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句容市第三中學 魯艷榮
最近我校及周邊學校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小組合作學習,學校教師接受了一波又一波的關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培訓,課堂上合作活動搞得有聲有色,教師和學生都樂此不疲。我也閱讀了多本此類書籍,聽了一些相關的課,反而讓我冷靜下來。
只有小組討論的課堂是不是合作學習?在我的理解中,合作學習應該是小組共同就一個學習任務或課題,先進行自主學習,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然后小組討論選擇出最佳的解決方案,討論修改方案,組內分工共同完成方案,展示合作學習成果,教師點評,組內成員獨自反思方案的完成過程和結果。小組討論僅僅是其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很顯然,并不是所有課程的每個知識點都適于進行小組學習,因為任何合作學習都必須建立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之上。無論我們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還是二十一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排在首位的都是學生的自主學習,那么能夠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完成的學習任務就沒有必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熱熱鬧鬧的小組討論反而擾亂了學生的心境,心靜不下來,思維也就沒有深度。只有那些有一定難度,通過合作探究有可能解決的問題或一個人無法完成的實驗才需要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完成。
學生的時間從哪兒來?小組合作學習興起于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美國的課程設置靈活度優(yōu)于我國,學習內容的難度也小于我國,我們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都能完成美國初中階段的數(shù)學檢測。美國的班級學生數(shù)額經克林頓總統(tǒng)的教育改革后,班級人數(shù)基本少于20人,這樣的教學任務和學生人數(shù)更利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我國學習內容多而難是公認的,學校、教師變更教學任務的余地也幾乎沒有,大多數(shù)地方的班級學生人數(shù)都比較多,教室空間狹小,不利于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如果不等各小組完成本組的學習任務就匆匆結束,小組合作學習就不可能達成預想的效果。這里就得考慮一下,學生的時間從哪里來?我曾嘗試讓學生以小組形式輪流完成教材中的一個學習任務。學生事先讀書、查閱資料,小組整理資料形成課件或文稿,上課時在講臺上為大家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也可以提出學習過程中的疑惑,講完后師生共同評點,再評分(五星制)。每人每學期有一次機會,學生表現(xiàn)很積極。但如果每節(jié)課每個學生都要這樣做,就沒有時間來完成,會成為一種負擔。我們的學生在學校的時間幾乎每一分鐘都被安排好了,放學遲,回家后還要完成相應的學科作業(yè),半數(shù)以上的學生的家庭教育也比較薄弱,在家不太可能完成讀書、查閱資料,預習之類的自主學習。教師在一堂課中首先要督促學生完成自主學習,然后才能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一堂課完成小組合作學習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
學會知識,掌握技能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似乎能更好地完成這個任務。我們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為了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與人交往,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學會團隊協(xié)作。這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無法完成的,學生只有在更多的群體活動中才能提高這些素養(yǎng),并受益終身。因而我覺得結合我們的課程體系、學校、家庭實際情況沒必要每門課的每節(jié)課都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這也是不現(xiàn)實的,可以嘗試每門課在一個學期選擇一兩個課題指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一門課看起來少,但幾門課加起來總量就不少,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實施行之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同時可以加強備課組教師的合作,比如一個組的教師一起到一個班,分到各個小組更細致地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關注每個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必要的幫助。
[1]曾琦.合作學習研究的反思與展望[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03).
[2]鄒廣飛.構建合作學習的課堂方式[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