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有
摘要:小學科學作為提高學生科技素養(yǎng)的重要學科,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在科學課程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的教學策略進行了探索,主要從提高動手興趣、加強操作指導、進行自主探究、開展手工制作四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小學科學;動手操作;培養(yǎng)策略
小學科學課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探究學科,課程學習主要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增強學生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和動力,因此,這就要求學生在課程學習中要具備較高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加強對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以較好實現(xiàn)課程教學目標。
一、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操作能力的作用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一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操作能力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小學科學課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興趣為主要學習目標,要進行科學實驗或探索,進行動手操作操作是一項基本能力,在動手操作中,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在操作實踐中還能使學生的科學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升,以此較好實現(xiàn)科學課程的教育目標;二是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通過讓學生進行動手實踐操作,能使學生親自經(jīng)歷科學探究過程,讓學生對知識的獲取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能夠把動手操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思考并抽象成各種科學模型,從而讓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能正確培養(yǎng)學生對于科學課程的正確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自主與合作探究,能讓學生創(chuàng)造個性得到發(fā)展;三是促進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提高。由于科學知識具有較高的抽象性,而小學生的思維又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通過動手實踐操作是解決這個矛盾的有效手段,通過動手操作獲得感性認識,能對學生的抽象思維提供幫助,也能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模式方法,對今后學生的課程學習能起到重要的幫助作用。
二、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教學策略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動手興趣
好奇心強、愛動手操作是兒童的顯著行為特點之一,在科學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雖然符合小學生的行為特點,但是要讓小學生真正動手操作起來,要能做到堅持下去,就需要教師運用多種方法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興趣,因為小學生的學習動力主要來自于其學習興趣,有了興趣才能讓學生長久地堅持下去。為此,教師在教學中可創(chuàng)設多種教學情境來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興趣和欲望。例如,在學習四年級的“溶解”這一章的“溶解的快與慢”這一節(jié)內容時,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如下問題情境:設計三種情況,讓學生猜想相同大小的高錳酸鉀顆粒在常溫水中不攪動、在常溫水中攪動、在熱水中攪動,在這三種情況中哪種情況的溶解速度最快。再如,在學習“點亮小燈泡”這一節(jié)內容時,讓學生判斷兩個燈泡在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兩種情況下,哪種情況下燈泡會更亮。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就能強烈激發(fā)學生進行動手操作驗證的興趣和欲望,從而為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加強操作指導,掌握動手操作要領
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行動支配能力還不夠強,由于小學生存在精力和注意力容易分散,而且在動手實踐操作中不能很好地抓住重要和要領,他們經(jīng)常會忘記動手操作的目的,動手操作的盲目性較大,不利于學生真正提高動手操作能力。要在科學課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在實驗或手工制作活動中的指導,使學生掌握動手操作的基本要領和關鍵步驟,這樣就能使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正確方法的指導下得到提高。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下冊的“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時,首先教師在實驗前要對顯微鏡的操作使用方法與步驟詳細講解,之后還要指導學生開展操作訓練,只有讓學生熟練掌握了操作方法后才能開展實驗觀察。其次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在動手實驗操作過程中的指導,并要為學生編寫操作指導語,使學生在操作語的指導下,邊操作同時進行思考下一步操作步驟,通過這樣手與腦并用,就能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有一個清晰明確的思路,提高操作的效率。
(三)鼓勵自主探究,通過思考引導操作
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能夠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由于小學科學課程教學內容的取材都是和小學生日常生活聯(lián)系比較密切的內容,通過科學課程的學習,其目的在于較好滿足兒童的強烈的好奇心,培養(yǎng)他們探索科學知識的興趣和動力,要更好地實現(xiàn)課程教學目標,教師要注重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并在探究學習中以問題為導向開展自主探究學習,并要引導和啟發(fā)學生多動腦筋思考,通過深入的思考來指導自己的動手實踐操作,這樣就能使動手操作在有目的的情況下進行,能有效避免動手操作的盲目性,從而使學生的動手能力真正得到提高。例如,在學習六年級的“米飯、淀粉和碘酒的變化”這一節(jié)內容時,既要鼓勵學生進行實際動手操作進行探究,又要引導學生探究饅頭、米飯、土豆、淀粉、蔬菜這幾種食材的不同之處,讓學生思考食物變藍色的原因,通過思考來指導自己的操作實驗過程,就能提高學生動手實踐操作能力的意義。
(四)開展手工制作,挖掘學生操作潛力
在小學科學課的教學中,要增強學生動手實際操作的能力,利用手工制作活動可以較好地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對此,教師可根據(jù)課程教學內容的需要,開展一些簡單易行的小制作、小實驗,是有效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重要方法策略。例如,在學習了五年級下冊的“熱”這一章中的第4節(jié)“空氣的熱脹冷縮”后,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在課后動手制作孔明燈(會飄浮的紙燈籠),該燈依靠熱空氣就能飛上天;在學習了五年級上冊的“光”這一章中的“光的反射”這一節(jié)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動手制作一個簡易的“潛望鏡”。運用這樣的手工制作活動,既可以使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加深理解,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實踐能力。當學生把自己親手制作的作品進行展示時,還能讓學生獲得巨大的成功感,有利于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科學課程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喜歡手工制作活動,從而讓學生的動手操作潛力不斷得到挖掘,動手實踐能力不斷得到提升。
三、結束語
總之,培養(yǎng)小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至關重要,因此,教師應運用多種方法提高學生的操作欲望,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操作方法指導,運用自主合作探究開展動手制作活動,就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