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華貴
近年來的韓劇,早已脫離10多年前的“癌癥、失憶、失散兄妹”方程式,取而代之的是天馬行空的故事題材,從穿越時空、外星人、幽靈到精神病患,包羅萬象。
韓劇多年來風靡亞洲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其求新求變,要創(chuàng)作出引人入勝的劇情,少不了編劇。
猜猜一部成功的韓劇,背后最關鍵的人物是誰?
不是長腿養(yǎng)眼的男女演員,也未必是導演,韓劇的靈魂人物是編劇。韓國目前的編劇以女性居多,高達9成,且都是家庭主婦,平均年齡為35歲左右。
走過催淚悲戚的初期,經(jīng)歷振奮人心的《大長今》勵志時代,到如今以超能力、幽靈、穿越時空、時光倒流等為題材的韓劇,過去10多年來不斷發(fā)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以精彩的故事,吸引人牢牢守在電視電腦前觀看。
韓語中,電視劇編劇被統(tǒng)稱為“作家”,可見韓國人給予編劇的尊重。在韓國,多數(shù)職業(yè)編劇都只專注于電視劇本創(chuàng)作,與電影編劇明確地區(qū)分開來。整個故事就源于編劇的一支筆,劇本大綱完成后,編劇依然會活躍于拍攝第一線,參與演員甄選、定劇名、劇本朗讀練習等過程。
拍攝過程,導演不能擅自修改劇本,再大牌的演員若修改臺詞,也會被視為對編劇的極大不敬。由此可見,韓國的編劇非常有權威,不僅操控著劇情,也影響著整個拍攝作業(yè)。稱編劇為韓劇背后真正的“王”,一點也不為過。
除了優(yōu)厚稿酬,韓國的職業(yè)編劇與電視臺或電視制作外包公司簽約后,能享有自己的獨立工作室。這類工作室五臟俱全,備有廚房、洗手間等,讓編劇在不受外界干擾的情況下安心寫作。一般編劇身邊通常還有助理編劇,助理編劇基本上為初出茅廬的年輕作家,但因缺少名氣和號召力,沒有獨立撰寫劇本的機會。
(責編 江有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