中也能夠很好的展開對于學生的跨文化認識的培養(yǎng)。在教學開始的時候,就可以在教學中就拿出了各個國家的名勝古跡圖片來讓學生進行觀看,讓學生來對上一節(jié)課的學到的有關名勝古跡的表達來進行回憶,然后對學生進行提問: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it?這個過程不僅能夠復習鞏固前面所學知識,也能夠很好地深化學生對于跨文化的認知。這個過程不僅對學生的記憶進行了考查,并且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跨文化知識。學生在整個課堂中都是沉浸在對不同文化的回憶中,也對世界不同的文化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跨文化知識的具備在英語學習中非常重要,只有具有良好的跨文化背景才能夠深化學生們對于這門語言的體驗與感知。
圖畫教學在初中英語中的應用應該得到推廣。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會改變對英語的印象,就能夠主動積極參與進來,教師的教學過程也會變得簡單,在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中,學生的學習成績就會逐漸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