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英語報刊;教學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明確指出,“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地激發(fā)并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zhuǎn)化為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以使他們樹立自信心,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認識自己學習的優(yōu)勢與不足,樂于與他人合作,養(yǎng)成和諧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學生語言學習的能力與其心理素質(zhì)密切相關,保持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與此同時,豐富多彩的英語課程資源為廣大的英語教師提供了在英語學科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機。除了教材之外,筆者所在的學校還自主開發(fā)了英語校本課程,選用了深受高中學生喜愛的 《二十一世紀中學英文報》(21st Century Teens,以下簡稱為Teens)作為英語教材的輔助和補充,這份報紙內(nèi)容貼近現(xiàn)代生活,富有時代氣息,信息量相當大,語言材料鮮活地道,因此倍受學生歡迎,非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心理素質(zhì)。如果教師細心地挖掘蘊藏在報紙中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巧妙地利用課堂報刊閱讀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既可以拓展學生學習英語的渠道,提高其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又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在長期的英語報刊閱讀教學中,筆者進行了大量的實踐,根據(jù)報紙所刊登文章的不同風格、內(nèi)容和特點,精心設計心理健康教育目標,不斷激發(fā)并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zhuǎn)化為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以使他們樹立自信心,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養(yǎng)成和諧與健康向上的品格,為他們今后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心理基礎。
二、心理健康教育與高中英語報刊閱讀有機整合的實踐
1.在報刊閱讀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習效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內(nèi)在心理狀態(tài)如何。英語學習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需要學生對英語學科有一種“強烈、熱愛、執(zhí)著的情感”。這種情感能強化學生的學習活動,促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提高和智力的發(fā)展,從而對英語教學活動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Teens每一期分成八個版面,各個不同的版面刊登內(nèi)容和難度不同的文章,涉及綜合新聞、時事之窗、校園熱點、文化體育、運動休閑、科技生活、習作園地和開心驛站等欄目。因此,即使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也必定能在報紙上找到其感興趣的話題和文章,在每周一次的報刊閱讀課上,我都會設計一個“本期我最喜歡的文章”小板塊,目的是給每個同學創(chuàng)設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機會。有了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學生們當然十分樂于表達,就連那些平時很少開口說英語的學生也侃侃而談,跟在以往沉悶的語法課或課本講解課堂上判若兩人。有了這樣一份報紙,我的英語課堂就再也沒有沉悶過,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空前高漲,以至于每周到了新一期報紙發(fā)放的時間學生就翹首以待,沒等科代表分發(fā)就“搶”了過去。
2.在報刊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英語學習是一項綜合性強的復雜活動,這是由英語學科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單詞的記憶、文章的理解、知識的干擾和遷移等,都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臨的一個個難題。要克服這些困難,就需要學生具有堅定的學習信心和持久的意志力。
在閱讀每一期Teens時,我都會給學生發(fā)放報刊閱讀記錄表,讓他們在當期報紙上找出自己認為最新、最有用的五個單詞、句型或短語。這樣做的目的是基于每個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積累一些新的英語語料,同時增強其自信心。一段時間后,從批閱學生上交的英語報刊閱讀記錄表中看出,絕大多數(shù)同學都認真地摘抄報紙上的好單詞和好句子。這樣做既給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自信心,又使其在長期的堅持中磨練了意志。
Teens上經(jīng)常刊登一些明星的成長故事,我充分利用這些文章對學生進行教育,向?qū)W生滲透這樣的理念:“Hard work and discipline are the road to improvement,and success lies somewhere along that road”,意思是現(xiàn)代社會競爭加劇,每一個社會成員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奮斗進取,相信自己并不斷努力,充分發(fā)揮潛力,當時機到來時每一個人都可能成功。結(jié)合對2014年南京青奧會的相關報道,我運用“Share the games,share our dreams”“Faster,Higher,Stronger”等英文口號,引導學生理解青奧會和奧運會所倡導的精神并學習運動員頑強的意志力。
3.在報刊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
在閱讀Teens 第551期Out of the ordinary時,我引導學生賞析這部由著名已故作家路遙先生的作品《平凡的世界》改編的電視劇,通過欣賞文學名著,激勵學生形成“遇到困難不退卻,不向命運低頭,知難而進,勇于追求”等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正如文章中的一句話:But no matter who leads the story,viewers will easily be inspired by the two characters fortitude against difficulties and their consistent pursuit of love and a better life.
4.在報刊閱讀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際交往觀
良好的人際關系對學生心理發(fā)展最具影響力。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過:“有了朋友,生命才顯示它全部的價值,智慧、友愛,這是照亮我們黑暗的唯一光亮?!笨梢?,良好的同學關系和師生關系不僅能消除學生青春期的孤獨感,緩解心理壓力,振奮精神,還能夠培養(yǎng)其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社會價值感,增進社會適應能力,形成樂觀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從而實現(xiàn)個性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在閱讀Long life for Westlife一文時,通過了解愛爾蘭著名樂隊西城男孩的音樂和持續(xù)十年走紅的經(jīng)歷,讓學生思考除了樂隊成員自身的扎實演唱功底之外,是什么原因使得他們歷時十年而沒有解散并且依然受到全世界歌迷的歡迎。通過閱讀、思考和討論讓學生明白團隊精神的重要性,懂得善待別人便是善待自己,學生漸漸地改善了人際交往態(tài)度,對形成和諧、融洽、友好、團結(jié)的人際關系和團隊精神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endprint
在閱讀Teens第554期Harden is new king 時,讓學生分析James Harden 成功的原因,在深入理解文中句子 “She told him to do whatever the coach told him to do or hed have to answer to her”的基礎上,向?qū)W生提出:要尊重父母,善于聽從父母的勸告,如對父母有些合理的要求和期望不妨坦誠相告,這樣可以加強情感交流,加深兩代人的相互理解。
5.在報刊閱讀中激發(fā)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在閱讀Born after 1990這篇文章時,筆者通過辯論的形式,讓學生談論作為出生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準成年人”,是否存在社會上所說的“八零后”們身上的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談論作為即將成年的高中學生,我們到底是怎樣的一代?肩負著什么樣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從而教育學生不僅要爭當信息時代的弄潮兒,更要胸懷“中國夢”,肩負起建設好國家這個“大家”和自己家庭這個“小家”的責任。
另外,Teens還經(jīng)??且恍┞糜魏铜h(huán)保方面的文章,筆者會引導學生從談論文明旅游引出環(huán)保話題。例如“Instead of simply traveling for pleasure,you can use your trip as a way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隨著話題的進一步展開,“Don't drive too fast”,“Don't litter”“No smoking” 諸如此類的社會公德、日常行為準則很自然地就會內(nèi)化為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使學生具備良好的環(huán)保意識。
三、結(jié)語
筆者不斷地嘗試將心理健康教育與高中英語報刊閱讀教學進行整合,實踐表明,這一種整合使得班級的學生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不僅班級凝聚力加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和主人翁意識也明顯增強了,最為可喜的是,在英語學習方面,原先較多(尤其是部分男生)不喜歡英語的學生也逐漸開始喜歡讀英語報紙了,英語成績也有了顯著提高。大多數(shù)學生能在學習時保持愉悅的情緒、飽滿的精神,有合作、交流的愿望,學習興趣較濃,信心較足,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增強。
筆者認為,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們應該在幫助學生學好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善于思考,勤于實踐,不斷開發(fā)課程資源,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在教學實踐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成長為學習好、心理素質(zhì)更好的青年一代。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大廠高級中學,南京,210044)
編輯/王晶晶 終校/于 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