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先進的科技成果逐漸應用到的教育教學中,多媒體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集合傳統(tǒng)教學工具優(yōu)勢,確實打破了原有較為單一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多元化,為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廣大教師的得力助手,現(xiàn)在教師應用多媒體形式授課越來越得到普及。但是,科技是把雙刃劍,多媒體教學畢竟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它的存在有合理性,也有不完善。因此,在多媒體教學這股熱潮的背景下,我們需要通過不斷地課堂實踐對它合理駕馭,總結(jié)經(jīng)驗,揚長避短。
【關鍵詞】初中語文;多媒體;教學應用
多年教學感悟發(fā)現(xiàn),語文不同于其他課程,其中有大量具體形象并帶有個人情感和主觀色彩的內(nèi)容,每個學生對這些內(nèi)容都會產(chǎn)生不一樣的理解。而且,初中階段的學生心理逐漸趨于成熟,對于外界的事物看法不僅僅停留在表面,思維正向內(nèi)在、抽象、深刻的方向發(fā)展,要以感性與理性并用于初中語文教學中,所以多媒體應注意在語文教學中的特殊性。
一、認清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位置,切勿讓多媒體“喧賓奪主”
多媒體通過圖像、動畫、影像、聲音的綜合運用能把課文中抽象難懂的語言文字所描述的具體事物化難為易,使其變得生動形象,增強課文的感染力,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去感知課文內(nèi)容,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使學生由“知之者”變成 “好之者”。但在實際語文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過度依賴多媒體教學課件,多媒體演示成為講臺上的主角,而教師卻成為了音頻同步的輔助工具,學生則是多媒體課件的觀看者或是多媒體課件的服從者,思維完全被課件演示的內(nèi)容所引導。在教學課件制作過程中,教師由于過多追求的圖片新穎、形式花俏、音影結(jié)合等效果,結(jié)果卻適得其反,看似課堂活躍,實則整個課堂成為一場鬧劇,學生們僅僅記住了幾張花哨的圖片和動聽的音樂而已,正真所要傳授的知識已經(jīng)淹沒在這些表面形式之中。為讓學生掌握盡可能多的教學內(nèi)容,許多教師不辭辛苦,加大了課件教學的信息量,累壞了老師也拖垮了學生。這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也僅僅是由原來的“黑板+粉筆”變?yōu)椤捌聊?計算機”、“機講”代替“人講”,根本沒有創(chuàng)新可言。由于時間和課時的限制,教師加快教學速度,大量知識在教師手中鼠標頻繁的點擊聲帶過,特別是中學生的理解和思維能力正在培養(yǎng)建設中,使得學生難以消化和理解課堂所講授的內(nèi)容,更談不上思考與辨析。因此,課堂上多過采用多媒體的不一定是件好事。教師要從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把教學內(nèi)容刪繁就簡、難易適度、層次清晰而又不缺乏與學生的互動,盡可能避免主輔倒置。
二、別讓多媒體限制了學生們“異想天開”的能力
語文學科是一門表達性學科,有人文性、思想性和開放性、多樣性等特點。教師要從學生主體出發(fā)來靈活應用多媒體教學,啟發(fā)和誘導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例如在說明文《中國石拱橋》中,不同地區(qū)地理文化差異,大多數(shù)學生未看到和了解過我國石拱橋的造型和特征,可以利用視頻課件向?qū)W生展示趙州橋、盧溝橋等各種拱橋的結(jié)構(gòu)與外觀,使學生強化對實物的感受,欣賞古代橋梁之美。但是,在語文的寫作課程時,應用多媒體教學要適度。例如在以《春》為寫作題材時,如果過多的應用展示春天圖片和視頻,可能會誤導學生對于自己所親生感受和領悟的春天會產(chǎn)生誤解,導致學生的寫作千篇一律,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主要是用來相互交流、抒發(fā)情感、表達觀點之用,“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朱自清筆下的春天是歡快和新鮮的格調(diào),流露出他對未來的希望和積極進去的精神;巴金筆下的春天卻是一種溫和的、哭泣的呼吁;而世界各地的春天都是各不相同的,僅僅用幾張圖片是說不完的。因此,每個孩子的內(nèi)心都住一個春天,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和獨創(chuàng)性的理解,寫出自己內(nèi)心春天的故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堅持學生是具有獨立思考和認識潛能的實踐者。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師務必啟發(fā)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盡可能自己去探索”。多媒體教學也是如此,切莫讓學生的拘泥于多媒體的內(nèi)容,束縛學生想象力的翅膀。
三、閱讀本應純真,切莫讓詩詞沒了“味道”
眾所周知,語文是一門語言類學科,語文教學目的主要是通過語言來培養(yǎng)學生的以后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如果在語文課上總是應用直觀形象的圖片和動感的影像代替文本閱讀,造成學生對文字測感悟力的缺失和下降,必然會弱化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閱讀能力和想象能力。特別是在詩詞教學中,古代的詩詞不都單純的景物描述,往往借景抒情,表達詩人此情此景的心境。如果僅僅使用多媒體課件所的景色的圖片不能體現(xiàn)出詩的本來“味道”,缺少了學生對于閱讀的一種獨具個性的認知、理解、感悟過程,就像讀完一本書去看這本書改編的電影,會發(fā)現(xiàn)電影里的人物與你所想象的或多或少有些差異,但如果你是先看完電影再去看書,就會感覺是文字跟者電影角色的劇情走,自己的想象受到了極大的約束。為能更好的傳授知識,教師須尊重學生閱讀感受,讓學生跟著別人對文本的解讀看課件,難以理解詩詞中詩人的感情對于自己的獨特體驗。所以,在詩詞課文教學時,使用多媒體要適度,更多的是需要教師就詩人的感悟與學生的互動,不為課件的預設內(nèi)容而困,充分展現(xiàn)語文的人文情懷。
因此,多媒體課件運用到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刻把握“適時、適當、適度”的原則,遵循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為主體,多媒體教學加以輔助的方針,發(fā)揮各自的長處,才能真正上好一堂語文課。
參考文獻:
[1]郭瑋.辯證分析多媒體條件下職中課堂語文教法應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4)
[2]蔡永進.“多媒體”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21)
[3]王黎.初中語文多媒體的教學[J].網(wǎng)絡導報·在線教育,2012,(2)
[4]楊文靜.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把握住語文課的“語文味”[J].語文學刊,2012,(14)